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从警十年,初心不变,守护万家灯火,把青春扎根基层的“85后”派出所所长,他就是融水苗族自治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所长——潘俊彤。
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从警十年,初心不变,守护万家灯火,把青春扎根基层的“85后”派出所所长,他就是融水苗族自治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所长——潘俊彤。
从刑事侦查一线到网络安全战线再到现在的派出所工作,潘俊彤一直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作为基层治安的“守门人”,他把群众安全感放在首位。“把社区治安搞好,让群众有安全感,是我们最大的职责。”这是潘俊彤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24年8月,面对辖区某工地建材盗窃案的复杂情况,他率队连夜蹲守,仅用12小时便锁定了嫌疑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夕发朝破”的效率让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满。
潘俊彤(左一)和队员在工地了解案情
治安防控靠的是“警民同心”的合力。为织密安全网,他创新构建“民警+社区干部+网格员”三级防控体系,组建4支多民族义务巡逻队。2024年,辖区12个社区(村屯)全年零发案,这份亮眼的“平安答卷”背后,是他们分分秒秒的忠诚坚守。
“我们组建了4支由苗、瑶、侗等多民族群众组成的义务巡逻队,通过警民联防,让人人参与其中,才能让社区更安全。”潘俊彤介绍。
潘俊彤和队员们在巡逻
在民族聚居区,潘俊彤用“乡音”解“乡愁”,将“枫桥经验”与苗乡习俗结合,独创“背靠背调解”“火塘议事”工作法。
2024年冬天,“苗美家园”社区因垃圾堆放起纠纷,他带着苗族老党员与群众围着火塘用苗语唠家常,焐热了僵持半月的邻里情;新安村围墙纠纷中,他率队顶着寒风走访20余户,最终促成和解。
今年以来,城北派出所已累计化解矛盾83起,“纠纷不过夜,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理念,让“枫桥经验”在苗乡焕发新活力。
潘俊彤和队员们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了解民情
“潘所长他们经常到社区走访,帮助我们协调解决治安问题、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我们大大小小的事情找到他,他都能很快帮我们解决。”说起潘俊彤,苗美家园社区第一书记梁斌松忍不住给他点赞。
潘俊彤和队员到辖区走访群众
翻开潘俊彤的工作笔记,上面写满了辖区内各个家庭的情况:谁家有留守儿童,哪户老人行动不便,他都十分清楚。今年以来,他带领团队累计处理群众诉求213件,让23户困难群众在警民联动帮扶中重燃生活希望,收获的10面锦旗见证着辖区警民鱼水情深。在创建“枫桥式派出所”的路上,“警格+网格”的治理模式正让苗乡更显和谐。
潘俊彤在推广“指尖警务”
如今,让群众“少跑腿”是他的新目标。潘俊彤和警员们在辖区大力覆盖推广“桂警通办”微信小程序,全力实现派出所便民服务“指尖办理”。作为派出所“螺警官”护平安主题活动宣讲团团长,他32次带着苗语版反诈知识走进民族坡会、民俗活动、社区村寨及景区,为1.2万余群众、游客筑牢安全防线。
潘俊彤在推广“指尖警务”
城北派出所民警韦希说:“潘俊彤所长在工作中果断、干练,他既能做到统筹决策,又能做到俯身实干,他常常跟我们分享实战经验,并且以身作则带队伍,是我们这支队伍的领头雁。”
从青涩警员到年轻警队的“领头雁”,潘俊彤曾荣获3次个人三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4次嘉奖表彰,5次优秀公务员,“苗山青年好榜样”“全区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等殊荣。
记者手记
在潘俊彤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民警的担当
——把青春献给基层,用忠诚守护一方。正如辖区群众所说,他是大家身边的“贴心人”,更是苗乡平安和谐社会的守护者。来源:游乐场杰西5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