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传统非遗遇见书香之地,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5月2日,淮安市清江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绳艺非遗传承人裴红走进涟水县图书馆,开展“识遗·拾遗|丝丝入扣·布结同心”非遗文化知识讲座,并现场教授20组亲子家庭制作艾草、薰衣草香包,以指尖技艺唤醒传统文化记忆
当传统非遗遇见书香之地,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5月2日,淮安市清江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绳艺非遗传承人裴红走进涟水县图书馆,开展“识遗·拾遗|丝丝入扣·布结同心”非遗文化知识讲座,并现场教授20组亲子家庭制作艾草、薰衣草香包,以指尖技艺唤醒传统文化记忆。
图书馆里讲非遗
千年绳结有乾坤
“中国结的‘盘长纹’寓意连绵不断,‘同心结’承载着‘结发为夫妻’的古老浪漫……”活动现场,裴红以绳为媒,通过历史典故、实物展示与互动问答,将非遗技艺与中国传统哲学、民俗娓娓道来。当提及2019年其作品《中国结》在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展出并获赞誉时,学生家长们发出阵阵惊叹。
亲子巧手制香囊
非遗触手亦可及
实践环节中,彩色丝线在裴红的指尖翻飞成结,艾草清香与薰衣草芬芳弥漫书廊。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穿针引线,将祛湿驱虫的草药智慧与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编织进香囊。“以前觉得非遗很高冷,今天才发现它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家长陈先生感慨道。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绳艺作品展,精致的创意作品让读者驻足流连。
四十年守艺之路
让传统活在当下
自10岁师从太祖母裴刘氏学习绳艺,裴红坚守这项非遗技艺四十余载,2010年成立个人工作室后更致力于创新传承。她表示,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在这里播撒非遗种子,能让传统文化与阅读推广相辅相成。
据悉,涟水县图书馆将持续推出“非遗+阅读”特色活动,全力打造传统文化传播新场景。
来源:涟水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