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产量大省,2024年其粮食总产量800.17亿公斤,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农机装备对夯实丰产丰收根基、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的贡献举足轻重。
■本报记者 曹沛原 黄力辉
农稳社稷,器利农桑。农机装备作为农业生产的得力帮手,能够在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以及节约资源、减少损耗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产量大省,2024年其粮食总产量800.17亿公斤,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农机装备对夯实丰产丰收根基、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的贡献举足轻重。
去年以来,黑龙江省以建设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为契机,从报废和更新两端发力,持续优化全省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丰产丰收,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提供坚实的物质装备支撑。
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地区报废老旧农机3284台;公布61个农机报废回收拆解企业,覆盖全省95个县,确保所有农业县(市、区)均有1个以上农机报废回收拆解企业;在2024年至2026年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周期,黑龙江扩展优机优补机具种类,拟推动200马力及以上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拖拉机、气力式播种机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纳入优机优补范围。
新中国第一台轮式拖拉机诞生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是农机装备大显身手的“阅兵场”。这里位于三江平原粮食主产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广袤田野里,世界领先的“钢牛铁马”,正以磅礴气势在田间纵横驰骋。如今,佳木斯市农机装备产业实现质的飞跃,以动力机械、收获机械为主,橡胶履带等配套产品为辅的7大门类80余种系列农机产品,广泛供应全国农机市场,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阔步迈进。
“首台大型高端智能鲜食玉米收获机下线,打破国外机械在鲜食玉米收获领域的垄断地位,填补国内空白”。日前,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的黑龙江重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兴公司”)捷报频传。这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15年5月25日,主营智能农机装备、农机配件、畜牧机械、特种车辆制造、研发、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等业务。
“自2022年与农发行建立合作关系以来,截至目前,我公司已累计获得农发行贷款5000万元。”重兴公司相关负责人闫胜民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当前,佳木斯市正快速掀起春耕生产热潮,抢农时,夺积温,赶进度、提标准,努力实现大面积单产提升目标,坚决打赢春耕硬仗。广大农户对农机装备需求旺盛。农发行政策性金融助力,极大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进而帮助大批农户提升收入,实现增收致富。”
据闫胜民介绍,农发行助力企业农机装备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缓解资金压力方面,农发行在重兴公司备战2025春耕的关键期,及时向公司提供贷款支持,确保公司顺利向广大农户供应微型平地机38台、农用机履带79套,为春耕生产提供农机设备保障。
在提升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方面,农发行信贷资金帮助企业顺利升级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产量,更好满足市场需求。例如,在农发行支持下,公司购置智能数控折弯机、激光切割机等先进生产设备,有效提升生产能力,优化产品质量。
在通过研发创新提升公司竞争力方面,重兴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肩负着农机科技领域的研发创新使命。农发行信贷支持,为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助力企业开发大量新产品、新技术,例如在橡胶半履带行走系统、鲜食玉米收获机产品方面实现研发升级。同时,进一步保持企业在农机装备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增强企业在机械设备行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在农发行助力下,重兴公司生产经营业务蒸蒸日上,不但提升广大农户备春耕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效益,还为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通过‘龙头引领’,带动上下游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加工、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开辟新项目等举措,拓展劳动力需求,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包括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为社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农发行佳木斯市分行相关负责人李君仕向记者介绍。
一位来重兴公司购置设备的种植大户向记者表示:“农机一响,种地不慌。过去春播靠人工,要全家上阵忙好多天,如今用上新型智能农机后,春播效率翻几倍,省心省时又省力。”从他的话语中,记者感受到农业现代化与农机装备产业深度融合给农户带来的喜悦。广袤龙江大地上,农机装备大范围、多场景应用,进一步筑牢粮食丰产根基。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