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娃挖蒲公英被监控喊话!网友吵翻:野菜也算偷?法律怎么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09:13 2

摘要:辽宁,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老人带孙女挖别人种的蒲公英,主人用监控喊话制止,老人充耳未闻!评论区却有不同的意见。不少网友吐槽,这蒲公英不是野菜吗?怎么还变成他种的了?再说这东西遍地都是至于吗?

何律在线普法。关注@何律普法​。在线免费解答你的法律问题。

辽宁,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老人带孙女挖别人种的蒲公英,主人用监控喊话制止,老人充耳未闻!评论区却有不同的意见。不少网友吐槽,这蒲公英不是野菜吗?怎么还变成他种的了?再说这东西遍地都是至于吗?

#老人带娃偷菜被监控拍下#

据自媒体博主介绍,这名女子特别爱吃蒲公英,所以自己在园子里栽种了很多蒲公英,这样随时想吃就可以挖出来食用。

但这天女子通过监控发现,有人闯入了自己栽种蒲公英的地方,是一名老人带着孙女,手拿袋子和小刀正在挖蒲公英。

女子发现后,由于人没有在家,只能通过监控喊话告知蒲公英是自己栽种的,不要再挖了。可是,老人只是抬头看看监控没有回答,依然低头继续挖蒲公英。

女子见状气的火冒三丈,怒斥老人能不能别挖了,那蒲公英都是我一颗一颗栽的,你领个小孩在这偷东西,你都听见我说话了,你为什么还要挖。

不管女子怎样说,老人就是我行我素的挖蒲公英,丝毫没有要停手的想法,最后将自己带来的一个手提袋装满后,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该女子十分生气,所以在社交媒体上曝光,呼吁追究他们的责任。

评论区中,马上有不少网友留言:自己栽的?我农村人,没信应该是荒地上的,她们可能当野菜挖。如果是正儿八经菜地,那可以说是偷,否则扣“偷”不合适?

也有不少网友质疑:上你家院子采了吗?婆婆丁的种子是啥样的这不就是地菜吗,根本不是种的,都是野生的,哪有种这种菜的

有少数网友强调:教育要以身作则,孩子从小就是这样被带坏的!之前也遇到过有人在我家院子拿东西用监控喊话根本当没听见,直到我说要把视频发业主群里才放下东西走了

那么,从法律层面来分析,到底该怎么看?

第一,挖野菜可能真犯法!关键看谁的地+谁种的!

首先,根据《民法典》第240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也就是说,监控里老人挖的蒲公英,到底是野菜呢?还是有主物!在法律上要看两个"身份证":土地权属和植物属性。

举一个很简单例子,如果蒲公英是当事人开垦土地后播种培育的,就属于"劳动成果",和菜地里的白菜萝卜没区别。

评论区中,不少网友提出不同意见,说"蒲公英都是野生的",这要分情况:山坡、荒地自然生长的属于无主物,但人家菜园子里的可不一样。

就像公园里的野花随便摘,但小区绿化带的花就不能乱采——关键看有没有人管理。所以说,老人带着小孩去挖野菜可能真犯法!

第二,带娃挖菜可能构成盗窃!金额小也违法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规定,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同时,告诉大家一个法律冷知识,蒲公英也有"身价"!根据《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种植的蒲公英具有药用价值或作为特殊食材,可按市场价的三倍计算损失。

比如当事人若为孕妇专门种植食用,其营养价值可计入赔偿范围。也就是说,虽然一袋蒲公英可能不值钱,但重点在于行为性质。就像在超市偷拿一包纸巾,金额虽小仍属违法。

特别要注意的是,老人带着孩子实施该行为,还可能违反《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6条。该条款要求父母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老人作为监护人的示范行为,可能给孩子传递错误价值观。

第三,监控喊话有法律效力!但取证要这样操作!

评论区中,很多网友质疑"隔着监控喊话有没有用",其实这属于即时制止权的行使!

根据《民法典》第1177条规定,合法权益受侵害时,受害人可在必要范围内采取合理措施。

但要注意:监控视频必须完整保存原始文件,挖菜位置要能证明属于私人领域,最好有播种记录、日常养护证据链。

举个真实案例:2022年北京顺义法院判决的"偷摘香椿案",当事人因在他人院内采摘价值80元的香椿芽,最终被判赔偿500元。判决书特别指出:"农作物价值不仅体现在市场价,更包含种植管理成本。"

维权三步走指南

第一步,先固定证据:保存监控录像(别剪辑!)、拍摄菜地被破坏情况、收集购买种子或肥料的票据

第二步,找中间人协商:通过村委会/社区调解,避免直接冲突。可主张"补种费用+赔礼道歉"

第三步,较真可报警: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时,要强调"多次发生"或"造成经济损失",警方才会立案

最后,遇到类似纠纷别冲动,记住这个公式:私人领地+人工种植=你的财产权。

与其在网上吵架,不如在菜地立块提示牌,既温馨又合法~

感谢点赞、转发、关注@何律普法​,我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来源:爱普法何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