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在商海浮沉中,总有些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把诚信和良知抛诸脑后。
老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可在商海浮沉中,总有些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把诚信和良知抛诸脑后。
奸商,并非写着“坏心眼”的标签。
而是藏在一桩桩生意、一次次交易里,用算计和欺骗谋取不义之财。
一个人是不是“奸商”,不用等吃亏了才明白。
往往从这6个特征里,就能把他们看得透透的。
1、以次充好的“伪装者”:挂羊头卖狗肉,坑蒙有一套
奸商,最擅长的就是“变脸”,表面把商品吹得天花乱坠,实则暗藏猫腻。
他们就像魔术师,用障眼法把劣质货变成“高端精品”。
就像新闻里曝光的黑心商家,用工业酒精勾兑假酒,包装成名牌高价出售。
还有人把翻新的二手手机当正品卖,保修期内问题频出却推诿扯皮。
这些人嘴里说着“假一赔十”,实际做的却是“假一坑十”的勾当。
《增广贤文》里讲:“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可奸商们把诚信当儿戏,把消费者当韭菜。
旅游景区里的纪念品店,标价上千的“翡翠玉器”,实则是玻璃仿制。
网购平台上的“品牌折扣店”,衣服到手才发现面料粗糙、做工劣质。
他们用华丽的包装,掩盖劣质本质,用花言巧语、哄骗顾客买单。
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派,就是奸商的典型特征。
2、漫天要价的“宰客王”:看人下菜碟,专坑“冤大头”
奸商的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公道。
他们像狡猾的狐狸,专挑不懂行的人下手,把“宰客”当成生财之道。
景区周边的饭店,一盘普通青菜敢卖50元;火车站附近的便利店,一瓶矿泉水翻三倍价。
更过分的是装修公司,前期报价低得诱人,施工时却以各种理由加钱,最后结算价比合同高出一半。
古人说:“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可奸商们信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遇到外地游客,他们故意抬高物价;碰上老年人,就推销高价保健品。
就像菜市场里的“缺斤少两”商贩,用改装过的电子秤,让半斤菜变成一斤价。
这种毫无底线的牟利手段,把商业变成了“抢钱游戏”。
3、虚假宣传的“大忽悠”:满嘴跑火车,套路深似海
奸商,最会玩文字游戏,用夸大其词的广告,把消费者忽悠得晕头转向。
电视购物里的“神奇减肥产品”,号称“7天瘦10斤”,实则毫无效果。
直播间里的“爆款家电”,宣传视频里功能强大,到手却是“鸡肋”。
这些人就像江湖骗子,用“限时优惠”“最后一天”的话术制造紧迫感,让消费者冲动下单。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奸商们深谙此道,用华丽的广告词掩盖产品缺陷,用明星代言增加可信度。
某些培训机构承诺“包过考试”,收完钱却敷衍了事。
美容店推销“特效疗程”,结果做完皮肤反而过敏。
他们把谎言包装成“承诺”,把套路当成“营销手段”。
最终让消费者,竹篮打水一场空。
4、赖账扯皮的“老赖精”:翻脸比翻书快,无赖到极致
奸商的字典里,没有“责任”二字,出了问题,就像泥鳅一样滑不留手。
网购商品有质量问题,客服要么拖延不处理,要么让消费者“自行承担运费退换”。
装修工程没达到合同标准,商家却以“材料涨价”“人工成本高”为由拒绝返工。
他们就像“老赖”,把消费者的权益当儿戏。
古人讲:“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可奸商们把承诺当废纸。
健身房办卡时说“随时退费”,等消费者要退钱,却以“合同规定”为由拒绝。
理发店充值后突然关门,老板卷钱跑路,让顾客投诉无门。
这种卸磨杀驴、耍赖扯皮的行径,暴露了他们自私自利的本质。
5、恶意竞争的“搅局者”:损人不利己,手段无下限
奸商,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不惜破坏市场规则。
他们像“搅屎棍”,用恶意竞争的方式打压同行。
有的商家在网上雇水军抹黑对手,编造“产品质量差”“服务态度恶劣”的谣言。
还有人低价倾销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秩序,挤垮诚信经营的小店。
《商君书》里说:“法平则吏无奸。”
可奸商们为了利益,无视法律和道德。
他们抄袭同行的创意,盗用他人的商标,甚至恶意举报竞争对手。
就像某些餐饮品牌,看到别家生意好,就举报“卫生不达标”,用下三滥的手段排除异己。
这种破坏市场生态的行为,不仅损害同行利益,更让整个行业蒙羞。
6、唯利是图的“冷血人”:眼里只有钱,良心喂了狗
奸商的终极特点,就是把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
他们像贪婪的饕餮,为了赚钱可以抛弃底线。
食品加工厂,用过期原料生产食品,明知会危害健康却继续销售。
建筑商偷工减料,用劣质水泥建造楼房,置住户安全于不顾。
这些人眼里只有“利润”二字,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当筹码。
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奸商们却把“利”字刻在骨子里。
他们为了降低成本,雇佣童工、拖欠工资。
为了逃避责任,给产品买“假保险”,出事后拒不赔偿。
这种丧失良知的行为,早已超出了商业道德的范畴,变成了赤裸裸的犯罪。
奸商的这6个特征,就像六面镜子,照出了他们丑陋的灵魂。
或许他们能靠坑蒙拐骗,赚得一时的财富,但“人在做,天在看”,靠算计得来的利益,早晚会付出代价。
就像《红楼梦》里写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那些把诚信,踩在脚下的人,终将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
愿我们都能擦亮双眼,远离奸商的陷阱。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商家能明白:诚信才是经商之本,口碑才是金字招牌。
只有秉持良心做事,靠品质和服务赢得信任,才能在商海里行稳致远。
毕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唯有真诚,方能长久。
来源:观复博物馆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