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8年,一场意外夺走了年仅16岁的田索然的右臂。那时,他刚刚高中毕业,回乡集训刚刚做了两个月的小学老师,正赶上农忙他回家帮忙,当时他正在谷子脱粒机上帮着打稻谷,结果因机械事故导致右手被卷进机械内。
16岁,无论在哪个年代,都该是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年纪,美好且充满了无数可能。
1978年,一场意外夺走了年仅16岁的田索然的右臂。那时,他刚刚高中毕业,回乡集训刚刚做了两个月的小学老师,正赶上农忙他回家帮忙,当时他正在谷子脱粒机上帮着打稻谷,结果因机械事故导致右手被卷进机械内。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田索然内心痛苦不堪,刚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还有好多抱负没来得及施展,周围人也都为他感到惋惜和同情,沮丧的情绪让他一度想离开这个世界。这段日子是他生命中最艰难的时期,但逆境最能考验人的意志和勇气。
在养伤期间,他只能通过看书和听收音机打发时间。收音机里每天播放一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双目失明的保尔柯察金用钢铁意志铸就著作,在刑场、战场、病床上屡创奇迹;通过《湖北青年》杂志田索然了解到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为了研制杀敌利器他失去左眼、左手右腿残疾,仍然心系国家把一切献给党……
这些榜样的力量一点点地疗愈着田索然的内心,让他慢慢坚强起来,重拾人生的信心。
待身体稍稍好转后,他在学校和村委会的帮助下,他通过电工集训考取了电工证,在村里的泵站开始工作。有了工作,田索然慢慢稳定下来,融入社会,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读书时,田索然就爱好文学,不仅会写诗,还写得一手好字,每逢春节,他都会为邻里乡亲写春联。1983年,荆门市民政局到各县市区对基层残疾人进行摸底,了解到田索然写得一手好字后,便主动邀请他到市民政局从事办公室工作。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田索然重燃了念大学的想法,于是高中毕业6年后,他重新回到了母校后港中学开始复读。当时后港中学的校长听说了田索然的经历,主动提出为他减免书本费、学杂费,并为其解决了一部分生活费,让他可以安心读书。经过了两年的复读,他成功考取了湖北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专业。
结婚后的田索然跟随90年代的下海潮,贷款从小卖部做起,他干过服装店、餐饮店、美容店,过程起起落落,时代的洪流里,他用心经营、认真生活,一点点积累经验和资本。
期间,他作为先进残疾人代表到省里开会,他在会上了解到“轮椅木匠”汪忠星等人的励志故事,更加坚定了他用心生活、回报社会的决心。“以前志向比较大,认为只有成为国家公务员这类的栋梁之才能报效国家,看到那么多比我身体残疾更加严重的人都能回馈社会,我应该做残疾人中的健全人,去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写诗能言情,净化心灵,在村、社区写书法楹联,能起到传播正能量的积极作用。”一直往前走的田索然开始用左手握起毛笔,在墨香中找回了生命的方向。从一名普通工商户到《中国诗》杂志发表作品,从出版诗集《多情的土地》到主编《锦绣掇刀》,其作品充满生命力与动感,体现出坚持、勇气和创新精神,他不断突破身体的限制,用笔墨书写着自己的断臂传奇。
2014年,他加入了荆门市诗词学会,随后担任掇刀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2023年,他当选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更将文化助残作为新使命。期间带领会员们上百次走乡村、入社区、进企业写春联,送“福字”,用文化感染着身边的人。
“书法讲究一气呵成,人生更要笔笔有力”,这是田索然常说的话。如今,大半生过去了,当年那个16岁恣意的少年,并没有因为失去一条手臂而错过完整的人生,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永不言弃才是支撑一个人走完人生全程的“左膀右臂”。(记者 何梦雪)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