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中收入《雪天访书》《逛旧书店杂忆》《塔下买书记》《北大书事抄》《鲁迅故居买书记》等篇章。书中谈作者在京城购书的经历,亦可见当下京华阅事之一斑,其中北京的古迹,如万松老人塔、鲁迅故居、圆明园遗址、北大燕园、地坛公园,读来颇有滋味;趣读周作人及其苦雨斋文人的点滴
《一枕书梦》为著名散文随笔作家朱航满书话近作,内容围绕一个“书”字:买书、赠书、读书、品书;写书、编书、出书;书人、书事、书趣、书史。
书中收入《雪天访书》《逛旧书店杂忆》《塔下买书记》《北大书事抄》《鲁迅故居买书记》等篇章。书中谈作者在京城购书的经历,亦可见当下京华阅事之一斑,其中北京的古迹,如万松老人塔、鲁迅故居、圆明园遗址、北大燕园、地坛公园,读来颇有滋味;趣读周作人及其苦雨斋文人的点滴,其中谈废名、汪曾祺、谷林、陈乐民、孙郁等,乃是一脉文心,于细小处见功力;作者喜好读书的记忆,其中谈张充和的书法、吴藕汀的画册、李文俊的收藏、锺叔河的书信、赵珩的饮食谭,娓娓道来,趣味横生,如沐春风。朱航满追求古朴清明的文章风格,作文质朴,见识通达,颇可一读。
本书作者朱航满,1979 年生,陕西泾阳人,著名散文随笔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南京、北京等地读书,文学硕士。写作有随笔、书话、游记、文学评论等,近年来倡导古朴清明的文章风格。曾出版随笔集《书与画像》《读抄》《木桃集》《立春随笔》《雨窗书话》《杖藜集》等多种,编选花城出版社2012 年至2020 年《中国随笔年选》,策划并主编黄山书社“松下文丛”,编选《念楼话书》曾入选多个好书榜单。
著名作家孙郁认为:“读航满的文章,像深夜里突然听到笛声飘来,在它沉寂的时候,你还会总惦记着它,希望在什么时候再响起来。那个幽玄而清新的旋律,倒是可以驱走我们独处时的寂寞的。”
【精彩书摘】
鲁迅故居买书记
鲁迅的北京故居与我工作的单位,只有很近的距离,但去得却很少。有天儿子提及想去参观,便发了信息,问黄乔生馆长,回复说,可以预约参观,馆里还有两家书店,亦开放。儿子读了鲁迅的文章,想参观他的北京故居,我则考虑去故居的两家书店看书。那天带儿子转了一圈,很快便出来了。鲁迅故居的对面是一排老房子,叫作“朝花夕室”。我记得这个地方,过去是鲁博书屋,之前曾来过两次,这次来,感觉故居与这个房子之间的距离,很是逼仄。问了一个保安,说鲁博书屋搬到博物馆的展览厅出口处了,于是带着儿子去看鲁迅的生平展。从展厅出来后,出口处果然有很小的一个玻璃屋子,门口有个木头匾牌,上面有“北京鲁博书屋”几个书法刻字,放在一个玻璃柜子上。玻璃柜子里,摆放着一些纪念品和文化创意产品。进了这个小屋子,有位女店员,问她,书店什么时候搬过来的,说是三年多了。环顾了书架,有不少感兴趣的书,鲁迅的一些旧版本的著作,鲁迅的研究著作,以及鲁迅同代人的相关著作。除了鲁迅的一些老版本的旧书以外,大多数新书都是知道的,且也常见,只是这么摆放在一起,倒有一种特别的气息。
在鲁博书屋的书架上,看到一册现代文学馆编的《唐弢藏书目录》,系内部印刷的非卖品,标价一百八十元。唐弢是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也是新文学史料的收藏家,还是散文家,他的这册藏书目录,对于研究现代文学很有价值。唐弢将生前藏书捐献现代文学馆,可谓功莫大焉。现代以来很多名家,在离世前都将藏书捐献各种文化机构,但有些也是将藏书散掉了。其实捐或不捐,都是自己以及其后人的自由,如果是有心人,在这些藏书散失之际,编选一个藏书目录,是很有益的。读这些藏书的目录,就仿佛是到这些名家的书房进行一次巡游。故而我读这册《唐弢藏书目录》,尽管只是简单的书目及版本信息,却能读得津津有味。这位女店员看我对书屋的书很感兴趣,主动与我加了微信,说书屋的新书,她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我说记得之前,还有位店员,她说是萧老师啊,过去是萧老师和她一起负责,现在则由她一个人经营了。我这才知道那位店员原来就是萧振鸣先生。记得萧先生有本新书刚刚出版,她说是有一册新书,但卖完了。似乎又记起来,从一个角落里,拿出来一册,还是毛边和签名本,我立即要求买了下来。
萧先生的这册新书《走近鲁迅》,由三百多个关于鲁迅的小故事组合而成,这些故事,或者来源于鲁迅的著作,或者来源于鲁迅同代人的记忆,多是有趣和生动的。虽是小故事,却很见出写作者对于史料的熟悉。有些小故事,过去未曾体味,经萧先生一写,反倒注意了。似乎由此也对萧先生有了一种特别的亲近之感。与萧先生并不熟悉,却有着特别的缘分。十七八年前,我在北京读研究生,抽暇到鲁迅博物馆拜访孙郁馆长,不遇,便到故居对面的鲁博书屋看书。印象很深的是,那天在书屋买了一套一九九五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趣文丛”第一辑。买这套丛书,主要是为了买谷林的那册《书边杂写》。早就听说过这本读书文集,但一直未曾见过,竟在这里遇见了。书屋就我一个读者,店员见我对书有热情,便与我闲聊了起来。得知我是关中人,他说陕西是鲁迅研究的一个重镇。又见我对谷林的书感兴趣,便推荐了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周作人自编文集》。这套书其实当时已超过我的支付能力了,但最终还是下决心购下了。这次来书店,我才知道,原来那位当时与我闲聊的店员,其实就是萧先生。可惜,这次来鲁博,萧先生已退休了。
从鲁博书屋出来,很快就发现了不远处的鲁迅书店。一家博物馆,有两家书店,这是很少见到的事情。其实,对于鲁迅书店,我亦知道很久了。这原本是朋友李建新和张胜在北京操持的“星汉文章”出版公司的一个书店,可惜“星汉文章”最终悄然落幕。这家特别的书店,也转让给一家文化公司了。虽然书店易手,但书店还是有设计家张胜的风格,简洁,雅致,甚至不乏时尚气息。从鲁博的院子步入鲁迅书店,起先看到一排文化创意产品,有鲁迅的微型雕像,以及印有鲁迅头像的布袋子,其中有几本民国时期的《呐喊》《彷徨》和《新青年》,当即想,是不是这家书店还出售民国旧书或者民国版的影印本,于是立即小心拿了起来,结果大失所望,只不过是个仅有书皮的笔记本罢了。在书店转了转,这里也有很浓的鲁迅气息,有一个书架,都是历年的《鲁迅研究月刊》的合订本,但最多只是一种装饰作用,很难会有读者。有几个书架,是“鲁迅专架”,有《鲁迅全集》的数个版本,其中的两个版本,已是绝版了;还有一些近年来鲁迅研究的专著,有本黄乔生馆长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氏三兄弟》,装帧很漂亮,是张胜设计的作品。
鲁迅书店还有不少“星汉文章”的作品,其中书店入口处的展台上,便有一册“星汉文章”为孙郁先生出版的《鲁迅书影录》。这本小书,承建新相赠,后来又请孙郁先生题写了跋记,作为留念。但实在没想到,“星汉文章”最终没能坚持下来。星汉出版的一些著作,却是很有价值的。这次在鲁迅书店,见到星汉出版的“孙犁集”六种、“莎士比亚悲剧”四种、《鲁迅先生写真集》等,都是装帧别致,也十分漂亮的;还有建新之前在河南文艺编辑的“汪曾祺集”十种,是建新和张胜合作的前奏,堪为当下文学作品出版的典范。“星汉文章”出版的这些书,因为种种原因,很难见到和买到。这次我在书店就看到了朱金顺先生的《新文学史料学》,这是一册很小众的学术著作,但却在“星汉文章”出版了。其实,当下研读现代文学,或者买新文学书籍,乃至写新文学书话,朱先生的这册书都是十分值得一读的。我们有时对于自己看到的事情,难免一惊一乍,其实便是眼界不够开阔,乃至对于一些基本知识体系掌握不够所造成的。“星汉文章”的书,建新多赠我。这次在鲁迅书店,买了这册《新文学史料学》,以作纪念。
记者:钱欢青 编辑:江丹 校对:李莉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