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聚力打好“五场硬仗”,献礼学校65周年华诞,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学校组织开展“师德文化月”系列活动。活动以“扬师德之光,育师魂之范”为主题,激励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改革攻坚,心无旁骛谋求发展,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摘要:为聚力打好“五场硬仗”,献礼学校65周年华诞,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学校组织开展“师德文化月”系列活动。活动以“扬师德之光,育师魂之范”为主题,激励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改革攻坚,心无旁骛谋求发展,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当岁月的笔触悄然划过记忆的长卷,渭南师范学院的时光宛如璀璨星辰,镶嵌在我人生的浩瀚银河中,熠熠生辉。回首往昔,那些在渭师的日子,是梦想萌芽的温床,是青春绽放的花园,更是我人生蜕变的关键旅程。在这里,我从一个懵懂的乡村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立志扎根边疆教育的逐梦者,而这一路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校的悉心培育和老师们的无私关爱。
我来自陕西商洛的一个偏远山村,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的努力,踏入了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初入校园,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又陌生。高大的教学楼、宽敞的图书馆、充满活力的操场,这一切都让我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我的大学生活从宿舍开始,便充满了温暖。我的室友们来自陕西不同的地方,但相同的梦想让我们相聚在一起。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讨论学业,分享彼此的梦想和困惑。在生活中,我们互相关心,当有人遇到困难时,大家都会伸出援手。这种互助互爱的宿舍氛围,让我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学习上,我遇到了诸多优秀的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他们不仅有着渊博的知识,更有着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点燃了我对知识的兴趣。他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老师们鼓励我们积极思考,勇敢发言,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在课后,他们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关心我们的生活和成长。
大学期间,我有幸参与了许多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日常生活,更让我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在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活动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每当遇到问题时,老师们都会热情地给我提供帮助和指导。虽然很多老师并不是我的指导老师,但他们毫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我答疑解惑,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我的辅导员更是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四年来,她对我的关心无处不在。从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到心理,她都时刻关注着我的成长。在大三大四,辅导员指导我开展了很多不一样的工作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如何在压力下保持积极的心态,更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她的言传身教和悉心指导,让我
现在,我已经步入社会,参加了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于新疆克州教育局。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边疆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渴望。我决定扎根在新疆克州,继续从事专业教学,成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我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边疆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现渭师学子的师范情怀。
在新疆克州的日子里,想起在渭师的点点滴滴。那些老师们的教诲,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他们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渭师学子、一名师范生,我要将渭师的精神传承下去,在边疆的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深知前路漫漫,任重道远。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到边疆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在边疆的教育事业中砥砺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渭师岁月,照亮我前行的路。这段旅程,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参加志愿服务党团日活动
来源: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