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丨跌无可跌,开云集团真的神仙难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08:03 2

摘要:上周,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Kering)公布的2025第一季度财报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将行业焦虑推向高潮:集团营收同比暴跌14%,至38.83亿欧元。

上周,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Kering)公布的2025第一季度财报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将行业焦虑推向高潮:集团营收同比暴跌14%,至38.83亿欧元。

核心品牌Gucci收入锐减24%,成为集团业绩的最大拖累;Saint Laurent、Balenciaga等品牌亦全线飘绿,唯有Bottega Veneta以4%的微弱增长勉强止血。这份数据不仅创下该集团近十年来最大单季跌幅,更折射出奢侈品行业正在经历的价值体系重构。

Gucci的陨落:一场迟到的清算

Gucci的困境尤为引人关注。自2015年以来,该品牌在前创意总监Alessandro Michele的带领下,凭借「极繁主义」的设计风格,连续七年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奇迹,一度为开云集团贡献了接近60%的营收。然而,随着Michele于2022年的离任,新任创意总监Sabato De Sarno的「极简回归」策略却未能如愿以偿,反而成为了一场灾难。本季度,Gucci的收入同比暴跌了25%(在可比基础上),这一数据无疑是对De Sarno时代的一次沉重打击。

De Sarno试图摒弃Michele标志性的复古美学,转而追求一种更为内敛和低调的「安静奢华」风潮。然而,他的这一转变并未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在2024秋冬系列中,过度克制的剪裁和单调的配色与Gucci品牌深植的戏剧性基因产生了强烈的冲突。集团CEO弗朗索瓦-亨利·皮诺在财报电话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高比例的延续款式(Carryover)证明了消费者对新产品缺乏足够的兴趣。数据显示,当季Gucci的新品贡献率仅为38%,远低于行业50%的基准水平。

此外,在市场整体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Gucci仍然坚持年均8%-10%的提价策略。以经典Dionysus手袋为例,其价格已经突破了3500欧元的门槛,直接对标爱马仕的Birkin包。然而,尽管价格飙升,Gucci却未能成功建立起与高端市场相匹配的品牌形象。咨询公司Bernstein的数据显示,Gucci在富裕客群(年收入50万美元以上)中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19年的12%下滑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6%,这一变化充分暴露了Gucci「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危机。

更为致命的是,Gucci在二手市场的流通价值也在持续走低。据Vestiaire Collective平台的数据显示,Gucci中古包的溢价率已经从2021年的65%暴跌至2025年的18%。

Demna的赌局:解构主义能否拯救文艺复兴?

面对Gucci的烂摊子,开云集团孤注一掷地将筹码押在Demna身上。这位以「丑鞋」Triple S颠覆行业审美的格鲁吉亚设计师,曾在Balenciaga创造单季营收增长49%的奇迹。

然而,将Demna从Balenciaga带到Gucci,并非一场简单的换血手术。Balenciaga与Gucci,这两个品牌虽然都隶属于开云集团,但它们的品牌基因与审美理念却大相径庭。Balenciaga以其独特的街头暴力美学和反叛叙事著称,而Gucci则承载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华丽遗产。将Balenciaga的街头风格移植到Gucci的华丽基因中,这无疑是一场高风险、高难度的器官移植手术。

行业从未忘记John Galliano离开Dior后的沉寂,或是Hedi Slimane在Céline遭遇的滑铁卢。Demna本人虽在Balenciaga成功,但其标志性的反叛叙事与Gucci的华丽遗产存在本质冲突。更何况,他必须直面一个残酷现实:Gucci的营收规模是Balenciaga的三倍,任何失误都将被资本市场无限放大。

从7月正式入职到9月米兰首秀,Demna只有短短的240天时间来重塑Gucci的创意体系。在这个过程中,Demna不仅要证明自己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和话题制造机,更要成为一位合格的商业操盘手。毕竟,对于品牌和集团来说,设计作品不仅要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和喜爱,还需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售额和利润。

开云困局:奢侈品帝国的结构性危机

Gucci的颓势只是开云集团深层危机的冰山一角。当竞争对手LVMH通过其庞大的品牌矩阵,如同一个强大的集团军,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并持续扩张时,开云集团却深陷「Gucci依赖症」的泥潭,无法自拔,该品牌贡献率高达41%,而Saint Laurent、Bottega Veneta等第二梯队品牌始终未能突破10%的营收天花板。

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开云集团近年来不惜重金收购了Balenciaga、Alexander McQueen等品牌,希望它们能够成为集团的「护城河」,为集团抵御外部风险。

然而,这些品牌的表现却远未达到集团的预期。Balenciaga在2022年广告丑闻后,品牌形象受损严重,至今未能恢复元气。而McQueen则过度依赖骷髅头丝巾等过气符号,产品同质化严重,逐渐沦为旅游纪念品。Pomellato、Brioni等珠宝男装品牌也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遭遇了Cartier、Zegna等强劲对手的压制,发展前景堪忧。

更为严重的是,开云集团在挽救Gucci的过程中,采取了「劫贫济富」的策略,从Saint Laurent等第二梯队品牌中抽走了大量的营销预算,以支持Gucci的发展。

中国市场的持续低迷,更是为开云集团的危机雪上加霜。作为开云集团的重要市场之一,中国市场占据了集团营收的28%。然而,与LVMH等竞争对手相比,开云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显然不够深入和全面。当LVMH等竞争对手纷纷在中东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展开布局时,开云集团却显得犹豫不决,错失了这些潜力巨大的市场。市场布局的滞后,不仅限制了开云集团的全球扩张步伐,也使得集团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显得更为被动。

面对严峻的形势,开云集团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像Demna这样的创意总监来挽救Gucci的品牌形象,更需要的是一场从战略到执行的全维度革新。这包括重新审视和调整集团的品牌矩阵,加强多品牌之间的协同能力;优化市场布局,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提升产品创新和设计能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加强数字化转型和营销创新,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当开云集团的股价在财报发布当日暴跌11%时,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这不仅是Gucci危机的体现,更是旧秩序崩塌的前兆。在Z世代重定义奢侈、地缘政治重塑消费版图、AI颠覆创意生产的今天,开云集团所面临的挑战已经远远超出了单个品牌或市场的范畴。Demna的赌局不仅关乎他个人的成败,更成为了检验整个奢侈品行业进化能力的试金石。

2025年9月的米兰秀场,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接下来,开云集团将如何展现其自救的决心和勇气?是继续坚守旧有的模式和思维,还是勇敢地撕碎自己的DNA,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一切都将成为未知数。

来源:英赫时尚商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