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湖南多地依托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推出多样的文旅活动,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掀起假日消费热潮。
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偲)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湖南多地依托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推出多样的文旅活动,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掀起假日消费热潮。
衡山:沉浸式体验激活山水游
5月1日,在衡山县白果镇花果山景区,大批游客们沿着游步道蜿蜒而入,一边欣赏沿途美景,一边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景区进入“人海模式”。
景区里,水帘洞、五行山等打卡点“西游元素”满满,玻璃栈道、西游角色扮演、七彩滑道、喊泉等有趣的沉浸式体验,更是让广大游客在奔赴“诗和远方”中,享受山水之乐、感受文化之美。
“趁着‘五一’假期带孩子出来玩一下,刚好景区离衡阳也近,就开车过来了。”来自衡阳的胡先生告诉记者。
为了迎接“五一”假期的到来,衡山花果山景区策划上新了多种游玩项目,在体验感上做足文章,吸引了八方游客。
“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体验,我们还新增了绿野仙踪和迷雾森林项目。今天入园人数比往年同期增加了75%左右,为此我们加派了几十名工作人员为游客保驾护航,确保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衡山花果山景区工作人员陈琳介绍。
醴陵:一碗炒粉撬动“大经济”
颠勺如舞,扎粉在热锅中上下翻滚,豆芽与香油交融,几分钟后,一碗香喷喷的炒粉正式出锅,这是在第三届醴陵炒粉节现场不断上演的一幕。
来自长沙的谭女士第一次来醴陵就直奔炒粉节,“在网上看到推荐就心动了,没想到免费的炒粉也不糊弄人。”
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醴陵炒粉节上,一组数据格外亮眼:5月1日—5月3日,三日总人流量达96.6万人次,共送出醴陵炒粉27.61万碗。这场以“小炒粉”撬动“大经济”的节庆活动,已经成为醴陵文旅的新名片。
据介绍,活动融合美食、陶瓷、烟花等“醴陵三宝”,在渌江两岸设置百灶齐燃的“万人粉宴”,游客不仅品尝到豆芽脆爽、扎粉筋道的本土风味,还能体验“捡瓷”、逛陶瓷博物馆等特色项目。
通过短视频传播与免费策略,醴陵将市井美食升华为文化符号,吸引湖北、广西等地游客“为一碗粉奔赴一座城”。节庆期间,陶瓷博物馆单日参观人数突破2.3万人次,文旅消费实现“舌尖”与“脚尖”的双向奔赴。
芷江:体育经济激发新活力
5月3日,伴随最后一颗黑球落袋,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参赛选手秦伟凭借精湛球技摘得芷江侗族自治县首届中式黑八台球赛桂冠。
“十分荣幸能够获得此次比赛的冠军,我会继续保持对台球的热爱,争取参加下半年在芷江举办的乔氏大师赛。”秦伟表示,希望更多人通过赛事了解芷江,助力文旅发展。
芷江首届中式黑八台球比赛以“文旅+体育”模式破圈,吸引线上线下超万名观众参与。比赛通过直播打破地域限制,带动当地酒店、餐饮等消费增长,同时为下半年“乔氏大师赛”预热。
据悉,今年“五一”假期期间,芷江推出“和平芷江·共迎盛会”系列文旅活动,为第五届省旅发大会及芷江“三大盛会”预热与助力,本次中式黑八台球比赛正是系列文旅活动之一。
5月4日,湖南省文旅厅发布消息,根据手机信令大数据建模分析,“五一”假期第四天,湖南省当日客流1419.21万人次,同比增长44.54%,其中省外游客259.10万人次,占比为18.26%。
来源:光明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