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8万人次!16.6亿元!五一假期阿坝文旅“长红”出圈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5 22:23 2

摘要:阿坝州共接待游客186.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5937.43万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11.27%和32.58%,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11.94%和20.14%。州属四大景区共接待游客29.9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066.21万元,较2023年

这个五一假期

阿坝州又又又又出圈儿啦

非遗活化+低空经济+熊猫IP

+入境旅游+自驾游

从文化体验到生态观光,从天空到陆地

引爆全域全链升级

上演了一场全域旅游的“出圈”大戏

成功实现流量与口碑双丰收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五一假期

阿坝州的文旅高光时刻!

2025年五一期间

全州共接待游客186.38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65937.43万元

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

11.27%和32.58%

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

11.94%和20.14%

经典线路与传统顶流并存

量质提升,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客收双增,量质并举创新高

阿坝州共接待游客186.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5937.43万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11.27%和32.58%,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11.94%和20.14%。州属四大景区共接待游客29.9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066.21万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36.85%和52.03%,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22.41%和33.12%。

九寨沟景区

主要景区:九寨沟景区共接待游客152119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245.96万元; 黄龙景区共接待游客62999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75.89万元;

黄龙景区

四姑娘山景区接待游客78885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24.11万元; 达古冰川景区接待游客5125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0.25万元;

四姑娘山景区

毕棚沟景区接待游客28721人次,实现门票收入72.79万元;莲宝叶则景区接待游客9478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3.47万元; 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接待游客10191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3.96万元;花湖生态旅游区接待游客5752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0.03万元。

毕棚沟景区

传统顶流,秀绝天下领风潮

九寨沟景区持续释放“世界自然遗产”品牌效应,5月2日、3日连续两日达到最大承载量。黄龙景区将自然奇观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推出系列非遗活态展演,为游客带来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5月1日至3日,连续三日游客接待量上万人次。四姑娘山景区充分展示“户外天堂”优势,以“春雪覆山、暗夜星空、雪山春花、日照金山” 等奇幻景观为核心,配套登山、徒步、骑马、露营等特色体验项目,吸引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5月2日、3日、4日游客量达到最大承载量。

经典线路,自驾畅游显魅力

九黄沿线、草原风光路、“520”环线强势引领,自驾旅游蓬勃发展。“理小路”5月1日启游以来,沿线的卧龙、毕棚沟、四姑娘山、桃坪羌寨等景区人头攒动、土特产销售火爆。

阿坝州进出州车635149台次,进州308374辆、出州326775辆。假日期间成都至松潘、茂县高铁每日班列42列次,到站乘客53455人次,发出48440人次。九黄机场进出港航班12架次,进出港人数739人次;红原机场进出港航班8架次,进出港人数242人次。“九旅悦行”平台正式上线,推动“落地自驾、异地还车”网路布设,有效激活自驾游市场,为“自驾之州”建设注入新动能。

自然探索与文化浸润并重

珠联璧合,全域齐进共引客流

网红打卡 ,邂逅浪漫“好时光”

阿坝州深挖自然与人文资源,以新颖创意活动为抓手,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浪漫旅游体验。若尔盖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举办“16:00我们在三生三世不见不散,与我们的土拨鼠来蹦个野迪吧”,“土拨鼠”玩偶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打卡,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壤塘县棒托石刻公园的“快闪”藏戏创意表演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体验相结合,游客们在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纷纷拍照留念,记录下难忘瞬间。此外,汶川高山杜鹃花开成海,茂县夜间灯光秀璀璨夺目,这些特色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文旅盛宴,奏响区域“文化音”

为丰富游客假日体验,精心筹备多场文旅盛宴,深度融合地域文化特色,全方位奏响阿坝文旅最强音。九寨沟县“天下九寨”大型原生态演出,松潘“劳动礼赞•音乐松州”乐队街头展演,阿坝县“阿坝的阿坝·最厚的净土”大型歌舞晚会,黑水县羊茸哈德“森林音乐会”,茂县以“‘薯’于你的五一—第二届中国古羌城高山洋芋小吃节”为主题,推出为期一周的系列文旅活动,汶川水磨镇“古镇十二时辰”乐享五一主题活动。各县(市)融合本土锅庄表演,打造夜间娱乐活动。通过构建“白天赏景+夜间观演+全域艺术”的全域全时文旅体验模式,有效激活假日消费市场。

非遗展演,传承古韵“守匠心”

充分利用客流密集区域,广泛开展非遗活态展演,让游客近距离感受藏羌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景区、动车站、游客中心、高速服务区、景区入口、城市街区等客流密集区设置非遗互动展演区,形成全域非遗体验网络。

黄龙、四姑娘山、毕棚沟景区将非遗文化融入自然景观之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略非遗魅力;莲宝叶则景区设置非遗体验点,游客可参与藏香原料研磨、配伍、塑形等工序,沉浸式感受千年藏医药文化与制香技艺的独特魅力。马尔康市举办虫草鲜购季、农特产品展示展销、非遗集市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藏羌民族文化的魅力,实现有效文化传播,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也让游客在阿坝州的旅途中收获满满的文化体验。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并进

文旅焕新,链状产品不断涌现

低空经济振翅腾飞

立体消费链加速成型

汶川举办“云游阿坝·翱翔汶川”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首飞仪式,开创“文旅+科技”跨界融合新范式。以无人机集群表演为核心亮点,通过沉浸式科技体验为传统旅游注入创新活力。景区智慧化升级,在莲宝叶则、漫泽塘、马尔康朗玛街区、茂县尔玛天街等景区景点试点共享无人机服务,配备智能租赁机柜,游客可即扫即用,畅享低空观光新体验,持续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

民宿产业匠心升级

乡居田野链纵深延展

将 藏羌建筑美学、民族元素和唐卡藏香、藏羌织绣等非遗技艺深度融入民宿运营全链条。创新“民宿+非遗工坊”“民宿+高山牧场”等业态融合,推出藏羌织绣活态传承、星空牧场露营、茶叶采摘、藏羌村寨夜游等多项沉浸式乡居活动,让游客“宿在山水间,感受烟火气”。五一期间,汶川县云里雾里樱花里、九寨沟县林水间轻奢等23家标杆民宿入住率和游客满意度达95%以上。

熊猫经济萌动世界

IP衍生链价值倍增

熊猫作为阿坝州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神树坪熊猫苑、甲勿海·熊猫园景区,成为游客追捧的热门打卡地。五一期间,神树坪基地人气爆棚,入园游客络绎不绝,成功将“熊猫流量” 转化为“经济增量”。假期期间卧龙旅游区接待18087人次,门票收入108.5392万元,周边熊猫文创产品销量也得到追捧,围绕熊猫打造的IP衍生链,展现出巨大的商业潜力与文化价值。

人文好客与市场治理并举

刚柔相济,优化服务宾至如归

全时宠客“多元化”

全域服务“有温度”

阿坝州范围内机关企事业单位所属2万多个停车场、公共厕所均免费向游客开放,部分县(市)在城区街道设立临时停车场所,有效破解旅游高峰“停车难”“如厕难”问题。松潘县推出“五一出行黄金套餐”—专属停车点位让爱车安心“落脚”,景区接驳专线无缝直达绝美风景。莲宝叶则景区实施“一票游三天”、“购票送消费券”、景区套票等活动。桃坪羌寨举办以“世界桃坪迎客来 文旅兴县启新程”为主题的文化惠民活动。全州采取“固定+流动”模式提供旅游咨询、热水供应、交通疏导等暖心服务,让游客感受关怀,树立“好客之州”形象。

多语服务“破壁垒”

国际旅游“加速度”

为有效消除语言沟通壁垒,更好服务入境游客,节前对“阿坝州旅游服务志愿者(景区小语种讲解员)”进行培训、考核。为国际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贴心的游览体验,截至5月5日15:00,五一期间,阿坝州接待入境游客6194人次(九寨沟景区3179人次,黄龙景区1564人次,四姑娘山景区1110人次,达古冰川景区341人次)占四大景区总人数的1.94% 同比增长87.81%。进一步擦亮 “天下九寨沟・大美阿坝州”的国际旅游名片。

安全生产“守底线”

市场监管“强力度”

以“预防为先、综合治理”为原则,构建“节前严防+节中严管”全链条保障机制。节前建立“企业自查+属地排查+行业抽查”三级联防体系,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提前筑牢安全防线。假日期间聚焦旅游包车、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市场顽疾,采取“智慧监管+网格巡查”模式重拳整治诱导消费、强制购物等违法行为;对九寨沟、四姑娘山等核心景区实施“驻点监管+流动巡查”双轨机制,对景区索道缆车、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高风险点位开展动态监测,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及30分钟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安全隐患动态清零、风险隐患全域可控。五一期间全州累计开展执法巡查2613人次,检查文旅市场经营单位1708家次,整改隐患问题10家次,受理旅游投诉44件,办结率达100%,实现“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恶性舆情事件零出现”的监管目标。

宣传营销与品牌塑造并流

招商引客,传播声量引爆全网

节前造势“精准引流”

节前在北京开展“天下九寨沟 大美阿坝州”全国行北京站宣传推介活动。各县(市)、各景区推出主题宣传推介活动7场、红色音乐剧《牦牛革命》走进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净土阿坝”农土特产品展示展销及“了不起的阿坝非遗”产品在王府井商圈展示展演。

北京站签约阿坝马尔康日部英郎光伏发电项目等13个项目,投资总额达47.7亿元。活动期间开展现场直播8场,央视、新华网、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活动信息30余条,覆盖视频号、抖音等20个主流平台发布创意宣传视频43条,活动话题全网浏览量达6700万人次,实现全网广泛传播与深度触达,全方位展现阿坝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助力五一期间旅游市场储备充足客源。

全媒矩阵“声量破圈”

构建州县联动、多元立体的网络传播格局。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五一我在画中游”“到理想城 游理小路”“嘉绒胜地 锅庄故乡”“五一‘趣’小金”“人生的第一座雪山”“云端共舞高原星辰”“与我们的土拨鼠蹦个野迪吧”“五一红原寻诗镜 骑马追风行草原”、“打卡云端之上的藏地风情”“羌迪大舞台”“乐行‘五一’畅游松潘”等创意短视频100余条,向广大游客推介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宣传文旅资源和暖心服务。阿坝美景、民俗文化短视频频频“出圈”,引发海量点赞。众多网红博主纷至沓来,自发创作传播,形成传播长红。

“五一”小长假已完美收官

但人潮退去

阿坝州的美景依旧如诗如画

收拾好心情再出发

期待与您再次相遇

来源:行走四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