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闺女25岁还不嫁人 父母逼婚时拿出一沓存折 婆家排队上门提亲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5 15:13 2

摘要:我正在货架前数饼干,听到这话,抬头看了一眼。小芳家就在我家隔壁,那闺女从小我就看着长大的。

村里的小卖部前,两三个妇女拿着刚买的调料站着说闲话。

“哎,听说了吗?王寡妇家闺女小芳的事?”

“怎么不知道,都传遍了,那天我去取肥料,正好碰上了!”

我正在货架前数饼干,听到这话,抬头看了一眼。小芳家就在我家隔壁,那闺女从小我就看着长大的。

暑热未消,我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纳凉。小芳妈从门口路过,手里拎着一兜子青菜,看见我,停下来擦汗。

“张哥,吃了没?”

我点点头:“刚吃完。”

这话听着是问饭,其实她想说的是小芳的事。

村里人都知道,小芳25岁了,还没对象。在我们这农村,早就该嫁人了。女孩子22岁不嫁,就有人在背后嚼舌根。25岁?那是大龄剩女了。

“唉,愁死我了。”小芳妈靠在我家院墙上,把菜放在一边,“小芳这孩子,脾气倔得很,说不结婚就不结婚,她爸急得头发都白了几根。”

我笑着递给她一把蒲扇:“别着急,现在年轻人不像我们那会儿,晚几年结婚挺正常。”

“可是…”

远处传来鸭子的嘎嘎声,打断了她的话。村头的水泥路上,一辆三轮车驶过,扬起一路尘土。

“我听说小芳在城里工作得不错?”我随口问道。

“是啊,在什么科技公司上班,天天对着电脑,工资倒是不少。”小芳妈叹了口气,“可再多钱有啥用?一个女孩子,总得嫁人生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我院子角落的西红柿秧上,挂着几个红彤彤的果子,像灯笼一样晃眼。

“上周她爸又找人介绍了一个,条件挺好的,县城开小超市的,有车有房,人家还是独生子。”小芳妈摇着蒲扇,“结果小芳又拒绝了,说对方一开口就问她工资多少,存款多少,不合适。”

我没接话。年轻人的事,我一个半百老头,说多了反而不好。

“芳芳回来了吗?”我问。

“嗯,休假回来了,这次回来得突然,说是要待一阵子。”

那天下午,我在院子里修割草机。破机器不知道哪里坏了,怎么也发动不起来。我抓了把抹布擦手上的机油,一抬头,看见小芳站在院子门口,手里拿着两瓶冰镇啤酒。

“张叔,热不热啊?”

我笑了:“进来坐。”

小芳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头发扎成马尾,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这丫头从小就聪明,初中考上县重点,高中考上市重点,大学去了省会城市,毕业后直接留在那边工作。

她把啤酒放在石桌上,自己拿了一把竹椅坐下。

“听说你妈给你介绍对象呢?”我擦了把汗,拧开啤酒。

小芳翻了个白眼:“张叔,您也来说我啊?”

“不是,我就是问问。”我喝了口啤酒,凉丝丝的,舒服。

“我妈就知道逼我结婚,”小芳抿了一口啤酒,皱了皱眉,“她不明白,现在不是她那个年代了,女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我点点头。

远处,村里的大喇叭响起来,播报着什么农资补贴的事情。声音断断续续的,夹杂着电流的杂音。

“你妈不也是为你好嘛。”我随口说道。

小芳叹了口气:“张叔,不是我不想结婚,是我有自己的计划。”

她说起自己这几年在城里的生活。刚毕业时工资不高,租的房子小得很,跟同学合住。后来慢慢做出了成绩,工资涨了,换了大一点的房子。

“我攒钱呢,”小芳的眼睛亮了起来,“我想自己买房子。”

我有点惊讶:“在城里买房?那得多少钱啊?”

“很贵的,张叔。但我已经攒了首付了。”

就在这时,我家的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从角落里钻出来,咯咯地叫着。一只小鸡跑到小芳脚边,她弯腰轻轻碰了碰它。

“你们年轻人想法不一样,我理解。”我把啤酒瓶放在桌上,“但你妈这心情,你得理解。”

“我知道,”小芳低头玩着啤酒瓶盖,“所以我这次回来,是想跟他们好好谈谈。”

割草机突然发出一声轻响,好像要活过来了。我们俩都被吓了一跳,接着笑了起来。

“看来你这机器只是假死。”小芳说。

我摇摇头:“破玩意儿,脾气比你还大。”

后院的葡萄架下,几串青葡萄垂着,还没熟。夏天的风吹过来,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

第二天,村里炸开了锅。

我在自家门口扫地,就听见邻居王大妈大嗓门嚷嚷:“真的假的?小芳真有那么多钱?”

另一个声音压低了说:“千真万确!她爹逼她相亲,她一气之下,拿出一沓存折,摔在桌子上,足足有十几本!”

我手里的扫把停住了。

“听说最少有二十多万呢!”王大妈倒吸一口冷气,“这丫头在城里到底干啥工作啊?”

“做什么科技的,谁知道呢。城里人工资高,一个月上万呢!”

我又扫起地来,心里觉得好笑。村里人总喜欢把听来的事情添油加醋。二十多万?可能是真的,但十几本存折?夸张了。

中午,我正在做饭,听见外面吵吵嚷嚷的。走出去一看,好几辆车停在小芳家门口。

村里的李二狗迎面走来,一脸兴奋:“张叔,你知道不?小陈家的儿子来提亲了!还带了礼物,两条金项链呢!”

我愣了一下:“哪个小陈家?”

“就是镇上开五金店的陈老板啊!他儿子今年二十八,大学毕业,在县城工作,听说小芳有钱,立马就来了!”

晚饭后,我在门口遛弯,碰见小芳爸,脸上的笑容都快溢出来了。

“老张啊,”他搭着我的肩膀,声音压低,“今天来了三家提亲的,都是条件不错的!”

“是吗?”我笑道,“看来小芳成香饽饽了。”

“可不是嘛!”他挠挠头,“之前多少人介绍对象,她都不看一眼。现在好了,人家排队上门来!”

我没多说什么,心里却犯嘀咕。这世道,有钱就是好?之前嫌弃小芳年龄大的,现在争着抢着要,图的是什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第三天下午,小芳又来我家了。

她坐在石凳上,一脸疲惫:“张叔,烦死了。”

我给她倒了杯茶:“怎么了?”

“这两天来了七八家提亲的,妈妈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马上把我嫁出去。”小芳抓着马尾辫,“他们以为我很有钱,其实也就是正常工资,攒了几年的存款。”

院子里的老猫慢悠悠地走过来,蹭了蹭小芳的腿。

“那你打算怎么办?”我问。

“我跟我妈说了我想买房子的事。”小芳摸着猫的背,“她不理解,说我一个女孩子,买什么房子,找个好老公不就得了。”

老猫打了个哈欠,慵懒地躺在地上。知了的叫声一阵高过一阵。

“其实啊,”我慢慢说道,“你妈也有她的道理。”

小芳抬头看我。

“在我们这农村,人们的想法还是很传统的。女孩子嫁人,男人养家,这是千百年来的事。”我顿了顿,“但这不代表你的想法不对。”

小芳叹了口气:“我只是想先立业后成家,有自己的房子,有保障,再考虑结婚的事。”

“那你跟那些来提亲的人怎么说?”

“我都拒绝了。”小芳笑了笑,“他们看中的又不是我这个人,是我的存款。”

我点点头。聪明丫头,看得明白。

村东的稻田里,几个老人在收割机旁边聊天,笑声传过来,断断续续的。一只蜻蜓飞过,停在了葡萄架上。

“张叔,”小芳突然问,“您当年为什么没结婚啊?”

这个问题,村里人偶尔会私下议论,但很少有人当面问我。

“缘分吧。”我笑了笑,“年轻时忙着打工挣钱,后来又照顾父母,一晃眼,就错过了。”

小芳若有所思:“您后悔吗?”

“偶尔会吧,特别是冬天的夜晚,屋子冷清清的时候。”我望着远处的山,“但大部分时候,我觉得挺好。自由自在,想干啥就干啥。”

天边的云变成了橘红色,夕阳西下。我家屋檐下挂着的风铃,随风轻轻摇晃,发出清脆的声音。

“张叔,您真豁达。”小芳微笑道。

我摆摆手:“老了,看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小芳家门口依然车来车往。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全是小芳的事。有人说她存款上百万,有人说她在城里有三套房子,还有人说她在外面做生意发了大财。

真真假假,谁知道呢。

一个星期后的下午,我在院子里摘西红柿,看见小芳妈妈站在她家门口,脸色不太好。

“怎么了?”我走过去问。

“唉,气死我了。”小芳妈挥挥手,“那丫头,把所有提亲的都拒绝了!”

我没说话,等她继续说下去。

“她说要回城里去,说什么要买房子,要自己的生活。”小芳妈叹气,“我跟她说,孩子,你看看人家王寡妇家老二,才二十三就结婚生子了;李家小燕,比你小两岁,孩子都会跑了…”

村里的大喇叭又响起来,宣布着什么计生政策的事情,声音盖过了小芳妈的话。

“让她自己决定吧。”等喇叭声停了,我说道,“现在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

“可是…”

“再说了,”我笑着打断她,“就算她现在嫁人,是图她钱来的,能幸福吗?”

小芳妈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说。

第二天一早,我出门倒垃圾,看见小芳拎着行李箱站在路口,好像在等车。

“走啦?”我问。

“嗯,张叔。”小芳点点头,“公司催我回去了。”

我往她家看了一眼:“你爸妈送你吗?”

“他们还在生气呢。”小芳苦笑,“我昨晚跟他们吵了一架。”

远处传来摩托车的声音。一只田鸡从路边的水沟里跳出来,又迅速钻回去。

“张叔,您说我做的对吗?”小芳突然问。

我想了想:“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是你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小芳点点头:“我会的。”

摩托车到了,是村里跑客运的老王。小芳把行李放上车,转身对我说:“张叔,谢谢您这些天听我唠叨。”

“没事,有空回来看看。”

小芳笑了:“我会的。对了,”她压低声音,“张叔,您别跟别人说,我其实就攒了二十多万,够城里一套小房子的首付。存折也就三本,都是银行升级换来的,不是十几本。”

我笑着点头:“知道了。”

摩托车发动,扬起一路尘土。我站在那里,看着小芳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路的尽头。

回家路上,我路过她家,看见小芳妈在院子里晾晒被子,动作有些粗暴。

“小芳走了?”我站在门口问。

“走了,气死我了!”小芳妈使劲抖开被子,“这孩子,不知道听谁的馊主意,非要自己在城里买房子,不结婚!”

我笑而不语。

“哎,老张,你说这孩子是不是被什么歪理念给洗脑了?”小芳妈一边晾被子一边问,“女孩子嘛,迟早是要嫁人的,买什么房子啊!而且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多危险啊!”

“小芳很聪明,她有自己的想法。”我说,“现在不一样了,女孩子也可以独立生活。”

“可是…”

我摆摆手:“你就别操心了。等她真遇到合适的人,自然会结婚。”

小芳妈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两个月后的一天,小芳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她攒的钱加上公司的贷款,买了一套小公寓,还发了照片给我。虽然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阳台上还放了几盆花。

“张叔,我实现梦想啦!”电话那头,小芳的声音充满了喜悦。

我笑着恭喜她:“不错,有自己的房子了。”

“嗯!虽然贷款要还十几年,但至少是自己的家了!”

我能听出她语气中的骄傲和满足。

“对了,张叔,我谈恋爱了。”小芳突然说。

我有点意外:“哦?什么时候的事?”

“就上个月,公司来了个新同事,性格很好,我们聊得来。”小芳笑着说,“他知道我刚买了房子,还帮我搬家呢。”

“那挺好的。”

“是啊,他说他喜欢独立自主的女孩子。”小芳的声音里带着甜蜜,“我们打算明年看看,如果合适就结婚。”

挂了电话,我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脑海里浮现出小芳小时候在这棵树下玩耍的样子。那时她扎着两个小辫子,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一晃眼,已经是能买房的大姑娘了。

晚上,我去小卖部买盐。几个妇女又在那里说闲话。

“听说了吗?王寡妇家闺女在城里买房子了!”

“真的假的?一个女孩子,买什么房子啊?”

“听说有对象了,城里人,工作不错。”

“哎哟,那可得恭喜王寡妇了,闺女终于要嫁出去了!”

我笑着摇摇头,拿了盐,付了钱,没有参与她们的谈话。

回家路上,夜色已深。村口的大榕树下,几个老人还在纳凉,聊着家长里短。田野里,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像一首永不停歇的夜曲。

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明亮而遥远。

就像小芳选择的那条路,虽然不被村里人理解,但却闪烁着自己的光芒。

我想,这或许就是时代的变迁吧。老一辈的观念在慢慢退去,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开辟着新的生活道路。

路过小芳家时,我看见她妈妈坐在门口乘凉,手里拿着手机,不知道在看什么,脸上带着笑容。

也许,她终于理解女儿的选择了吧。

风吹过来,带着稻田的清香。远处,一盏孤灯亮起,像是为归家的人指引方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无论是留在村子里安居乐业,还是到城市里打拼未来。没有谁对谁错,只有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人生。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这些选择,给予理解和支持。

就像我对小芳说的那样:没有绝对的对错,但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看来,她做到了。

来源:一遍真命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