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实锤!胖东来玉石销售合规性大起底,毛利率真相曝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12:36 2

摘要:近期,抖音网红 "柴怼怼" 在平台发布29条视频,指控胖东来 "低成本玉石卖高价"" 靠珠宝暴利盈利 ",甚至贬低产品质量,引发广泛关注。其"几百块成本卖几千几万" 的言论,在玉石消费群体中掀起讨论热潮。

一、事件缘起:网红质疑与市场监管的双重关注

(一)网红 "柴怼怼" 的争议指控

近期,抖音网红 "柴怼怼" 在平台发布29条视频,指控胖东来 "低成本玉石卖高价"" 靠珠宝暴利盈利 ",甚至贬低产品质量,引发广泛关注。其"几百块成本卖几千几万" 的言论,在玉石消费群体中掀起讨论热潮。

(二)监管部门介入的关键节点

结合"五一"专项检查安排及网络舆情,许昌市市场监管局魏都区分局于2025年5月初对胖东来唯初珠宝展开专项检查,重点核查2025年1-4月和田玉销售数据及商品合规性,正式拉开官方调查序幕。

二、检查结果全披露:三大核心维度证实合规经营

(一)销售数据透明化:毛利率远低于行业质疑

此次监管检查从销售数据切入,细致梳理胖东来玉石业务盈利情况。1-4月累计销售4177件和田玉,实现2959.2175万元销售额 ,可别小瞧这些数字,它们就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解剖出胖东来玉石业务的真实毛利情况。经核算,平均毛利率稳稳控制在20%以内,和奢侈品珠宝行业30%-50%的常规毛利比起来,简直低太多了。像10万元以下商品执行20%毛利率,10万元以上仅15%,这样的定价策略,无疑是在告诉大众:所谓的"百倍暴利",根本就是无稽之谈,那些不实传言瞬间就被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给击碎了。

(二)商品合规性铁证:三重审核链完整可溯

商品合规是本次检查的重中之重,监管人员对13件在售商品进行随机抽检,结果令人安心。每一件商品都有完整的"身世档案":进货合同、海关报关单等手续,一个不少,就像是商品的"出生证明",证明它来源正规;进销存台账清晰得如同账本,每一笔交易的来龙去脉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从进货到销售,每一步都有迹可循;再看鉴定机构,拥有CMA、CNAS双认证资质,这可是行业内的"金字招牌",代表着权威和专业,鉴定证书编号还能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管委官网实时核验,就像给商品上了一把"安全锁",从源头到终端,构建起了一条牢不可破的完整合规链条,充分证明了胖东来销售的玉石货真价实。

(三)经营规范度考察:明码标价与长效监管

走进胖东来玉石销售区,映入眼帘的是规范的标价牌,这背后是胖东来对《价格法》的严格遵守。所有在售玉石都按要求公示了材质、克重、产地等关键信息,消费者一眼就能看明白,买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而且,胖东来可不是这一次合规,2023年累计接受监管检查25次均合规,这次的检查结果和之前的历史监管记录连贯起来,就像一条完整的合规线,凸显出企业常态化合规管理的高水平,展现出其长期以来对经营规范的重视和坚守。

三、多方回应透视:从企业维权到平台治理的连锁反应

(一)胖东来的法律反制与态度声明

面对"柴怼怼"的恶意诋毁,胖东来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果断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4月25日,胖东来正式向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柴怼怼"商业诋毁、侵犯名誉权 ,并索赔不低于500万元。这一行动不仅展现了胖东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也向整个商业社会传递出坚决抵制不正当竞争的强烈信号。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更是展现出强硬态度,在"五一"假期期间连续发布多条推文回应。他表示,如果不让"柴怼怼"这种随意污蔑伤害他人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会主动关闭或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企业"。这一表态,将胖东来的态度推至顶点,彰显了于东来对企业声誉的珍视,以及对商业诋毁行为零容忍的立场。

同时,胖东来主动公开集团财报,数据显示玉石销售仅占整体营收的0.34% ,这一微小占比充分证明玉石业务绝非胖东来的核心盈利点,有力地回击了"柴怼怼"关于胖东来靠玉石暴利盈利的不实指控。通过数据自证,胖东来让公众清晰地看到其经营重心,也让谣言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二)抖音平台的侵权处置措施

作为内容传播的重要平台,抖音在此次事件中积极履行平台治理责任。5月3日,"抖音黑板报"发布公告,对"柴怼怼"账号作出侵权处置。经审核,"柴怼怼"近期发布的29条视频涉嫌侵权,包括在无充分事实举证情况下,发布关于"胖东来的核心盈利点,在玉上…… 几百块的东西卖几千几万"" 组织水军吹捧、造神"等信息,抖音已将这些视频全部下架,并根据《抖音社区自律公约》,限制账号投稿权限1个月。

抖音平台还特别强调,鉴于胖东来已起诉"柴怼怼",平台将参考法院判决结果进一步处理。若法院判决"柴怼怼"发布内容属实且不涉嫌侵权,"柴怼怼"可向平台申诉解除处罚。这一举措开创了平台治理与司法程序联动的先例,为网络商业诋毁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操作范本,也体现了抖音在维护平台内容生态、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为。

(三)行业协会的合规经营倡议

随着事件的发酵,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也关注到了这一事件。协会发文肯定了胖东来在玉石销售方面的合规做法,强调"鉴定资质可溯、价格体系透明"是珠宝零售行业的核心准则。在复杂的珠宝市场中,这两点犹如基石,支撑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协会还建议企业建立"进货-质检-销售"全流程电子台账,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每一件珠宝的流转都清晰可查,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信任保障。同时,这一倡议也将推动整个珠宝行业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提升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公信力。

四、消费维权启示:如何理性看待网红爆料与监管结论

(一)舆情应对的双向镜鉴

从胖东来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和监管部门在舆情应对上的不同责任与策略。企业层面,建立"数据可视化+法律维权"双重响应机制至关重要。胖东来通过公开销售财报,让玉石业务的盈利情况一目了然,同时搭建鉴定证书编号查询系统,方便消费者自主核验商品信息,这种数据透明化的举措,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也为自身应对舆情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在面对恶意诋毁时,果断采取法律行动,以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展现出企业维护声誉的坚定决心。

监管层面,"日常检查+舆情响应"的双轨监管模式为突发消费纠纷处理提供了高效范本。许昌市监部门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敏锐捕捉网络舆情,迅速启动专项检查,以专业、公正的态度回应社会关切,在短时间内给出权威结论,有效平息了舆论风波。这种双轨监管模式,既能确保市场的日常规范运行,又能在舆情爆发时迅速响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市场的公平秩序。

(二)消费者的三重鉴别法则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购贵重珠宝时,如何避免陷入消费陷阱,是一门必修课。此次胖东来事件为我们提供了构建科学消费决策体系的思路,重点在于核查以下三点:

其一,鉴定机构是否具备国家级认证资质。CMA、CNAS等认证是鉴定机构专业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标志,具备这些认证的机构,其鉴定结果更具可信度,能为消费者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

其二,商品是否附带可溯源的唯一编码台账。就像每件商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唯一编码台账可以让消费者清晰了解商品的进货、销售等全过程信息,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追溯,有效防止假冒伪劣商品的流通。

其三,企业能否提供连续三年的监管合规记录。连续多年的合规记录,是企业长期诚信经营的有力证明,反映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和对产品质量的持续把控,选择这样的企业,消费者能获得更高的消费保障。

(三)网络监督的边界厘清

此次事件也凸显了"质疑自由"与"举证责任"的法律边界。在网络环境下,网红拥有监督商业行为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并非无边界的。根据《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网红在质疑企业时,需承担相应的举证义务,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就发布不实言论。

平台作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载体,应建立"投诉-审核-处置"快速通道。当企业对网红言论提出异议时,平台应迅速介入审核,对于确属侵权的内容,及时采取下架等处置措施,避免不实信息的进一步扩散。通过明确网络监督的边界,规范各方行为,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商业环境。

许昌市监部门的权威通报,不仅为胖东来玉石销售正名,更勾勒出消费维权的完整闭环:从网红监督引发的舆情风暴,到监管部门的专业核验,再到企业的法律反制与平台治理,最终回归到"数据说话、合规为本"的商业本质。这起事件启示行业:在直播带货等新消费形态下,唯有建立"透明化经营+法治化维权"的双重护城河,才能真正筑牢消费者信任基石。

来源:铜陵黑知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