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干部徙手救火,为何让人泪目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4 18:22 2

摘要:"快看!那辆车起火了,里面还有人!"5月1日,广东韶关始兴县永安大道上,一声惊呼划破长空。一辆蓝色小车侧翻后瞬间被火舌吞噬,浓烟滚滚中,一个身影却逆流而上,冲向随时可能爆炸的"火棺材"。

烈火中的担当:韶关镇干部徒手火海救人引爆网络,为何这一幕让人热泪盈眶?

"快看!那辆车起火了,里面还有人!"5月1日,广东韶关始兴县永安大道上,一声惊呼划破长空。一辆蓝色小车侧翻后瞬间被火舌吞噬,浓烟滚滚中,一个身影却逆流而上,冲向随时可能爆炸的"火棺材"。

这位徒手掰开变形车门、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的英雄,后来被认出是沈所镇农业办主任钟威。没有防爆设备,没有专业工具,有的只是一双被烫出水泡的手和一颗"豁出去"的心。当全网为这位"火海逆行者"疯狂点赞时,我们不禁思考:在这个"扶不扶"都要纠结的时代,是什么让一个基层干部甘愿赌上性命?

生死90秒:烈火中的人性光辉

监控画面记录下那惊心动魄的90秒——蓝色小车与白色车辆相撞后油箱开始泄漏,火苗"轰"地窜上车顶。围观群众惊慌后退的瞬间,穿着白衬衫的钟威却像支离弦的箭冲向火场。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爆燃的烈焰将他狠狠推回,热浪灼得面部生疼。"救命!"驾驶室传来的微弱呼救声让他攥紧拳头。第二次冲锋,他赤手空拳掰开被撞变形的车门,指甲劈了也浑然不觉。当他把满脸是血的司机拖到安全地带时,身后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打120时我手抖得按不准数字。"钟威事后回忆的语气平静得让人心疼。这位每天和农民打交道的镇干部,此刻裤管还沾着下乡时的泥点。没人知道,就在救人前一小时,他刚结束抗旱调研准备回家过节。

"沈所镇老黄牛"的AB面

在同事眼里,37岁的钟威是出了名的"三不干部"——下乡不怕狗、调解不怕烦、加班不怕晚。办公室墙上"农业技术推广标兵"的锦旗边,挂着他自嘲的书法作品:"我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可就是这样个"老实人",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惊人勇气。翻开他的履历会发现,这已不是第一次"豁出去"——去年暴雨夜他跳进泄洪渠清堵塞物,前年在山火现场用衣服扑打火苗救出被困老人。面对央视镜头,他挠头笑道:"我是党员,这种事不上谁上?"

韶关的"英雄基因"为何总能刷屏?

从"托举哥"周冲到"无影腿"退伍军人,韶关这片土地似乎盛产"平民英雄"。有网友梳理发现,近五年全国见义勇为案例中,韶关籍占比竟高达3.2%,远超其人口占比。这座粤北古城究竟藏着怎样的精神密码?

当地学者指出两个关键点:一是客家人"重义轻利"的传统浸染,二是红色老区的精神传承。始兴县作为抗战时期省委机关驻地,至今保留着"党员十户联保"的邻里互助传统。在这里,镇干部可能是帮你插秧的"钟哥",也可能是火场救人的"超人"。

升职加薪?英雄需要的不止这些

当全网呼吁"这样的干部该提拔"时,钟威的微信却弹出一条特别消息——被他救出的司机老陈发来段视频,病床上竖着大拇指:"钟主任,等我好了去帮你收花生!"这位基层干部瞬间红了眼眶:"值了。"

或许这才是英雄最想要的回报——不是奖状和职位,而是被救者好好活着的模样。不过话说回来,当见义勇为成为基层干部的"标配",是否也该思考:如何为这些"凡人英雄"建立更完善的安全保障?毕竟,我们不能总指望英雄们拿血肉之躯当"防护服"。

后流量时代的思考:如何守护善意的火种

在#镇干部火海救人#话题冲上热搜的同时,某平台悄然上线"身边好人"地图功能。这种将正能量"可视化"的尝试,或许比单纯的感动更有意义。当我们为钟威点赞时,是否也该自问:如果当时在场的是我,敢不敢冲上去?

钟威的故事没有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却让无数人泪目。因为它揭示了一个朴素真理:英雄从来不是天生的,他们只是把"应该做的"做到了极致。在这个五一劳动节,这位基层干部用满手烫伤诠释了什么叫"劳动最光荣"——那是对生命最虔诚的劳作。

"哪有什么超级英雄,不过都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当你在街头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愿这份感动能化成行动的勇气。毕竟,这个社会最温暖的"特效",就是你伸出手的瞬间。

来源:酱子聊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