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迪斯蒂法诺到C罗再到姆巴佩,皇马球迷为何嘘自家球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5 16:35 2

摘要:当姆巴佩(Kylian Mbappe)在伯纳乌球场被球迷的嘘声彻底淹没时,皇家马德里球迷那近乎严苛的标准,便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作为 2018 年世界杯冠军成员,同时也是皇马本赛季锋线上的头号得分手,姆巴佩在 4 月球队 1-0 战胜毕尔巴鄂竞技的比赛中,竟

当姆巴佩(Kylian Mbappe)在伯纳乌球场被球迷的嘘声彻底淹没时,皇家马德里球迷那近乎严苛的标准,便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作为 2018 年世界杯冠军成员,同时也是皇马本赛季锋线上的头号得分手,姆巴佩在 4 月球队 1-0 战胜毕尔巴鄂竞技的比赛中,竟成为了球迷宣泄不满的对象。要知道,在此之前,皇马刚在欧冠四分之一决赛中被阿森纳淘汰出局,球队士气正处于低迷状态。

然而,姆巴佩绝非唯一一位遭受此待遇的皇马巨星。C罗(Cristiano Ronaldo)、伊克尔・卡西利亚斯(Iker Casillas)、阿尔弗雷多・迪・斯蒂法诺(Alfredo Di Stefano)等一众足坛传奇,在效力皇马期间,都曾在某些特定时刻,被自家球迷无情地送上嘘声。这不禁让人深思: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它又折射出为皇马效力的球员们,需承受何种程度的压力?

在足球氛围浓厚的欧洲,不同国家的球迷表达不满的方式各具特色。在英格兰,球迷往往会用响亮的嘘声来宣泄情绪;而在西班牙,吹口哨则成为了球迷们表达失望与不满的惯用手段。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其根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深深扎根于西班牙文化的斗牛运动。在斗牛表演中,一旦 “corrida”(西班牙语,意为斗牛)的过程未能达到观众的预期,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用口哨声来表达自己的失望。

在西班牙境内,没有哪个城市比首都马德里更热衷于用口哨声来表明态度。从历史角度来看,马德里民众向来以挑剔著称,这种特质在足球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自 1920 年起,皇马的比赛中就频繁出现类似场景。前锋加斯帕尔・鲁维奥(Gaspar Rubio)便是一个典型例子。记者兼历史学家阿尔韦托・科辛(Alberto Cosin)在 2015 年为西班牙媒体《La Galerna》撰写的文章中,将鲁维奥描述为一个 “反复无常、脾气暴躁之人”,称其在比赛中时常会遭到 “嘘声和口哨声” 的 “洗礼”。1932 年,鲁维奥未经许可私自前往古巴和墨西哥,归队后在与毕尔巴鄂竞技的比赛中登场,据科辛记载:“他刚踏上球场,铺天盖地的口哨声便汹涌袭来。”

不过,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案例,还要回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皇马首个辉煌时期。彼时,皇马如日中天,连续五次捧起欧洲冠军杯,在欧洲足坛掀起了一阵 “皇马旋风”。弗朗西斯科・“帕科”・亨托(Francisco ‘Paco’ Gento)便是那段辉煌岁月的见证者与缔造者之一。直至去年,亨托都是唯一一位六次赢得欧冠决赛的球员(此后,达尼・卡瓦哈尔和卢卡・莫德里奇也加入了这一荣耀行列)。

然而,他初入伯纳乌时,其独特的踢球风格并未立刻赢得球迷的青睐。当时的球迷评价这位西班牙边锋,虽速度奇快,但在场上常常因过于追求速度而将球 “甩” 在身后,导致丢球现象频繁发生,这让球迷们深感失望。甚至有一段时间,皇马高层都考虑将他送回母队桑坦德竞技。所幸传奇球星迪・斯蒂法诺挺身而出,向俱乐部主席圣地亚哥・伯纳乌(Santiago Bernabeu)极力担保,亨托才得以继续留在皇马,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即便是迪・斯蒂法诺这样的足坛传奇,也曾在伯纳乌遭遇过被嘘的尴尬境遇。在皇马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迪・斯蒂法诺长期占据着球队射手榜首位,共为球队打进 308 球,这一纪录直至后来被劳尔、C罗和卡里姆・本泽马超越才被改写。

1962 年 12 月,一则报纸广告引发了轩然大波。广告中,一位穿着丝袜的女性腿部图像被叠加在迪・斯蒂法诺身上,并配以文字:“如果我是他妻子,我会穿伯克希尔丝袜。” 在当时仍处于独裁者佛朗哥将军统治下的保守社会西班牙,这则广告严重触犯了民众的道德底线,引发了广泛的愤怒与抗议。无奈之下,皇马不得不向广告公司支付 15 万比塞塔(约合如今的 900 欧元),才迫使对方停止使用这一极具争议的图像。即便风波平息,当迪・斯蒂法诺再次踏上伯纳乌球场时,迎接他的依旧是刺耳的口哨声。面对这一切,迪・斯蒂法诺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应:在 3-2 战胜毕尔巴鄂竞技的比赛中,他凭借两粒关键进球,帮助球队取得胜利,也让那些质疑声暂时沉寂。

曾作为球员、教练和总经理,全方位为皇马效力的豪尔赫・巴尔达诺(Jorge Valdano)认为,围绕皇马的媒体环境以及球队自身的巨大影响力,使得球迷对球队的表现寄予了极高期望。如今身为足球评论员的他,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为皇马踢球时,同样饱受球迷口哨声的困扰。“这不仅仅与球迷的个人喜好有关,更与皇马独特的球队氛围、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以及球员每周在皇马所承受的巨大压力紧密相连。” 现年 69 岁的巴尔达诺向《The Athletic》透露,“我为皇马踢球时,有时回到阿根廷,都会觉得那是一种难得的解脱。在阿根廷,压力同样存在,比如在世界杯上获得亚军,就会被视为一种失败。但那种压力与在皇马时截然不同。在皇马,你时刻都要保持高度警惕,神经始终处于紧绷状态。所以我常说,皇马球员踢球,某种程度上是为了不断证明自己。”

“有四五个月的时间,整个球场的球迷似乎都在针对我,就连以犀利批评著称的电台记者何塞・玛丽亚・加西亚,也对我穷追猛打。但即便如此,这些外界的压力并未影响我的比赛表现。后来,在 1986 年,我迎来了职业生涯最为辉煌的赛季,不仅帮助球队赢得了联赛冠军、欧洲联盟杯,还随国家队在世界杯上捧起了大力神杯。”

同一时期,另一位皇马传奇球星米歇尔・冈萨雷斯(Michel Gonzalez)也未能幸免。作为著名的 “秃鹫五鹰” 一代成员,米歇尔是皇马青训营精心培养出的杰出代表之一,这一阵容由前锋埃米利奥・布特拉格诺领军,他们共同为皇马的辉煌立下了汗马功劳。1989 年 6 月,在与西班牙人队的比赛中,米歇尔终于不堪球迷口哨声的重压,愤而离场,以此表达自己的抗议。当时,皇马虽已提前锁定西甲冠军,但在欧冠半决赛中,却以 1-6 的悬殊比分惨败给 AC 米兰,米歇尔因在比赛中的表现,成为了球迷们指责的焦点。“我踏上球场,本是为了尽情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1989 年,米歇尔在接受西班牙电台 Cadena Ser 采访时(采访者正是巴尔达诺)无奈地说道,“与西班牙人队的那场比赛,我实在无法再忍受那些口哨声,最终选择了离开球场。我心里明白,这样做并不妥当,但当时我真的太失望了。那本应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毕竟我们已经赢得了西甲冠军,可球迷们却依旧不肯放过我。这就好比你的父亲平日里总是批评你,就连你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他也不会停止指责。我虽是一名职业球员,但当我踏上球场的那一刻,我和普通的皇马球迷一样,对这支球队充满热爱。被球迷如此针对,我的内心真的非常受伤。” 在那次采访中,米歇尔直言自己曾动过离开皇马的念头。不过,他最终在 1996 年才正式离队,在此期间,他为皇马出场 559 次,打进 178 球,为球队做出了卓越贡献。

那么,球迷为何唯独钟情于用口哨声来表达对球员的不满呢?萨拉・马丁内斯・德埃斯佩霍(Sara Martinez de Espejo),一位长期为西甲莱加内斯队提供专业服务的运动心理学专家,对此给出了解释。她认为,球迷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够对比赛产生影响。“球迷们往往会将当下的球员与过去的皇马传奇偶像进行对比,” 她向《The Athletic》解释道,“在他们心中,早已为球员们设立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标准。一旦现役球员在性格魅力或是球技实力方面,未能达到他们心中的这一标准,球迷们便会感到愤怒。他们相信自己的口哨声能够成为一种心理施压手段,对球员的表现产生作用。有时候,球员可能会因此被激发出更强的斗志,但这种方式并非总是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近年来,即便是C罗这样在皇马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超级巨星,也不得不忍受球迷的口哨声。在 2009-2018 年间,C罗为皇马打进 450 球,牢牢占据着队史射手王的宝座。2017 年,在与皇家社会的比赛中,这位葡萄牙前锋因一次停球失误,瞬间遭到伯纳乌部分看台球迷的口哨攻击。从西班牙电视台捕捉到的画面可以清晰看到,C罗当时极为愤怒,用葡萄牙语骂球迷是 “混蛋”。好在当时的队长塞尔吉奥・拉莫斯及时上前安抚,才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恶化。最终,C罗在那场 3-0 的胜利中,凭借出色的发挥,贡献了进球和助攻,用实力回击了那些质疑声。

加雷斯・贝尔(Gareth Bale)同样多次遭遇类似的困境。自 2013 年以创世界纪录的转会费加盟皇马后,贝尔在西班牙首都的九年时光,起初充满了期待与荣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黯淡无光。2022 年,当时的皇马中场卡塞米罗曾直言,球迷对贝尔的嘘声,实际上是 “在否定俱乐部的辉煌历史”。“第一次被嘘时,我的内心充满了疑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贝尔在 2020 年接受埃里克・安德斯・朗的播客采访时,回忆起那段经历,仍难掩失落之情,“你原本满心期待自家球迷会毫无保留地支持你,激励你在球场上展现出更出色的表现,因为你的成功同样能让他们感到无比自豪与快乐。但现实却事与愿违,他们只会用冷漠的口哨声来对待你,这种感觉糟糕透顶,仿佛自己被整个世界抛弃。”

在此之前,伯纳乌的口哨声还与何塞・穆里尼奥(Jose Mourinho)在 2010-2013 年间执教皇马时的坎坷经历紧密相关。在与毕尔巴鄂竞技的一场比赛中,穆里尼奥遭到了球迷的口哨攻击。当他听到来自南看台 —— 皇马死忠球迷聚集的区域 —— 传来的针对他的嘘声和 chant 时,他做出了回应,示意球迷安静。“齐达内(Zinedine Zidane)在这里被嘘过,大罗(Ronaldo Nazario)和C罗也被嘘过,为什么我就不能被嘘呢?” 穆里尼奥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以一种豁达又略带无奈的口吻说道,“几乎所有事情都有第一次,轮到我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这很正常。”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画上句号。2012 年底,赛季开局不利,球队成绩不佳,穆里尼奥在与马德里竞技的比赛前,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主动邀请球迷提前到场,任由他们对自己鼓掌或是吹口哨,试图以此缓解紧张的局面。因为他早已对铺天盖地的批评感到厌倦,他曾对记者调侃道,批评他已经成为了西班牙的一项 “全民运动”。然而,当他自信地走上伯纳乌球场时,却发现看台上只有半数观众。尽管仍有零星的嘘声传来,但大部分到场球迷还是选择为他送上了掌声,这多少让穆里尼奥感到一丝欣慰。

与此同时,皇马传奇门将卡西利亚斯也因与穆里尼奥之间紧张的关系,陷入了职业生涯的低谷。穆里尼奥以卡西利亚斯向媒体泄露球队内部消息为由,将这位功勋门将按在了替补席上,而卡西利亚斯对此坚决否认。即便穆里尼奥后来离开皇马,对卡西利亚斯的批评声却并未随之消散。

在 2014-15 赛季,也就是卡西利亚斯在皇马的最后一个赛季,批评声达到了顶点。在与瓦伦西亚的比赛中,每当卡西利亚斯触球,几乎全场球迷都会毫不留情地对他吹口哨,尤其是在瓦伦西亚 2-0 领先后(最终皇马 2-2 艰难扳平比分)。西班牙电视台清晰地捕捉到了卡西利亚斯当时愤怒的反应:“你们爱怎么嘘就怎么嘘,去你的!”

巴尔达诺认为,相较于从其他球队引进的球员,那些从皇马青训营一路成长起来的球员,往往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当你还是一名青年队球员,穿上皇马球衣,前往马德里的各个社区参加比赛时,你就得做好心理准备,去面对人们带有攻击性的言论。这种攻击通常会集中在那些被寄予厚望的明星球员身上,” 他回忆道,“我记得有个 11 岁的孩子在青年锦标赛接受采访时,有人问他如果去巴塞罗那踢球,面对艰难的环境会怎么办,那孩子坚定地回答:‘没问题,我们早就习惯了。’从穿上皇马球衣的第一天起,你就会被笼罩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这种压力将伴随你整个职业生涯。”

时至今日,这种压力不仅丝毫未减,反而随着皇马的发展愈发沉重。皇马球迷对球队的期待始终处于极高水平。俱乐部斥巨资,至少投入 17.6 亿欧元(15 亿英镑 / 20 亿美元)用于翻新伯纳乌球场,旨在打造一座更为现代化、更具影响力的足球圣殿。同时,球队阵容中汇聚了姆巴佩、小维尼修斯(Vinicius Junior)、裘德・贝林厄姆(Jude Bellingham)等一众足坛巨星,这无疑让球迷对胜利的渴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本赛季,由安切洛蒂率领的皇马未能延续上赛季夺得西甲和欧冠冠军的辉煌战绩,这让球迷们的不满情绪如火山般爆发。在西班牙超级杯决赛中,皇马以 2-5 的悬殊比分惨败给巴塞罗那,这一结果犹如一记重锤,深深刺痛了球迷的心。此后,在国王杯对阵维戈塞尔塔的比赛中,当伯纳乌球场的广播依次念出安切洛蒂、中场球员奥雷利安・楚阿梅尼和右后卫卢卡斯・巴斯克斯的名字时,迎接他们的是球迷那充满失望与不满的口哨声。那场比赛,皇马在 2-0 领先的优势下,险些被对手扳平比分,最终通过加时赛才以 5-2 艰难获胜。赛后,安切洛蒂表示,这些口哨声是 “一记可以接受的警钟”,提醒球队需要及时调整状态,找回昔日的荣耀。

在另一场与瓦伦西亚的比赛中,小维尼修斯在场上比分 1-1 平局时被替换下场,这一决定引发了部分球迷的不满,口哨声随之响起。后来在与毕尔巴鄂竞技的比赛中,小维尼修斯打进一球,但遗憾的是,该进球最终被判无效。这一次,他选择不再与球迷进行互动庆祝,以此表达自己内心的委屈与不满。姆巴佩在本赛季同样多次遭到球迷的口哨攻击,尤其是在欧冠被阿森纳淘汰后,嘘声愈发猛烈。在随后对阵毕尔巴鄂竞技的比赛中,姆巴佩因停赛未能登场,但当球场大屏幕上出现他的照片时,仍有不少球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不满情绪。

“口哨声对球员的心理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具体影响程度,则完全取决于球员个人的性格特点,” 马丁内斯・德埃斯佩霍分析道,“它可能会引发球员的预期性焦虑,即因过度担心球迷的负面反应,而在比赛中害怕出现失误;也可能导致球员产生自我怀疑,对自己在球场上的表现和决策能力失去信心;还有些球员会因此在情感上与球迷逐渐疏远,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他们试图以此来减少外界压力对自己的影响。”

巴尔达诺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一现象,他认为对于习惯了胜利与辉煌的皇马球迷来说,这种对球员近乎严苛的评判标准,早已成为伯纳乌的一种独特 “生存法则”。“球迷们总是急于对球员的表现做出评判,一旦球员的表现未能达到他们的期望,批评声便会接踵而至,” 他感慨道,“但这就是皇马,这就是伯纳乌。在这里,无论是谁,无论你曾经取得过怎样的辉煌成就,都无法逃脱球迷们那犀利的目光和严苛的评判。”

来源:仰卧撑FTU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