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毕竟,这家河南商超巨头以“极致服务”闻名全国,顾客连退半颗烂西瓜都能笑着离开。但2025年五一假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网络骂战,却让这个“零售神话”第一次走到了生死关头。
胖东来会倒闭吗?这个问题听起来荒谬。
毕竟,这家河南商超巨头以“极致服务”闻名全国,顾客连退半颗烂西瓜都能笑着离开。但2025年五一假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网络骂战,却让这个“零售神话”第一次走到了生死关头。
5月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抖音连发数条动态,言辞激烈:“如果不让柴怼怼这种造谣者受罚,我就关闭胖东来!”这句话像一颗炸弹,瞬间引爆舆论。而事件的导火索,竟是一块价值3万元的和田玉。
一切始于2025年4月初。抖音玉石博主柴怼怼(粉丝28万)发布视频,称胖东来“以成本几百元的玉石牟取百倍暴利”,并举例:“胖东来卖3万的玉,品质不如同行3000元的!”更狠的是,他直接给胖东来扣上“智商税”“水军造神”的帽子,并直言胖东来不起诉,他也会起诉胖东来。
这些指控看似专业,实则漏洞百出。胖东来4月5日反击:公布2025年一季度珠宝销售数据——和田玉销售额2190万元,毛利率仅20%,占集团总营收0.34%。换算下来,每件玉器的利润不到400元,连柴怼怼口中的“零头”都不到。更绝的是,胖东来公开了玉石的“三重检测报告”,甚至承诺消费者可送检第三方,假一赔十。
柴怼怼自称“玉石分析师”,但近90天直播销售额仅50-75万元,场均5-7.5万,带货商品中甚至包括单价1.98万元的和田玉手镯。网友扒出,他此前多次蹭热点炒作,比如借“胖东来红内裤掉色”蹭流量。此次柴怼怼也是并未退缩,他在直播中放出狠话:“你退圈前,先把卖出去的垃圾玉全退了!”更离谱的是,他突然宣称“讨厌河南”,将地域矛盾掺进商业纠纷,引发网友群嘲。
胖东来显然动了真格。4月25日,许昌中院正式受理“商业诋毁案”,索赔不低于500万元。但柴怼怼反手甩出“维权群”,号召粉丝众筹起诉胖东来,声称要“揭开行业黑幕”。
这场博弈在5月3日迎来高潮。DY下午3点下架柴怼怼29条视频,禁言一个月,理由是“29条视频涉嫌侵权”。当晚7点,于东来突然将抖音账号设为私密,仅限好友访问。知情人士透露,胖东来内部已启动“舆情应急预案”,甚至联系律师准备对DY平台追责
舆论的压力来自不同方面,一些网友也有不同的看法:
• 挺胖派:“企业维权天经地义!造谣成本太低!”
• 倒胖派:“不赚钱怎么发高工资?慈善企业早该倒闭!”
• 吃瓜派:“柴怼怼就是想蹭胖东来热度卖货!”
一位法律从业者指出:“若柴怼怼无法举证‘暴利’,可能面临诽谤罪。但胖东来索赔500万,也得证明实际损失(如下滑销售额、商誉贬损)。”
个人觉得胖东来这么多年,一直没有什么负面的新闻,而且薪资也是同行业的2倍,对于员工这块是真的没话说,对于社会的贡献也是佼佼者,很少企业家能做到利润大部分给到员工的,回馈顾客。
截止目前,胖东来销售额未现明显下滑(4月达17.49亿元),但创始人“退圈威胁”加剧了公众对其稳定性的担忧。反观柴怼怼,虽被禁言,但直播间销售额暴涨300%,被质疑“黑红也是红”。
这场风波暴露了商业社会的深层矛盾:当“良心企业”被迫在生存与道德间抉择;当“打假正义”沦为流量工具;当消费者既要“菩萨心肠”,又要“修罗手段”……
胖东来与柴怼怼的互掐,本质是一场关于“信任”的战争。胖东来用23年建立的口碑,可能毁于一条15秒的短视频;而柴怼怼们靠“骂人”收割的流量,终将反噬自身。
正如于东来在最新动态中所写:“时间会是最好的答案。”或许,只有当商业回归本质——用品质说话,用法律维权,用理性讨论——这场闹剧才能真正落幕。
大家对此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小编也会一一回复[害羞]
参考文献与数据来源:
1. 大河报·豫视频报道(2025年5月3日)
2. 抖音黑板报公告(2025年5月3日)
3. 蓝鲸财经事件分析(2025年5月3日)
4. 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通知书(2025年4月25日)
5. 胖东来集团2025年一季度经营数据公示
6. 第三方数据平台(蝉妈妈、抖查查)直播带货统计
7. 《看见》记者采访实录(2025年5月3日)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