加拿大自由党如何从民调死亡线逆袭169席?特朗普成最大神助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5 10:17 2

摘要:2025年4月28日举行的加拿大联邦议会选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次选举中,自由党在新党魁卡尼的带领下成功实现连任,以168席(或169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逆风翻盘。

2025年4月28日举行的加拿大联邦议会选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次选举中,自由党在新党魁卡尼的带领下成功实现连任,以168席(或169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逆风翻盘。

4月29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在渥太华向支持者发表讲话。新华社/美联

这一结果打破了此前民调所显示的自由党支持率持续下滑的趋势。

自由党此次成功连任,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不容忽视。从内部来看,前任总理特鲁多的辞职是一个关键转折点。

在过去几年,特鲁多政府面临诸多挑战,民众对其不满情绪不断累积。2024年6月,在多伦多圣保罗选区的补选中,自由党意外失利,这一信号强烈表明民众对自由党及特鲁多的不满已达到一定程度。

特鲁多

此后,12月的补选失利以及12月16日副总理突然辞职,进一步引发党内对特鲁多的不信任,最终促使特鲁多在2025年1月宣布辞职

特鲁多的辞职为自由党带来了新的契机,新党魁卡尼的当选为自由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选举翻盘奠定了基础。

外部因素中,特朗普的一系列言行对加拿大选举产生了深远影响。自2024年11月特朗普当选后,他提出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政策,尽管在后续操作中看似多次 “放过” 加拿大,但每一次关税威胁都加剧了加拿大民众的不满情绪。

特朗普称加拿大应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将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叫做 “特鲁多州长” 等言论,更是严重伤害了加拿大民众的民族感情,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自由党赢得了选民的支持。

回顾特鲁多的执政历程,可谓跌宕起伏。2015年,特鲁多以阳光男孩、男神的形象登上政治舞台。

凭借 “改变” 的竞选口号,在经济环境不佳、保守党执政后期民众不满的背景下,成功赢得大选,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执政初期,他推出了一系列受自由派欢迎的政策,如娱乐性大麻合法化,尽管该政策在实施初期引发诸多争议,但随着时间推移,已逐渐被民众接受,在如今的加拿大政治选举中不再是关键问题。

然而,特鲁多在推动选举制度改革时遭遇挫折。他试图改变加拿大 “赢者通吃” 的选举制度,以解决绿党等小党派支持率与席位不匹配的问题。

但在实际操作中,因面临政治两难境地,最终未能坚持,这也成为他执政生涯中的一大遗憾。

此后,2019年大选期间,特鲁多被曝光曾在派对上扮成阿拉丁,脸部涂黑,这一种族主义装扮引发巨大争议,导致自由党支持率下降,未能获得过半席位。

进入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加拿大也未能幸免。特鲁多政府为应对疫情,大量动用政府财政补贴受困民众,虽在疫情期间赢得较高支持率,但也为后续的通胀问题埋下隐患。

2021年,特鲁多为争取国会过半席位提前举行大选,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席位未明显增加,政治态势依旧严峻。

此后,随着通胀加剧、房价上涨等问题日益严重,特鲁多政府的支持率持续下滑,最终在2025年初,特鲁多黯然辞职。

此次选举中,保守党原本在民调中遥遥领先,被视为稳操胜券。其党魁波利耶夫采取民粹主义路线,将竞选定义为 “普通加拿大人对抗自由党精英” 的斗争,试图模仿特朗普的政治风格

然而,在实际竞选过程中,波利耶夫陷入尴尬境地。他提出的政策难以真正模仿特朗普,在面对媒体和舆论时,也无法展现出特朗普的强硬姿态。例如,他试图削减加拿大广播公司经费,却在与媒体记者的交锋中未能占据上风。

波利耶夫

在竞选口号上,皮埃尔·波利耶夫先是抄袭特朗普的 “America first” 提出 “Canada first”,效果不佳后又抄袭2015年特鲁多的 “改变” 口号,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部分选情,但最终仍未能赢得选举。

尽管保守党在此次选举中获得了近十年以来的高峰成绩,拥有超过140个国会席位,但距离执政党仍有20个席位差距。波利耶夫输掉自己的选区后,其党领地位变得岌岌可危,未来政治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保守党部也因此次选举失利,可能会出现权力争夺和路线调整,如何平衡党内不同派系的利益,找到适合加拿大国情的发展道路,成为保守党面临的重要课题。

新民主党的此次选举堪称惨败,党魁辛格因丢失自己的席位引咎辞职。其席位从大选前的超过20个下降到7个,失去了在国会中被认可为党派的地位,这意味着新民主党的资源和经费将大幅减少,未来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新民主党的惨败,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策略性投票。在此次选举中,选民普遍关注的议题并非新民主党的强项,而保守党和自由党在选举叙事上更具吸引力。

保守党强调 “改变”,自由党则以 “阻止保守主义、阻止像特朗普一样的政客上台” 为口号,赢得了更多选民的支持。

许多原本可能支持新民主党的选民,为了阻止保守党上台,选择将票投给自由党,导致新民主党的选票流失严重。

未来,新民主党如何调整策略,吸引选民关注,恢复自身影响力,在加拿大政治舞台上重新站稳脚跟,是该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次选举中,加拿大华人的投票行为对选举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华人成为加拿大政治中最大的摇摆群体。

以多伦多约克区和温哥华列治文等华人聚集区为例,这些选区在选举中的表现直接影响了自由党的席位数量。

虽然不能简单地认为华人因素直接决定了自由党的席位,但华人的投票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选举结果

从经济角度来看,华人对房价、就业等经济议题较为关注。加拿大疫情放开后,每年新增40万外国移民,其中大部分来自印度,这让年轻华人在就业和住房方面面临更大压力,从而影响他们的投票决策。

此外,华人在移民政策、国际化等方面也有自己的诉求,不同政党在这些议题上的立场,成为华人投票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华人在加拿大政治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如何争取华人选民的支持,也成为各政党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当选的自由党党魁卡尼是一位典型的技术官僚,他曾在高盛工作十年,担任过加拿大央行行长和英格兰银行行长,拥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

卡尼提出 “竞选的时候要写诗,执政的时候要写散文”,而他本人在竞选时就已采用 “散文式” 风格,这预示着他执政时将更注重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

卡尼执政后面临双重压力。国内方面,加拿大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如私营投资疲软、劳工生产力问题等。

尽管加拿大与众多发达经济体都有贸易协定,但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加拿大在吸引资本方面仍面临困难,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际方面,与美国的关系成为卡尼政府的重中之重。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对加拿大的关税威胁和主权挑战,使美加关系陷入紧张。

卡尼在竞选期间提出 “举起胳膊肘来” 反抗特朗普的敌意和霸凌,以及 “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 的口号,展现出强硬态度。

未来,卡尼如何在与美国的博弈中维护加拿大的利益,同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加拿大的作用,推动多边主义和国际体系的稳定,是其执政的关键所在。

来源:动物形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