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3日,日本一架民用飞机非法闯入中国钓鱼岛领空,中国海警舰艇迅即升空直-9直升机警告驱离。然而,日方竟倒打一耙,诬称中方“侵犯日本领空”。不到24小时内,中国国防部、外交部、海警局接连发声,以“三个正告”明确立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方挑衅行径严重侵犯主
一、日本的“钓鱼岛闹剧”:挑衅与反制的战略博弈
5月3日,日本一架民用飞机非法闯入中国钓鱼岛领空,中国海警舰艇迅即升空直-9直升机警告驱离。然而,日方竟倒打一耙,诬称中方“侵犯日本领空”。不到24小时内,中国国防部、外交部、海警局接连发声,以“三个正告”明确立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方挑衅行径严重侵犯主权,中方必将坚决反制。
日本的挑衅绝非偶然。2024年度,日本航空自卫队针对中俄军机的紧急升空次数高达704次,其中针对中国的达464次。尤其在钓鱼岛所在的南西航空方面队,紧急升空次数占比近60%。这种“贼喊捉贼”的伎俩,既是为右翼势力攫取国内政治资本,也是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对中国施压的战术配合。
二、普京的“战略定调”:中俄同盟成世界稳定基石
就在日本挑衅的次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纪录片中罕见定调:“俄中关系是维护全球稳定的战略基石。”他直言,25年前已预见亚太崛起之势,而如今中俄的“可靠合作”正成为动荡世界的“压舱石”。
这番表态绝非外交辞令,而是基于现实的战略选择:
军事协作深化:2024年,中俄多次联合巡航东海、日本海,甚至被日媒渲染为“朝钓鱼岛方向编队飞行”,直接打破美国“第一岛链”封锁。
经济去美元化:中俄能源贸易本币结算占比超80%,人民币-卢布直接交易机制削弱美元霸权,为全球去美元化树立标杆。
外交统一战线: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俄联手反击西方污名化,如2024年共同驳斥德国代表对华不实指控,展现“背靠背”默契。
三、日本的“战略困局”:棋子命运与地缘焦虑
日本的挑衅行为,折射出其作为美国“印太棋子”的尴尬处境:
- 经济代价惨重:美国对日本加征10%对等关税,冲击汽车、钢铁等支柱产业,直接威胁558万就业岗位。日本若抛售美债反制,又将面临美元流动性危机[citation:用户历史消息]。
- 军事沦为附庸:驻日美军基地部署远程导弹,将日本绑上“遏华战车”,但2024年俄军机三次逼近领空时,日本自卫队仅敢发射热焰弹“作秀”,暴露其“狐假虎威”的本质。
- 外交孤立加剧:日本在台海、南海问题上屡屡挑衅,却遭东盟国家集体冷遇。中俄联合巡航后,韩国态度明显软化,日本恐成“亚太孤儿”。
四、中俄的“破局之道”:以实力对冲霸权围堵
面对美日同盟的步步紧逼,中俄正以“硬实力+软智慧”重构规则:
军事威慑升级:解放军歼-20常态化巡航东海,俄战略轰炸机绕日飞行,形成对美日“西南防线”的钳形压力。
产业链去美化:中俄联合研发CR929大飞机、共建北极航道,打破西方技术垄断。华为昇腾芯片与俄罗斯Elbrus处理器协同,构建独立算力生态。
金融反制工具箱:中国精准打击美债市场,俄罗斯清空欧元资产,推动金砖国家本币结算体系,直击美元霸权命脉。
结语:历史从不等待投机者
日本的挑衅与普京的定调,恰似一面镜子:前者沉迷于“霸权附庸”的旧梦,后者清醒于“多极共赢”的未来。中俄的战略协作,不仅是对美国单极秩序的挑战,更是对全球治理新范式的探索。
正如普京所言:“世界越乱,中俄越要稳。”当日本还在为钓鱼岛的“战术碰瓷”沾沾自喜时,中俄已联手改写21世纪的地缘规则——霸权终将落幕,合作方为永恒。
来源:金融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