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在四川走访调研中,从多方了解到,农业保险“一卡通”支付模式在助力农业生产恢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成为农户应对灾害、恢复生产的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田耿文
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农业保险能有效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给农户和相关主体带来的风险,为农业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如何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支农、惠农、富农、强农功能?对广大农户来说,在灾害发生后,确保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标准准确赔偿农户的经济损失,至关重要。
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在四川走访调研中,从多方了解到,农业保险“一卡通”支付模式在助力农业生产恢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成为农户应对灾害、恢复生产的有力支撑。
快速赔付解农户燃眉之急
“去年8月份,因连续大雨,我种的中稻被淹5.2亩后,立即向当地农业保险协保员报案。随后,农业保险查勘员迅速来到村里核实稻田受损情况。仅短短几天,我的‘一卡通’账户就收到中稻赔款。”仁寿县龙正镇中咀村种粮户易国华告诉记者。
易国华说,他用这笔资金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重新整田播种,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对全年粮食产量的影响。
类似的快速赔付案例很普遍。“保险公司核定损失后,我很快就能收到赔款。”说起农业保险“一卡通”,同村的种植大户肖文军向记者娓娓道来。肖文军目前承包50多亩地,种植柑橘和桑树。在他看来,参加保险重要,关键时候快速获得赔付更重要。
上面两位农户所说的农业保险“一卡通”,就是以社保卡作为农业保险赔款的优先支付渠道。
针对农业保险赔款痛点难点,2021年,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先行试点,结合四川省社保卡“一卡通”在农村广覆盖、高频次的良好使用基础,联合原四川银保监局、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在全国率先创新农业保险赔款支付“一卡通”模式,推进农业保险综合信息平台与社保卡省级平台专线对接。
2022年,“一卡通”模式对接四川省农业保险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农险赔款“一卡通”在全省推广。在农户自愿、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保险赔付时可直接从人社部门信息系统提取农户社保卡银行账户信息,实现农业保险赔付款直接发放到农户本人社保卡中。
“依托社保卡政务服务功能,多卡减为一卡,多次信息维护减为一次维护,减轻农户在传统农业保险赔款支付模式下持有多张银行卡、日常信息维护不易等困难,降低农户持卡负担。”人保四川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农业保险“一卡通”模式,让农户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赔款,避免因资金短缺而导致的生产停滞。
精准承保精准理赔
记者了解到,在传统模式下,一旦发生灾害,查勘定损可能因人员不足、地域偏远等原因耗时较长,理赔申请也可能因材料不齐全、审核不及时等问题被拖延。从农户报案到最终拿到赔款,中间需要经过查勘定损、理赔申请审核、赔款发放等多个流程,每个流程都可能因各种原因出现延误。如何破解难题?
“借助‘一卡通’,保险公司通过与相关部门共享数据,快速核实农户信息和受灾情况,简化理赔申请材料审核过程。”人保财险眉山市仁寿龙正三农营销服务部主任余洋介绍,比如,为准确了解农户种植面积和品种,减少现场查勘工作量和误差,保险公司通过与农业部门共享土地确权数据和种植信息,可实现精准承保;通过与社保部门共享社保卡信息,赔款能准确无误支付到农户手中,实现精准理赔。
“以前发生保险赔付时,我需向保险公司提供身份证、户口本、银行卡等很多信息,保险公司还需反复核对银行卡信息,特别麻烦。使用‘一卡通’手续简便、准确性高,到账周期大大缩短。”肖文军说,
农业保险“一卡通”支付模式在助力农业生产恢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成为农户应对灾害、恢复生产的有力支撑。对保险公司来说,“一卡通”支付同样具有便利性和优越性。
“农业保险赔款支付信息收集工作,之前主要依赖基层员工和乡镇协赔员挨家挨户去完成。由于涉及地域广泛,散户数量众多,往往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支付信息收集工作,而人工收集很难保证所有信息都能准确匹配。”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农险部总经理助理杨海说。
“‘一卡通’支付模式依托社保卡银行账户关联唯一性,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该负责人解释,通过多部门间紧密合作与信息共享,当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后,其社保卡信息与保险信息精准关联。一旦投保农户遭受损失,保险公司能迅速准确将赔款直接支付到农户社保卡账户中。这就从源头上保障了赔款支付准确性,确保每笔赔款都能精准无误发放到农户手中。
数据显示,四川省农业保险“一卡通”自2021年试点开办至去年12月份,累计支付农险赔款620.77万户次,支付农险赔款金额34.09亿元,受益农户226.09万户次,支付成功率99.98%。其中,2024年,农险赔款“一卡通”发放赔款累计金额10.64亿元,共计162.63万笔,惠及人数95万人。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