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得在高考选填志愿时,我从第一志愿到最后一个志愿,都填的临床医学,同学们都说我一定是非常热爱医学,才会这样选择。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我已在儿科临床工作二十一年。刚刚进入临床工作,被分配到儿科时,怀揣着救死扶伤的崇高理想,内心充满了对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的各种美
记得在高考选填志愿时,我从第一志愿到最后一个志愿,都填的临床医学,同学们都说我一定是非常热爱医学,才会这样选择。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我已在儿科临床工作二十一年。刚刚进入临床工作,被分配到儿科时,怀揣着救死扶伤的崇高理想,内心充满了对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的各种美好憧憬,想象着自己能够像教科书里描述的那样,用精湛的医术治愈每一个病痛中的小生命。然而,现实很快给了我当头一棒-------儿科工作的艰辛和不易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在我刚开始单独倒班的第一周,我接诊到一名因高热住院的患儿,入院第一天,在输液的过程中患儿突然出现抽搐,家长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到了医院之后才出现了抽搐,于是开始质疑我们的治疗,并扬言如果再次抽搐,一定不会放过我。其实,孩子就是一个常见的热性惊厥,现在看来,我完全可以用我的专业知识打消家长的疑虑。但那时的我,临床经验不足又缺乏沟通技巧,所以任凭家长怎么抱怨,我都不敢言语。
就因为这件事情,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我对这个职业最初的美好向往瞬间荡然无存,我变得更加谨小慎微,变得焦虑,变得无比的恐惧夜班,慢慢地,甚至有了想要放弃当医生的想法。无数个深夜,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医院大门时,脑海中都会闪过一个念头:“放弃吧,不当医生该多好!”;走在大路上,我甚至非常羡慕路边摆摊的小商贩,起码他们不用担心医患纠纷;我也曾经想过改行去卫校当一名老师。不过,内心深处还是不舍,不愿轻易放弃自己曾经的理想。后面,在家人的鼓励下,我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跟着前辈们认真学习,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同时,逐渐学会怎样取得家长的信任,怎样跟他们更好的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途径越来越多,家长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患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的立场是平等对待患者,我们的宗旨是竭尽所能帮助患者,那么,还是能得到大多数家长的理解的。在对待因为孩子生病而变得焦虑和易怒的家长时,我会尽量做到:真诚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态度好一些,这样的话,医患矛盾就会少很多。在给孩子看病时,我也一直坚持让病人尽量少花钱、尽量看好病;我还会主动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患儿家长,为有需要的患儿家长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
就这样,一坚持就是21年。
随着时间的流逝,工作经验的积累,我慢慢适应并喜欢上儿科医生这个职业。尤其是看到那些危重患儿,经过我们的抢救,转危为安;还有那些孕周不足、体重很小的孩子,经过我们的专业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一天天的长大;听到家长真诚的一声“谢谢”,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觉得当一名儿科医生是光荣的,曾经付出的艰辛和不易是值得的。
二十余载儿科路,让我逐渐领悟到这份工作的真谛。我们治疗的不仅是一个个病人,更是承载着家庭希望的小生命;我们安抚的不仅是病痛,更是家长们那颗焦虑的、悬着的心。渐渐地,我学会了在孩子的哭闹中听出病情的线索,在家长的焦虑里读懂爱的表达。那些曾经令我寝食难安的过往,如今看来都是儿科医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历练。现在的我,依然会面对各种挑战,但内心多了一份从容。
回望初心,我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这条路虽然崎岖,但每一步都值得。未来的日子里,我愿继续做孩子们健康的守护者,用专业与爱心,为更多家庭撑起希望的天空。因为我知道,在那些稚嫩的生命面前,我们的坚持,就是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供稿:盘江煤电集团医院 王丽玲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文章主要用于传播正能量,宣传健康资讯和发布六盘水卫生健康系统动态,除注明转载外,均系本单位供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和引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站将根据需要全部转载或部分摘录、引用未作版权声明的文章,以传播优秀资讯。转载文章若有侵权,请相关所有权人及时联系删除。谢谢合作!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