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轻班主任们初入岗位,往往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渴望与学生建立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助力他们茁壮成长。然而,面对性格各异、思维活跃的学生,不少年轻班主任在交往过程中会感到迷茫与困惑。以下四点建议,或许能为年轻班主任拨开迷雾,找到与学生和谐交往的“通关
解锁师生相处密码:给年轻班主任的四点交往建议
年轻班主任们初入岗位,往往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渴望与学生建立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助力他们茁壮成长。然而,面对性格各异、思维活跃的学生,不少年轻班主任在交往过程中会感到迷茫与困惑。以下四点建议,或许能为年轻班主任拨开迷雾,找到与学生和谐交往的“通关秘籍”。
一、以平等尊重为基,搭建心灵对话之桥
在传统观念里,教师常被置于权威地位,学生则需仰视与服从。但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师生平等,年轻班主任更应摒弃这种陈旧观念,将学生视为与自己人格平等、思想独立的个体。
在课堂上,摒弃“一言堂”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见解。当学生提出新奇观点,哪怕与预设答案相悖,也应给予肯定与尊重,引导全班共同探讨。比如讲解古诗词时,有学生提出对某句诗独特解读,年轻班主任不妨暂停教学进度,让该生详细阐述思路,再组织大家讨论其合理性。这不仅激发了学生思考热情,更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从而更主动参与课堂。
课堂外,以平等姿态与学生交流。主动参与学生课间活动,像朋友般聊天,了解他们兴趣爱好、生活烦恼。不因成绩优劣区别对待,对内向或成绩落后学生给予更多关注,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曾有年轻班主任发现班上一位沉默寡言学生总在课间独自发呆,主动搭话聊天,得知他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此后班主任常找他谈心,分享自己经历,鼓励他积极面对生活。在班主任陪伴下,学生逐渐开朗,成绩也有所提升。
尊重还体现在保护学生隐私。学生成长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涉及家庭矛盾、个人情感等,班主任应守口如瓶,不随意传播。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隐私被尊重,他们才会毫无保留地信任班主任,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寻求帮助。
二、用理解共情为笔,描绘情感共鸣之画
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情绪波动大,面临学习、社交、家庭等多方面压力。年轻班主任需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与需求,以共情之心建立情感连接。
当学生考试失利,年轻班主任不应一味指责批评,而应先安慰鼓励,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有学生在重要考试中成绩大幅下滑,心情低落,班主任找到他,轻声说:“我知道你为这次考试付出了很多努力,成绩不理想肯定很难过。但一次失败不代表什么,咱们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下次一定能进步。”简单话语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理解与支持,重拾信心,积极投入后续学习。
面对学生间矛盾冲突,年轻班主任要耐心倾听双方陈述,不偏袒任何一方,以公正态度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立场。曾有两位学生因小事发生激烈争吵,班主任将他们带到办公室,分别让他们说出事情经过和感受,然后引导他们思考:“如果对方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想?怎么做?”在班主任引导下,两位学生逐渐冷静,意识到自己问题,互相道歉,握手言和。
此外,年轻班主任要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尤其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多组织关爱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班级温暖。比如为留守儿童举办集体生日会,送上生日祝福和小礼物;定期与单亲家庭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共同给予关爱。
三、凭多元活动为媒,奏响互动成长之曲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年轻班主任应精心策划组织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我、收获成长,同时拉近与班主任距离。
主题班会是重要活动形式。围绕不同主题,如“感恩父母”“理想信念”“网络安全”等开展班会,通过演讲、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正确价值观。在“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先播放感人视频,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再让学生分享与父母间难忘故事,最后布置为父母做一件小事作业。活动后,不少学生反馈与父母关系更融洽,更懂得感恩。
文体活动能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定期组织运动会、篮球赛、文艺汇演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运动会上,班主任与学生一起为参赛选手加油助威,赛后与运动员击掌庆祝;文艺汇演中,班主任参与节目策划、排练,与学生共同登台表演。这些经历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团队一员,师生感情在共同拼搏中不断升温。
社会实践活动能拓宽学生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环保行动、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在社区养老院志愿服务中,学生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班主任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为老人服务。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懂得关爱他人、珍惜生活,对班主任也更加敬佩与亲近。
四、以适度距离为尺,把握师生交往之度
与学生交往密切固然重要,但年轻班主任也要注意把握分寸,保持适度距离,避免过度亲密或疏远。
过度亲密易导致师生关系模糊,失去教师应有的威严,影响班级管理。年轻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中,要明确角色定位,不与学生称兄道弟、勾肩搭背。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坚持原则,不因私人感情偏袒纵容。比如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即使平时关系较好,也要按规章制度严肃处理,同时向学生说明处理原因,让他们明白规则重要性。
过度疏远则会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学生不愿与班主任交流,班主任难以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年轻班主任要主动关心学生,定期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但也要给学生足够个人空间,不过度干涉。比如发现学生情绪低落,班主任可委婉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若学生不愿说,不强行追问,而是默默关注,在学生需要时及时出现。
此外,年轻班主任在与异性学生交往时更要注意分寸,保持恰当距离,避免引起不必要误会。与异性学生交流尽量选择公开场合,避免单独长时间相处。
年轻班主任与学生交往是一门艺术,需不断学习、探索与实践。以平等尊重为基石,理解共情为纽带,多元活动为桥梁,适度距离为准则,年轻班主任定能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关系,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助力他们在青春岁月绽放绚丽光彩。
来源:学校工作资料分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