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县,有这样一位女性品酒师,她凭借着敏锐的感官和对白酒的热爱,在品酒领域不断探索前行,专注执着地做一名“匠人”,她就是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品酒师、酒体研究所副所长董丹华。
在我县,有这样一位女性品酒师,她凭借着敏锐的感官和对白酒的热爱,在品酒领域不断探索前行,专注执着地做一名“匠人”,她就是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品酒师、酒体研究所副所长董丹华。
在摆满化验仪器的桌子前,端起酒,眼观色,鼻闻香,抿一口,让酒在口腔中打转,让舌尖的味觉细胞捕捉不同的味道……一连串娴熟的动作,董丹华开始了日常的品评工作。
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酒体研究所副所长 董丹华:品酒的话一般我们一轮酒是倒五杯,五杯它是一二三四五个号,要把它区分开,品酒的第一步就是首先是眼观色,用我们的眼睛来观察它的颜色。然后第二步就是鼻闻香,就是把它放到鼻子下面,大约1到3厘米的位置来闻它的香气。然后第三步,就是口尝味了,口尝味就是它是量是0.5到2毫升之间,要从口中停留大约10秒的时间。通过我们的眼观色、鼻闻香和口尝味这三步,来确定这个酒的风格,来确定它是否是一杯好酒,这就是品酒的整个过程。
回忆起踏入品酒行业,董丹华笑称是个偶然的机会。大学毕业后,正值公司招聘,她报名并通过面试,实习期间,得知公司研究所在招聘品酒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和感官考试,她顺利通过,就此开启了品酒生涯。
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酒体研究所副所长 董丹华:因为品酒的过程、学习品酒的过程,它就是一个比较枯燥的一个过程,每天就是对着几杯酒,在这训练在这研究,就是从它的颜色、香气和口味这三方面来看,这个酒到底是好还是坏,然后更深入的是要感觉到它其中的微量成分是否协调。
品评白酒不仅靠天赋,还要靠经验。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微生物环境造就不同风格、不同香型的白酒。为此,董丹华一面熟记品酒理论知识,一面将制作白酒的各个步骤烂熟于心。为了让味蕾守住质量大门,她更是过起了“无味”的日常生活。平日里,化妆品几乎不用,就连饮食也要避免重口味,清淡为主,以防影响味觉判断。这样的自律,也让她在品酒领域不断进步。
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酒体研究所副所长 董丹华:在品评时要公正公平,认真分析每一杯酒,尽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例如个人喜好,身体健康状况等等因素。酒体设计的核心,是围绕酒的感官品质和风味展开的,分为品评、组合和调味三个关键要素,三个步骤环环相扣,确保酒体最终符合预期风味和质量标准。
心无杂念,把全部的心思投进去,多年来,她一直坚持身体力行,把品酒这件事做到极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淄博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也不断获得佳绩。参与研发的扳倒井、国井系列白酒多次荣获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奖、山东省白酒行业感官质量金奖等奖项。而她在品酒领域的探索与坚持,不仅为白酒品质提升贡献力量,也激励着更多人在白酒品鉴与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酒体研究所副所长 董丹华: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既有团队成员各自自由发挥的方面,又有大家共同参与,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方面,让每个成员既有自主权、胜任感,又有归属感。
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酒体研究所主管 付静静: 在我们这个团队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品酒师,首先要有对酒的热爱,其次要具备灵敏的嗅觉和味觉的感知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悟性。我们要在学习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品酒技能以及理论知识,并能对未来做出预判,从而研发出更适宜当下,以及未来的好产品,不断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来源:高青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