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期间刚从南极回来,没来得及赶回老家,所以我早就计划着,五一期间是要回去看看老爷子的。只是没确定是二号还是三号,总之,肯定是要错开人流高峰。
说走就走的旅程,总是让人心往神驰的,更不用说是回老家了。
清明期间刚从南极回来,没来得及赶回老家,所以我早就计划着,五一期间是要回去看看老爷子的。只是没确定是二号还是三号,总之,肯定是要错开人流高峰。
但是,因为昨天拜访客户的进度超出了我的预期计划,提前了不少,所以,就有了这次的说走就走。
5月3日,早晨8:00,晴
跑完步、吃过早餐后,父亲就催促我:“洗衣机的衣服回来再晾吧,早点上街,晚了就没有好肉买了。”
从村里到街上,大概有2.6公里,前些年,父亲都是每隔几天自己慢慢走到街上,买些必需的生活物品。随着父亲的腿脚一年不如一年,即便借助拐杖,他行走起来也非常吃力,所以,现在多数时候是打个电话,请超市的老板给送到村里来。
天气好的时候,父亲也会大清早慢慢走去,但基本上都会沿途碰到父老乡亲,最后都是搭了便车来回;即便没有便车,超市老板也会专程把连物品带人,一起送回村里。
在这样的来回过程中,有一个人,父亲和我至少说了三次。
他是我们隔壁堰下杨家人,五十岁左右,兄弟四个,三个兄弟都在外面打工,他在家留守,因为还有一个八十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他父亲叫杨金生,和父亲同年;他自己叫什么父亲一直没问,父亲一直喊他“崽里”(在我们老家,长辈对晚辈男生的昵称)。
父亲告诉我:只要他在自己村里看到父亲往街上走时,都会把摩托车推出来,专门送父亲一程,不仅如此,还会等父亲买好东西后,再把父亲安全送到家,然后再返回自己村里。
“他对我这样一个外人都这么好,你说说,他对他母亲该有多么孝顺?”父亲每次说到他都感慨万千,并认真地告诫我:“你要好好向他学习!”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叫我怎么不想回来,常往老家跑呢?!
5月3日,上午9:00,晴
在万家福超市,买了父亲爱吃的五花肉,又挑选了几样时蔬,拿了一块新鲜的豆腐,临结账时,父亲看到了门口摆着的六个核桃,让我也拿了一箱。
父亲告诉我,现在年纪大了,喝白开水嘴里没有味道,咽不下喉咙。带气的饮料,我们早就提醒过他,让他少喝,因为可能会引起身体的钙流失,所以精挑细选后,他独爱这一款。
结完账,我们正准备回村时,看到街对面有一个摆摊卖换季衣服的,父亲又饶有兴趣地走了过去,和摊主攀谈了起来。
几个来回后,父亲就准确地说出了卖家来自哪里。就因为多了这个攀谈,最后卖家给父亲选的七分裤和棉T恤都打了不少折扣,又或许本来卖的就不贵,只是他特别会做生意,给老人提供的情绪价值非常到位。
我在旁边默默地听着、陪着,没多说啥,最后在父亲谈好价钱后付款即可。父亲因还价到位有成就感,回家的路上还没少向我炫耀,我积极地配合他,并不失时机地夸他:“果然还是老石厉害!”
父亲被我夸得高兴得合不拢嘴,父亲高兴,我更高兴。
刚回到家,刚喝了一口温水,父亲又喊我:“来来来,趁着太阳还不太热,陪我一起把土拢一下。”他一边喊我,一边从后面的工具房拿来了锄头,并且用碗装来了一碗复合肥。
此刻我才反应过来:父亲早上看了天气预报,知道明天有雨,即便当下艳阳高照,也挡不住他马上行动的脚步。
他先是把复合肥直接洒在了作物株间,而后又拿来锄头,把行间的细土往作物根部拢成土垄。
这样肥料自然也浅埋在了土里,作物的根部又得到了更多土壤的保护,而雨水一旦下来之后,肥料在雨水的浸泡下既得到了缓释,而行间的水沟既能能锁住雨水,又能保住肥分不会马上流走。
写在后面:
我陪父亲拢土的同时,不禁感叹:父亲面对庄稼尚且如此,我们面对当今各种不确定的环境呢?
此刻我突然想起罗胖曾经分享过的一个故事,大体意思是说:一个学生没有好好掌握科研的方法和意义,后来他导师点拨他,让他向农民伯伯学习。
该播种时播种,该施肥时施肥,该除草时除草,对的时令种对的物种,接下来的收获和喜悦,就留给时间。
此刻结合父亲赶在下雨前的施肥和拢土,我再次回味着罗胖分享的这个小故事时,顿感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从善流,积美德;去浮华,落田园。这或许正是返乡充电的意义所在吧!
【自我介绍】: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我们能做的,唯有用心感悟当下,探索并见证多彩生活。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