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夜里,我又一次在黑暗中醒来。摸索着打开床头灯,墙上的挂钟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
那天夜里,我又一次在黑暗中醒来。摸索着打开床头灯,墙上的挂钟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
腿脚传来隐隐的酸痛,提醒着我刚才在卫生间差点摔倒的惊险一幕。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老式座钟的滴答声格外清晰。
我今年75岁,退休金5200元,退休前是中学语文老师。
老伴走了十年,女儿远嫁加拿大。这些年,我一直守着这套老房子,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
每天清晨去菜市场买菜,回家做饭,中午小憩,下午看看报纸,晚上准时收看新闻联播。
这样的生活,就像一本翻旧了的书,每一页都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最怕的就是夜里。有次起夜时不小心滑倒,膝盖磕得淤青,在床上躺了好几天。
女儿得知后,连夜打视频过来,眼睛哭得通红:"爸,要不咱们请个保姆吧?"
我强撑着笑:"瞎操心,我身子骨硬朗着呢!"
可挂断电话后,望着空荡荡的屋子,心里还是忍不住泛起一丝凄凉。
养老院这个词,我向来抵触。总觉得那是走投无路的选择,是被生活打败的象征。
直到去年冬天,在社区活动中心遇见老李头。
他坐在藤椅上,捧着保温杯,神神秘秘地凑过来:"老张,你知道现在有种康养社区吗?跟养老院可不一样!"
我撇撇嘴:"不都是老人扎堆的地方?"
老李头掏出手机,翻出照片给我看。画面里绿树成荫,老人们在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挥毫泼墨,还有人在恒温泳池里游泳。
"你看,能自己住单间,有医生护士随叫随到,吃饭不用自己做,还能学跳舞、练书法......"他说得眉飞色舞,"我已经申请入住了,过阵子就搬过去!"
照片里的场景让我心里一动。但一想到要离开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又有些犹豫。
老李头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别着急,先去参观参观,不满意再回来呗!"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拨通了预约电话。
第二天一早,一辆干净的商务车就停在了楼下。
司机师傅帮我打开车门,热情地说:"张老师,咱们路上慢慢开,不着急!"
车子驶入一片安静的社区,白墙黛瓦,曲径通幽,完全不像我想象中的养老院。
一下车,清新的草木香扑面而来,走廊里飘着淡淡的檀香。
接待员小刘快步迎上来,笑容温暖:"张老师,我带您四处看看!"
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意外。房间分三种类型:活力公寓、护理之家和东方会馆。
我跟着小刘走进一间30平米的单人间,独立卫浴、朝南的阳台,阳光洒在整洁的床上。
衣柜的高度刚好不用弯腰,卫生间里装着防滑扶手和坐浴椅,床头的紧急呼叫按钮格外醒目。
"您看这个。"小刘指着墙上的传感器,"这是睡眠监护系统。如果半夜心率异常,值班护士五分钟内就能赶到。"
我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速效救心丸,突然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最让我惊喜的是公共区域。宽敞明亮的餐厅里,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坐着用餐。
厨师老王曾是国宾馆的面点师,他做的豆沙包精致得像艺术品。
营养师根据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制定食谱,我的高血压餐搭配得科学又可口。
参观结束时,小刘报出价格:月费6600元。我吓了一跳,退休金才5200元,这不是要倒贴?
小刘笑着解释:"张老师,社区针对自理老人有优惠,再加上医保补贴,实际每月自费5000出头。"
我仔细算了算,除去水电费、保洁费,比请保姆划算多了。
回家后,我整夜辗转难眠。女儿得知消息后,立刻打来电话:"爸,别冲动,这种地方说不定有坑!"
我理解她的担心,可一想到深夜独自面对的恐惧,想到无人照料的不安,还是下定决心:"先试试吧,不行再回来。"
搬进社区的第一天,我既紧张又期待。收拾好行李,站在阳台上眺望远方,突然有种重新开始的感觉。
这里的生活充实得超乎想象。每天早晨,我跟着一群老伙计去餐厅吃早餐。
老王做的阳春面香气四溢,营养师调配的杂粮粥暖胃又健康。饭桌上,大家天南海北地聊天,笑声不断。
上午是老年大学的课程时间。我报了书法班和智能手机课。
书法老师是南京艺术学院的退休教授,第一节课就夸我的字有风骨:"张老这手颜体,功底深厚!"智能手机课上,年轻老师手把手教我们用微信、发朋友圈,我学会了视频通话,还经常给女儿发些生活片段。
最让我着迷的是下午的游泳课。恒温泳池清澈见底,救生员时刻守在一旁。
刚开始我还有些胆怯,在康复师的指导下,慢慢找到了感觉。现在每天游半小时,成了我最期待的事。
晚上的社区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有时是露天电影,有时是戏曲表演。上周放《庐山恋》,散场后,我和几个老伙伴在茶室喝茶聊天。
老刘说起年轻时追厂花的故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打趣他:"你那字歪歪扭扭,不如找我代笔写情书!"
女儿第一次视频时,看到我容光焕发的样子,惊讶得合不拢嘴:"爸,你确定这是养老院?怎么比我活得还精彩!"
我得意地展示新学的书法作品,带她参观活动室:"看,这是我写的'老当益壮'!"
当然,这里也不是十全十美。有人嫌饭菜口味太淡,有人觉得活动太多太累。
但对我来说,这种充实的生活,这种被尊重、被照顾的感觉,比什么都珍贵。
上个月痛风发作,护理员小赵送来止痛药,第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张老师,需要我帮您倒水吗?"
不是命令式的"该吃药了",而是尊重的询问。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这里的温度。
现在的我,每天都过得有滋有味。和老邻居们组了个"夕阳红"读书会,讨论《红楼梦》;跟着舞蹈队学跳广场舞,虽然动作笨拙,但乐在其中;社区组织短途旅行,我和老周穿着汉服在拙政园拍照,还登上了本地报纸。
女儿最近视频时,红着眼圈说:"爸,你眼神都亮了。"
我笑着说:"因为这儿的日子,有光啊!"
从抵触到接纳,从孤独到充实,我用退休金为自己换了一种活法。
养老不是认输,而是重新拥抱生活的开始。
在这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多大年纪,都值得拥有热气腾腾的人生。
来源:一遍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