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潮涌动,万物竞发。四川省芦山县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7亿元,同比增长6%,三大产业交相辉映,勾勒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其中,第二产业以5.52亿元体量、8.9%的强劲增速尤为亮眼,犹如一匹“黑马”领跑县域经济赛道。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四川省芦山县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7亿元,同比增长6%,三大产业交相辉映,勾勒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其中,第二产业以5.52亿元体量、8.9%的强劲增速尤为亮眼,犹如一匹“黑马”领跑县域经济赛道。
智造引擎轰鸣 工业增速闯新高
走进圣善纺织数智化车间,45万锭智能纺纱设备奏响现代工业交响曲。通过云端管理系统,技术员轻点屏幕即可掌控千台设备全流程运作,纱线质量实时监测系统构筑起“零缺陷”防线。在这片462亩的智造热土上,科技赋能让生产效率跃升50%,运营成本直降30%。“一季度产能突破两万吨,产值达4.7亿元。”该公司副总经理马晶晶透露,企业正启动一期技改工程,向更高端纺织产业链攀升。
数字见证突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纱产量激增28.4%,产销率突破100.8%。这组飘红数据背后,是芦山工业“腾笼换鸟”的战略定力——45万锭数智纺纱项目等23个重点工程稳步推进,传统制造向智能创造转型的浪潮奔涌不息。
田园奏响协奏曲 特色农业绘新卷
暮春的飞仙关镇,茶香漫溢青山。塔山茶叶合作社内,全自动生产线正将每日5000公斤鲜叶转化为致富“金叶”。理事长李玉辉指着在建的标准化车间展望:“四亩新厂房建成后,茶叶品质将再上台阶。”这种“合作社+农户”模式已带动400万元年产值,助农户均增收近万元。
放眼全域,农业创新图谱徐徐展开:古城村百亩花生试验田破土新生,大川镇“茶药共生”生态圈初具雏形,太平镇冷水鱼养殖“鱼跃”一池春水。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6亿元,4.1%的增速里,7.1%的茶叶产量增幅格外醒目,传统农业正蜕变为“接二连三”的融合产业。
花海经济绽放 服务消费春意浓
三月的芦山,万亩油菜花海引燃消费热潮。“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盛宴创新延展为百日狂欢,主分会场联动构建全域旅游矩阵。游客们穿梭在非遗市集、花田音乐节之间,2万张消费券化作“及时雨”浸润餐饮住宿业。数据显示,文旅活动带动游客量突破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530万元,同比增幅达20%-30%。
服务业7.2亿元增加值背后,是“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从根雕艺术小镇到春日夜经济带,从电商直播基地到智慧物流中心,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如同雨后春笋,为第三产业注入蓬勃生机。
站在“十四五”关键节点,芦山正以“一城引领、两极驱动、全域协同”战略擘画新蓝图。芦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智改数转’,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矩阵,打造川西特色农业示范区,构建全域旅游生态圈,让新质生产力在青山绿水间拔节生长。” (王建明)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