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以来,彭泽县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数字检察统一部署,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深度应用为抓手,推动法律监督从“个案办理”向“类案治理”转变。截至今年4月21日,该院已运用最高检模型平台模型19个,初筛案件线索93条,成案37件,数字检察工作呈现多点突
检察官在数字检察办公室研究运行法律监督模型。摄影丨通讯员姚卫东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朱雪军通讯员樊晚卉)2024年以来,彭泽县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数字检察统一部署,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深度应用为抓手,推动法律监督从“个案办理”向“类案治理”转变。截至今年4月21日,该院已运用最高检模型平台模型19个,初筛案件线索93条,成案37件,数字检察工作呈现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聚焦模型应用,构建智慧监督新引擎。该院紧扣“四大检察”业务需求,建立“模型筛选+人工核查+专项监督”办案机制,精准运用最高检发布的文物遗产保护、破产企业执行、侦查审判违法监督、国家司法救助等19个监督模型,组建由检察官、技术骨干、行政人员组成的数字办案专班,取得明显成效。
如2024年8月,该院运用江西省赣州市餐饮行政处罚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精准发现相关执法机关同(类)案不同罚、小过重罚等监督线索。针对执法机关对销售不合格且货值12元豆芽的违法事实,作出罚款1万元的不当决定,该院向县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及时整改。
强化数据穿透,激活社会治理新动能。该院注重从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延伸,针对模型筛查发现的社区矫正对象违规外出等问题,向县主管单位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建立涉企矫正对象请销假弹性工作机制,并联合县主管单位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对象警示教育。在办理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某请假出行脱管监督案中,检察官通过社区矫正对象名单、请销假情况、手机定位的穿透式对比分析,发现社区矫正对象超出请假时间后返回监管地,导致脱管线索。成案后,督促县主管单位开展专项整顿,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对象请销假制度,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监督效果。
深化机制创新,打造数字办案新方式。建立“周调度、月研判、季评估”推进机制,制定《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数据使用和管理制度》,明确专班人员、数据专管员、数据保密、运用等工作规范。在社区矫正领域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违法立体化监督模式,通过比对公安机关行政处罚数据及社区矫正对象名单,发现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违规酒驾3人。在全市检察机关有关推进会上作大会,该院作了交流发言。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