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四平好人”公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6 15:03 2

摘要:为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和评委会综合审议,拟确定赵金武等19人为2025年第二季度“四平好人”,现予以公示。

为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和评委会综合审议,拟确定赵金武等19人为2025年第二季度“四平好人”,现予以公示。

中共四平市委宣传部

2025年5月6日

2025年第二季度“四平好人”名单

助人为乐类

赵金武 四平市建融交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连杰 梨树县巧姐手工编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 兵 吉林省新天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大队长

战 丽 伊通满族自治县黄岭子镇满族中心小学校教师

曲 雷 四平市铁东区平东街道东晟社区工作人员

牟 繁 四平市铁西区英雄街道拥军社区居民、名扬烤肉店经理

见义勇为类

李荣昌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麻醉一科主任

杨俊禄 四平市铁东区七马路街道鑫荣社区居民

何万起 四平市铁东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环卫工人

诚实守信类

周红艳 双辽市福泽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

庄 严 伊通满族自治县景台镇小村庄酒业总经理

敬业奉献类

程春艳 四平市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副主任

张 亮 沈阳铁路公安局长春公安处四平东站派出所民警

赵丹丹 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邵 生 梨树县北夏家村党支部书记

刘 达 双辽市消防救援大队南运路消防站消防员

王迎霜 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教师

孝老爱亲类

陈柏华 双辽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环境卫生科副科长

事迹简介

助人为乐类

赵金武,男,汉族,1970年7月生,中共党员,四平市建融交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扎根交通系统34年,兢兢业业。工作之余,他积极投身公益。自2016年起,他与“野保志愿者”团队并肩作战,销毁160多个打鸟夹、10多处粘鸟网,成功解救490余只鸟,其中90只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20年,他在西湖湿地开展“红隼救助放飞行动”,放飞3只红隼。为守护苍鹭栖息地,他多方奔走,筹集3.75万元,在苍鹭岛修建700多米绿色围栏,打造全封闭繁殖屏障,还贴心建造观鸟亭。此外,他踊跃参与“冬衣冬帽送温暖”、助力乡村图书馆建设等活动,捐赠书籍与衣物,用行动诠释公益精神。

陈连杰,女,汉族,1971年4月生,群众,梨树县巧姐手工编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8年,陈连杰成立合作社,开展传统手工艺技能培训,帮助100余名社员提升草编技艺水平,培养专业讲师3名、工艺师15名。为带动合作社的产品打开销路,她进行市场调研,参加各类展销活动16场,带动社员年均增收1万元。为帮助农村妇女就业,她引入羊绒大衣加工项目,组织专项技能培训,帮助50余名妇女实现技能转型,带动两年内人均增收5000元。此外,陈连杰积极组织村民开展舞蹈、秧歌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巧妙融入政策宣讲、文明倡导等元素,有效推动移风易俗,着力培育文明乡风。

王兵,男,汉族,1978年1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新天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大队长。他是一名退伍军人,2008年,在电视上看到汶川地震的报道后,他毫不犹豫奔赴救援一线,28天里,他在余震废墟中搬运物资、搭建安置点,还化身“临时爸爸”守护受灾女孩。在公司,他是工友身边的“万能大哥”,作为工会干事,他将37位家中有特殊情况的职工信息记在心中,谁家老人需要照料、哪个孩子等着交学费,他都记得一清二楚。他常说,“生活就像一件衣服,顺的时候要穿得板正,破的时候得有人缝补。”为让长期出差职工安心工作,王兵坚持2年风雨无阻,每周上门为他瘫痪的父亲做家务,替工友悉心陪伴老人。公司筹建图书馆时,他捐出自己的130册藏书并写下暖心推荐语。没有什么惊天壮举,王兵日复一日用一件件暖心小事温暖着身边人的心。

战丽,女,汉族,1984年3月生,群众,伊通满族自治县黄岭子镇满族中心小学校教师。2008年以来,战丽积极发动社会公益资源,投身公益事业,以赤诚之心扎根乡村教育。2018年,她携手益路公益发起“种子计划”,设立“种子基金”,通过资金资助、心灵陪伴与社会实践,7年来累计为乡村儿童发放奖学金7万余元,捐赠爱心包裹500余件,文具书籍3000余件,为20名学生每人每月提供130元的营养餐。战丽带领志愿者走访58名乡村儿童,了解其生活与心理状况,为200余个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10次。经过她连续3年多的关怀,乡村儿童小于从内向沉默走向自信开朗,学习成绩也显著提升。为圆乡村儿童“走出大山看世界”的梦想,3年来,战丽协调公益组织,带领300余名乡村儿童及家长游学20余次,带领他们开阔视野。她曾获四平市“教学新秀”称号。

曲雷,男,汉族,1978年5月生,中共党员,四平市铁东区平东街道东晟社区工作人员。曲雷是一名退役军人,2019年,他成为社区工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治理问题,他用真心服务居民、解决难题,是居民信赖的“贴心人”。曲雷是四平市红十字海上虎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经常积极参加关爱空巢老人、环境保护和无偿献血等各类公益活动,累计献血4300毫升。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曲雷了解到捐献骨髓能挽救生命,立即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2024年底,他接到配型成功通知后,没有丝毫犹豫便同意捐献。2025年3月4日,曲雷历经171分钟的漫长采集,成功捐献267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作为吉林省第190位、四平市第12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面对旁人的称赞与敬佩,曲雷只是朴实地说道:“我当过兵,知道责任的分量。我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挽救了一个家庭。”

纪博怀,男,汉族,1967年7月生,群众,四平市铁东区四马路街道曙光社区居民、吉林省博怀足康保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纪氏修脚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将现代医学知识同传统修脚技艺相融合,让非遗技艺得到创新传承。他为失业人员、残疾人免费培训修脚技艺,毫无保留地耐心传授技艺,每名学员需要培训约720个学时才能“出师”,已累计帮助50余名学员成功创业就业,学员就业后仍继续无偿持续提供帮助。他热心公益,2022年起,每年定期带领员工到四平市晚晴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机构免费为老年人做足部康复护理,此外,他积极参加社区爱心捐赠、关爱环卫工人、慰问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等公益活动,累计捐赠爱心善款5.7万元。他曾获四平市“五一劳动奖章”。

牟繁,女,汉族,1980年8月生,中共党员,四平市铁西区英雄街道拥军社区居民、名扬烤肉店经理。作为餐饮从业者,她在诚信经营之余热心公益,2017年起,每年春节,牟繁都会精心策划、用心筹备,为那些坚守在城市各个角落的环卫工人准备一顿免费且丰盛的年夜饭;她经常到四平市儿童福利院、四平盲童学校、社区、宠物救助站等地开展慰问捐赠公益活动,先后为困境家庭学生、低保失能老人等捐款30余次;自2006年起,牟繁每年为本地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锻炼沟通协调能力,在支付报酬之余,还提供免费的工作餐和交通补贴,贴心的关怀让学生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姐姐”,累计帮助4000余名学生改善生活条件,锻炼实践能力。

见义勇为类

李荣昌,男,汉族,1971年1月生,中共党员,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麻醉一科主任。2024年10月1日,李荣昌在华信游泳馆游泳时,发现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不慎溺水。他迅速将老人从游泳池中托救至岸边。此时,老人已失去意识,嘴唇发紫,心跳和呼吸骤停,情况极为危急。李荣昌立即对老人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并大声呼喊周围人群散开,以确保空气流通,为老人营造有利的急救环境。在争分夺秒的紧张救援过程中,经过连续四轮心肺复苏的紧急施救,老人突然猛咳出一口水,随后呼吸与心跳逐渐恢复正常,意识也开始初步恢复。在120救护车抵达后,李荣昌向出诊医生详细讲述了救治过程,为后续的医疗处置提供重要依据,协助将老人移送至救护车,前往医院继续治疗。事后老人及家人来到医院,为李荣昌送上“起死回生 终生感谢”的锦旗和感谢信。2025年2月,李荣昌的义举被四平市见义勇为办公室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曾获“四平市第八届青年科技奖”“四平名医”等荣誉。

杨俊禄,男,汉族,1981年10月生,群众,四平市铁东区七马路街道鑫荣社区居民。何万起,男,汉族,1965年5月生,群众,四平市铁东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环卫工人。2024年10月24日15时,家住铁东区税务小区2号楼3单元4楼的杨女士临时下楼,将2岁外孙球球独自留在家中。球球好奇爬上窗台,不慎从四楼滑落,身体卡在三楼防盗窗边缘,双手抓住防盗栏悬在半空,途经此处的杨俊禄看到这一危险的场景,毫不犹豫跑步冲向楼体,抓住排水管与空调外机支架,便沿外墙向上攀爬,凭借强健体魄和灵活身手,90秒便攀至三楼靠近孩子。在孩子即将脱力的危急时刻,杨俊禄单手扣紧窗沿,另一只手臂稳稳托住孩子腰腹。此时,环卫工人何万起闻讯赶来,借一楼防盗窗迅速攀至二楼,与上方杨俊禄上下呼应,双脚勾住窗框,探出大半个身体,双手托住孩子腋下,在两人的默契配合和群众协助下,将孩子安全转移至室内。杨女士激动地感谢两人,他们只说“孩子没事就好”。确认孩子安全后,杨俊禄默默整理被刮破的衣袖悄然离开,何万起拾起扫帚继续工作。2024年11月,杨俊禄和何万起的义举被四平市见义勇为办公室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

诚实守信类

周红艳,女,满族,1970年5月生,中共党员,双辽市福泽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红艳在广告行业深耕二十载,始终坚守诚信原则。2022年,在为一家食品企业宣传推广新糕点时,企业提出的宣传思路有些夸大产品营养价值,周红艳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条文和典型案例向企业负责人普法,并带领团队深入挖掘产品真实优势,量身定制宣传方案,广告投放后,产品销量稳步增长,企业也被周红艳坚持的诚信理念折服。2023年,周红艳与一家服装企业达成合作,但合作的印刷厂设备突发故障,为能够按照合同约定日期完成,她与印刷厂沟通抢修,并协调其他印刷厂支援,与团队驻守生产现场,严把质量关,连夜奋战,确保按时交付宣传物料,保障合作企业利益。20年来,周红艳积累200余个营销案例,用“守诺如金、践诺于行、以信为帆”的行业新风,擦亮守信经营的底色。

庄严,男,汉族,1990年6月生,中共党员,伊通满族自治县景台镇小村庄酒业总经理。2016年,庄严返乡创业,投身酿酒行业,立志将家乡“土特产”化作“金招牌”。从原料采购到包装,他严格把关,坚信“诚信经营是企业生命线”。庄严坚持产品必须经过质检,赋予“土酒”健康品质认证;面对经销商反馈产品包装在运输中易损坏,庄严迅速进行改进并承担费用,用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守信经营赢得长期合作;收购原料时,遇到粮价下跌,仍信守合同,不压价、不克扣。庄严始终不忘带乡亲致富初心,将酒糟免费赠送给养殖户,经常走访慰问村里的留守儿童、困难家庭,企业员工遇到困难时他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庄严守信践诺,以真心回馈乡亲,以行动传递温暖,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敬业奉献类

程春艳,女,汉族,1976年9月生,中共党员,四平市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副主任。程春艳在烈士陵园工作20余年,收集整理英烈事迹资料300余份,完善校对1.5万余条烈士信息,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宣讲100余次,培训志愿讲解员160名,用默默坚守传承英烈精神。她坚持不懈、千方百计为烈士寻亲,认真搜寻资料,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联络各地,在中央电视台《等着我》等官方媒体平台上传烈士信息等方式,多方比对核实,已为1000余名烈士找到亲人。让烈士“归队入园”是以程春艳为首的陵园职工的共同的心愿,历经多年努力,2019年将马仁兴烈士的遗骨从其河北老家迁入四平烈士陵园。程春艳带领职工进村入户,寻访知情人,查找散葬烈士信息,经过细致摸底排查和信息采集整理,已将732具散葬烈士遗骸迁入烈士陵园,让散葬英烈“归队”。曾获四平市“优秀社区志愿者”称号。

张亮,男,汉族,1974年9月生,中共党员,沈阳铁路公安局长春公安处四平东站派出所民警。2012年京哈高铁哈大段开通之际,面对桥涵交错、治安复杂的42.151公里高铁线路,他主动申请从离家更近的四平站派出所调至警力紧缺的四平东站派出所。他刻苦钻研高铁线路安防知识,坚持昼夜巡查,逐座桥梁、逐处涵洞排查走访,将线路特征、隐患点位熟稔于心,累计巡查里程超2.8万公里,整治安全隐患问题1000余件,将隐患问题整理成巡查手册,练就情况“一口清”的过硬本领,成为同事们口中的线路“活地图”。2024年11月6日,长春公安处成立“张亮工作室”,组织青年民警向张亮全方位跟班学习。寒冬腊月里,他与同事深夜值守;春运高峰时,他带着徒弟反复确认沿线设施,用京哈高铁四平区段14年“零事故、零案件、零伤亡”的实绩诠释铁警担当,用平凡坚守铺就旅客平安归途。

赵丹丹,女,汉族,1980年8月生,民革党员,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她30年如一日致力于传承、发展和弘扬梨树二人转。为加强非遗传承保护,她带领剧团精心抢救、科学保护梨树二人转手抄文本1791部、老照片1000余张,搜集老艺人留传的滚珠八角手绢、衣帽等珍贵老物件20余件,《梨树二人转基功教程》《梨树二人转》等书籍10余册,恢复和创排传统剧目100余部。2014年,梨树二人转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推进非遗文化创新传承,她带领剧团开启抖音、快手直播,精心创排传统剧目,她带领剧院创排的二人转作品《双菊花》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她积极推行“二人转+”模式,累计创排红色文化、乡村振兴、文物保护、移风易俗等主题的现实题材作品130多部,年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50余场,深受观众喜爱。她说:“我深爱养育我的黑土地,传承梨树二人转是我矢志不渝的初心。”她曾获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邵生,男,汉族,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梨树县北夏家村党支部书记。2016年,邵生当选村书记后,满怀激情,决心为村民办实事、为乡村谋发展。他是乡村发展的“领路人”,直面村庄环境短板,带领村“两委”成员四处奔走,争取政策和资源支持,新建600平方米村部、2000平方米休闲文化广场、18.4公里柏油路,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他是乡村建设的“引凤人”,积极鼓励青年返乡创业。依托村集体经济的冷库资源,他构建了“合作社+集体经济”的分红模式,累计带动就业超过1000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1.5万元。他是村民心中的“贴心人”,2022年,暴雨引发灾害,邵生挺身而出,带领村民连续奋战72小时,新建排水沟600余米,有效解决了内涝隐患。面对特困供养户遭遇交通事故后的医疗困境,他积极与卫健部门和医院沟通,成功开通“先诊疗后付费”的绿色通道,并垫付医疗费用。在他的带领下,2023年北夏家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刘达,男,汉族,1998年7月生,共青团员,双辽市消防救援大队南运路消防站消防员。刘达发挥青年先锋作用,累计参与灭火救援行动826次,其中重大险情处置23次,成功营救群众137人。在2021年的“12.24”金秋小区居民楼火灾中,刘达顶着炙热火浪破拆入户,发现昏迷老人,他先后背着两位老人冲刺下六楼,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在2022年的“1.03”翰林名苑地下车库火灾中,面对连续爆炸的车辆和有毒浓烟,他3进火场更换空气呼吸器,最终扑灭威胁整栋居民楼的险情;在2022年“8.03”抗洪抢险中,作为潜水救援组组长,刘达连续36小时奋战在齐腰深的洪流中,带领队员搭建“人链”转移被困群众42人。一身火焰蓝,一生炙热滚烫,这位“95”后消防员用青春守护一方平安。曾先后三次被四平市消防救援支队授予个人嘉奖。

王迎霜,女,汉族,1973年4月生,群众,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教师。自1997年踏上教育岗位起,她已在教学一线默默奉献了28个春秋。她秉承“教书育人,服务学生”的使命,坚守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专属的学习目标与发展规划。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们在四平市学科特长生选拔赛、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以及“泉阳泉杯”第6届亚冬会志愿者电视英语大奖赛中屡获佳绩。她情系乡村教育,2008年到四平市铁西区巨峰二小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她满怀热忱,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赢得了学校师生的一致赞誉与深厚喜爱。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水平,2006年,在“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2024年,论文获“第九届全国基础教育质量论坛暨国家‘双减’课题成果一等奖”。

孝老爱亲类

陈柏华,女,汉族,1974年11月生,群众,双辽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环境卫生科副科长。陈柏华和丈夫结婚后一直和公婆居住在一起,29年间她在平凡的生活中用行动诠释孝道。2019年,陈柏华的公公因心肌梗塞接受了支架手术;2020年,公公心脏病突发,婆婆则因小脑萎缩与脑梗塞双双住院。面对接踵而至的困境,她与丈夫日夜陪护,无微不至地照料。在婆婆卧床期间,大小便失禁的情况时有发生,陈柏华始终耐心清理,毫无怨言。每日为老人擦拭身体、按摩,精心准备一日三餐,陪同婆婆做康复训练。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半个月后公婆病情显著好转,同病房的人都为婆婆有这样孝顺的儿媳而羡慕,婆婆满脸自豪地说:“这是我儿媳妇,跟亲女儿一样!”。陈柏华以自己的行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