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首都高校新生“大思政课”巡演启动

摘要:“刚站起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邓稼先,但不能没有原子弹。”“如果让你再一次选择你的人生,你还是会义无反顾地用一辈子做一件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可你从不觉得这是牺牲。”在情景舞台剧《等待》中,伴随着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朗诵表演的“邓稼先”和其妻“许鹿希”的深情对话,为观众

新京报讯(记者徐彦琳)“刚站起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邓稼先,但不能没有原子弹。”“如果让你再一次选择你的人生,你还是会义无反顾地用一辈子做一件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可你从不觉得这是牺牲。”在情景舞台剧《等待》中,伴随着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朗诵表演的“邓稼先”和其妻“许鹿希”的深情对话,为观众展现了“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为国奉献的一生。也让现场观众不觉间为这场长达28年的“等待”湿了眼眶。

12月6日晚,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主办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强国复兴有我”首都高校新生教育主题“大思政课”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举行,也标志着该项活动的巡演正式启动。近1000名师生代表现场观看,20余万名2024级高校学生通过线上直播观看。

这堂搬上舞台的“大思政课”由30余所大中小学的300余名师生共同演绎。来自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的师生,以朗诵、舞蹈、歌曲、情景剧、戏曲等文艺表达方式,完整演绎了一堂高校青春“大课”。

演出包括“青春始发站”“青春加油站”“青春下一站”三个篇章。既包含舞蹈短剧《我们的课堂》、情景音乐短剧《让梦有方向》等节目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貌,也有情景舞台剧《等待》、情景合唱《有我》等节目勉励首都高校新生坚定理想、勇担时代使命。

中央戏剧学院师生表演情景音乐短剧《让梦有方向》。主办方供图

“那未来如何登场有我担当。”伴随着大合唱《有我》热烈激昂的旋律,和全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宣言,演出落下帷幕。

“大学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的想法,这些想法如何能在大学四年中实现?希望我们这个节目能为新生指引方向。”节目《让梦有方向》的演员、来自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表演班的于周源告诉记者,这个节目经过了3个月的筹备。“我希望我们的节目不仅仅是一个演出,更是一次和台下观众学生们的交流。如果我们的节目真的能够帮助到大学生们找到自己未来人生的方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来自广州的中国人民大学大一新生王骏逸在观看演出后提到,看完表演之后很受鼓舞。“像节目中演的一样,我们作为新生刚刚入学,在大学学业、人际关系方面都遇到了一些挑战。思政课上告诉我们未来既可以留在首都,也可以回到家乡;教我们要放手去拼、大胆去闯,一定能够将自己的青春书写在首都的大地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石璧君表示,将“思政课”搬上舞台,让观众更有沉浸式的体验。“我们在剧场里去看舞台上的同学们用表演的形式讲述自己的故事,传达青年学子应该有的担当。新颖的形式让大学生们更乐于接受,更好地将思政课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这堂“大思政课”同时也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成果的集中展示。2023年,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创新实施“‘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建立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书香行等7大机制,行动计划实施至今已统筹百余家文博场馆、文艺院团和数十家文化产业园区等优势资源,扎实开展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播、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等25个项目、65项实践活动。覆盖首都26所高校30余万名师生,线上传播量达4亿余次,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有力支撑。

首场主题“大思政课”已于今年11月13日在房山区良乡大学城举办。下一步,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将以巡演为契机,组织学校将活动成果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升育人实效。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吴兴发

来源:上上默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