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知道上太空时,航天员会面临什么样的环境”“我国的航天日是几月几日”“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有哪些。”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陈全走进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以一场精彩的航天知识科普讲座,正式拉开2025年“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帷幕。这是中国科学
“大家知道上太空时,航天员会面临什么样的环境”“我国的航天日是几月几日”“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有哪些。”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陈全走进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以一场精彩的航天知识科普讲座,正式拉开2025年“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帷幕。这是中国科学院科普演讲团连续两年走进成都校园,16位科学家将携100场定制化科普课程,深入全市14个区(市)县百余所学校,为逾3万名青少年播撒科学火种。
在成都三十六中,空军指挥学院陈洪教授以“云端上的生死时刻”为题,生动讲述飞行员在凭借高超飞行技术和过硬心理素质化险为夷的真实经历;石笋街小学的孩子们,通过触摸南极岩石标本,在胡健明教授引领下穿越亿年地质时空;在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科华分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原党委书记孙保卫,以他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并勉励同学们要好好学习,远离手机,不追明星,追科星......这样充满创意的教学场景还有很多很多,科学家们每一次耐心的解惑、每一段生动的演绎,都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仰望星空的种子。“科学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名字,而是能为我们打开多为宇宙的引路人。”参与活动的众多学生动情表示。这些真挚反馈,正是去年活动后校园中持续涌动的科学热情的延续。
“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让我们更坚定科普工作的价值。”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下沉、让科学魅力浸润校园,已成为这项公益活动的使命。今年,成都市关工委、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再度邀请中国科学院科普演讲团的16位科学家,他们将走进成都武侯等14个区(市)县的校园,用航天探索、地质奥秘、古生物演化等领域的鲜活案例,描绘中国科技发展的壮阔图景。
据悉,科学家们将结合自身科研经历,通过沉浸式课堂、互动实验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解析科学精神内涵。活动截止目前,已惠及全市超6万学子,未来将通过“科学家进校园”长效合作机制持续扩大覆盖面,让科学之光长久照亮天府少年的成长之路。
来源:每日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