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来了!外骨骼机器人持续发酵(附名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5 23:28 3

摘要:从泰山之巅到黄山云海,从恩施大峡谷到贺兰山麓,智元研究院推出的「踏山AsExo-TK1000」外骨骼机器人,以“登山神器”的身份火遍全网,不仅成为景区里的亮眼风景,更标志着国产机器人在商业化征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利好来了!外骨骼机器人持续发酵(附名单)

当AI浪潮席卷全球,机器人产业还在为大规模商用落地探索路径时,一款看似“小众”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却在2025年五一假期悄然引爆市场。

从泰山之巅到黄山云海,从恩施大峡谷到贺兰山麓,智元研究院推出的「踏山AsExo-TK1000」外骨骼机器人,以“登山神器”的身份火遍全网,不仅成为景区里的亮眼风景,更标志着国产机器人在商业化征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这个五一假期,“外骨骼机器人”成为旅游关键词,其热度远超预期。

其中,泰山景区提前投放500台设备,在红门、南天门等核心路段设租赁点,1.2公斤的碳纤维机身搭配仿生关节,既能节省30%-50%体力,又能提供紧急呼救等实用功能,单日租赁量一度突破千人次。

湖北恩施大峡谷推出98元/3小时的体验套餐,AI算法实时调节助力强度,爬陡坡时助力提升至70%,平路则智能降至30%,让游客直呼“爬山路变轻松”。

数据背后,是技术对真实需求的精准响应。智元外骨骼融合AI步态预测与力矩自适应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时捕捉运动数据,调节准确率高达99.2%。

不同于工业级外骨骼的笨重,消费级产品更注重轻量化与智能化——神仙居景区引入的设备仅重2.2公斤,却能实时感知人体运动状态,动态输出辅助动力;贺兰山景区的机型则实现9小时长续航,30分钟快充即可满电,完美适配全天登山需求。

长期以来,机器人产业面临“技术热、商用冷”的困境,通用型服务机器人难以突破场景壁垒,而外骨骼机器人却凭借垂直场景的精准切入实现突围。

智元研究院则突破外骨骼机器人三大应用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

其一,场景刚需化。登山徒步场景中,体力消耗与安全需求并存,外骨骼的助力功能直接解决游客痛点,且景区流量稳定、付费意愿明确,为商业化提供天然土壤。

其二,产品消费化。9800元的售价虽非“白菜价”,但租赁模式(如景区按小时收费)降低了用户门槛,同时碳纤维等新材料的应用提升了产品质感,使其兼具实用价值与社交属性——不少游客将穿戴外骨骼的照片分享至社交平台,形成二次传播。

其三,生态开放化。除登山场景外,外骨骼已展现出助老出行、工业搬运等多元潜力。试想,在老龄化加剧的当下,搭载AI算法的外骨骼若能成为老年人的“行走助手”,或将打开万亿级银发经济市场;而在物流、仓储等领域,其瞬时200公斤拉力的承载能力,亦能提升作业效率。

总之,以智元为代表的外骨骼机器人突破多种应用场景落地,使国产机器人产业真正实现了商业化落地,从此改变大家的工作和生活。

当AI不再局限于实验室,而是化作助力攀登的“智能翅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外骨骼机器人一款产品的走红,更是国产机器人产业走向成熟的缩影~

以下梳理部分名单:

来源:御今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