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父亲手中接过“正大庄”菜籽店的8银元创业基因,到如今横跨农牧、零售、金融、地产等20余领域的商业帝国,谢国民用三代人的时间书写了一部“敢为天下先”的潮商史诗。
2025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揭晓,谢国民以152亿美元(约合1100亿人民币)的身家荣登泰国首富,全球排名第141位。
谢国民是谁?
也许有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那你逛过卜蜂莲花超市吗?听说过正大制药吗?见过正大置业的招牌吗?或者总能在童年回忆中找到一档名为《正大综艺》的电视节目吧?
谢国民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开拓者!
从父亲手中接过“正大庄”菜籽店的8银元创业基因,到如今横跨农牧、零售、金融、地产等20余领域的商业帝国,谢国民用三代人的时间书写了一部“敢为天下先”的潮商史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谢国民,1939年生于曼谷,祖籍广东汕头澄海县。父亲谢易初1922年从广东澄海逃荒至泰国时,仅揣着8块银元和一包菜籽,却在1922年创办“正大庄”菜籽店,正是正大集团前身!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轰炸曼谷时,12岁的谢国民曾目睹父亲冒死将菜种藏进棺材运出城外。这段经历在他心中种下两颗种子: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生存”的敏锐嗅觉。
1949年新中国成立消息传来,谢易初连夜带着全家回到汕头。此时的谢国民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却因语言不通被潮汕方言难倒。父亲咬牙将他送进澄海县立小学,每天放学后亲自教他背诵《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年后,他转学香港圣士提反书院,白天啃英文课本,夜晚伏案抄写潮汕农谚。
1953年,14岁的谢国民被父亲送往泰国东北部农村实习。烈日下,他跟着农户学习杂交水稻种植,发现当地农民仍用传统“撒播法”,便偷偷用父亲改良的“条播技术”做试验。
当试验田亩产比传统方法高出30%时,他兴奋地跑回曼谷向父亲报喜,却换来一句:“别急着高兴,去把全村200户人家都教会再说。”
这段经历成为他商业哲学的启蒙: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技术领先,而在于让技术真正落地。
1958年,他考入香港大学经济系,课堂笔记里密密麻麻记录着父亲传授的“三利法则”——“利国、利民、利企业”。一次关于农业合作社的课题讨论中,他引用《齐民要术》中的“顺天时,量地利”,让教授惊叹:“你把中国农经智慧带到了现代课堂!”
1968年接掌家族企业时,谢国民力排众议引入美国Arbor Acres种鸡和“公司+农户”模式,将泰国农户单户养鸡量从300只提升至1万只。
这一革命性举措不仅让正大垄断泰国饲料市场,更催生出全球最大的肉鸡产业链——如今集团年产量250万吨饲料,覆盖全球26国200余家分公司!
1970年代起,正大集团以“买下纽约地铁广告位”的魄力,先后收购中国香港百货、进军金融证券,并在东京、新加坡建立区域总部。2023年,其旗下卜蜂莲花超市在东南亚市场份额达18%,成为对抗沃尔玛的核心力量!
面对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谢国民以“10泰铢/股”抛售泰国莲花超市75%股权,却斥资死守中国市场。这一决策最终让集团利润率从5%飙升至15%,冷冻快餐成为亚洲最畅销单品之一!
中国情结:
改革开放的“0001号”见证者
当深圳还只是1.2万人口的小渔村时,谢国民带着1500万美元拿下“深外资证字0001号”。他力排众议在罗湖建起中国首条现代化饲料生产线,甚至用三轮车考察交通闭塞的特区:“这里会是下一个曼哈顿!
三次危机中的“中国选择”:
1990年亚洲金融危机:抛售泰国资产保住上海正大广场项目;
2003年禽流感冲击:裁员2.8万人,但增资20亿扩建制药厂;
2020年疫情冲击:启动“百万头生猪养殖计划”,稳住华南供应链。
作为 “一带一路”倡议最早响应者,谢国民主导中老铁路物资运输、泰国东部经济走廊高铁项目,2023年更促成中企与东盟国家超50亿美元合作。他说:“搭好台,大家才能一起唱戏。”
从潮汕渔村走出的少年
到执掌千亿帝国的商业巨擎
2024年,正大集团与泰国央行合作推出CBDC(央行数字货币)试点,用户超2000万,成为东南亚金融科技创新标杆。
投资3亿美元在江苏建立“细胞培养肉”实验室,预计2026年量产人造肉制品,剑指万亿级替代蛋白市场!2025年初,谢国民家族斥资80亿泰铢改造芭提雅“黄金屋”,将其转型为集海洋公园、免税商城于一体的超级度假综合体,预计年接待游客破千万!
从潮汕渔村走出的少年,到执掌千亿帝国的商业哲人,谢国民的故事印证着“爱拼才会赢”的潮商精神。当被问及成功秘诀,他笑言:“我不过是把父亲教的‘三利原则’刻进骨子里——利国者必利己,利民者终利企。”在百年变局的时代浪潮中,这位86岁的开拓者依然保持着每周三次高尔夫球的习惯,他说:“保持健康,才能看清下一个40年的风景。”
来源:新加坡万事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