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夏后气温攀升、湿度加大,中医认为此时“暑湿夹寒”易袭肺卫,导致:
HELLO SUMMER
立夏
蝶衣晒粉忙
小荷贴水点横塘
节气
BEGINNING OF SUMMER
立夏标志夏季开始
升温明显,湿热初盛
万物繁茂,夏长开始
阳气外浮,心脾易累
人体气血趋向体表
脏腑相对虚寒
(俗称“外热内寒”)
心阳旺盛
易因暑热出现心烦、失眠
脾喜燥恶湿
湿热困脾易致乏力、食欲下降
呼吸病的“暑湿之患”
立夏后气温攀升、湿度加大,中医认为此时“暑湿夹寒”易袭肺卫,导致:
01
新感外邪
贪凉吹空调、汗后遇风,易引发风寒感冒(恶寒、鼻塞清涕、咽痒咳嗽)。
02
旧疾复发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因湿热困脾,痰湿、痰热内生,上扰于肺,诱发咳喘加重。
03
过敏高发
霉菌、花粉随湿热天气繁殖扩散,易致过敏性鼻炎(鼻痒喷嚏)、支气管哮喘(胸闷、喘息、咳嗽)。
中医防护三大核心策略
固护肺卫,驱寒除湿
避寒要点:空调温度≥26℃,避免直吹后颈(大椎穴)、背部(肺俞穴),可用薄丝巾遮挡关键穴位。出汗后及时擦干,忌穿湿衣或冷水冲澡(易致“暑湿闭表”,引发发热无汗)。
健脾化痰,杜绝生痰之源
穴位调理:按揉丰隆穴(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每日早晚各10分钟,用拇指深压至酸胀感,化痰湿特效穴。 艾灸脾俞穴(背部第11胸椎旁开1.5寸):每周1次,每次15分钟,温脾阳、化湿痰(阳虚体质首选)。
润肺生津,缓解燥热伤肺
罗汉果胖大海茶:罗汉果1/4个+胖大海2枚,沸水冲泡代茶,清咽利喉。
银耳百合羹:银耳1朵+百合10g+冰糖适量,润肺养阴,改善立夏后“燥咳无痰”。
呼吸导引术:
六字诀“呬字功”:闭口发音“呬”(xī),轻动声带,缓缓吐气,每日3-5次,可泄肺脏浊邪、缓解胸闷。
腹式呼吸法:平卧或站立,双手放腹部,鼻吸口呼,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每日早晚各10分钟,增强肺功能。
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双手掌心向上托举,脚跟微抬,舒展胸廓,提升肺通气量。
重点人群专属防护方案
慢性咳喘患者
(如慢阻肺、哮喘)
提前准备三伏贴(2025年初伏7月20日),于肺俞、定喘等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减轻冬季发作。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空调滤网每周清洗。
过敏体质者
用苍耳子10g+辛夷花10g煮水熏鼻(蒸汽温度适宜),每日1次,缓解过敏性鼻炎、鼻塞、流涕。
饮食避忌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多吃胡萝卜、西红柿(富含维生素A,修复呼吸道黏膜)。
儿童及老人
儿童可捏脊调理(从尾椎至大椎提捏脊柱两侧),每日1次,增强免疫力;
老人避免晨起过早锻炼(雾气未散易吸入寒湿),可选上午10点后散步,微汗即止。
立夏护呼吸
从“避寒、健脾、养肺”入手
顺应天时调体质
远离咳喘过夏天
温馨提示
若出现持续发热、胸痛、痰中带血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李玉叶
天津市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
呼吸内科科主任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