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五一”小长假,宜宾再次展现出消费市场的强劲活力:实现商品和服务消费金额36.16亿元,同比增长9.10%。其中,2025 年宜宾市第一批五个消费新标地之一的冠英古街二期以6.75万人次客流量和1.05 亿元销售额领跑榜单。
今年“五一”小长假,宜宾再次展现出消费市场的强劲活力:实现商品和服务消费金额36.16亿元,同比增长9.10%。其中,2025 年宜宾市第一批五个消费新标地之一的冠英古街二期以6.75万人次客流量和1.05 亿元销售额领跑榜单。
在摩肩接踵的冠英街二期,开业4个月、入选2025年宜宾市第一批“小而美”消费新场景的宜宾燃面研究所,以五天超10万元的营收,成了小吃类最靓的那个仔。
店长余文豪“五一”当天工作了14个小时,小店收入17600元,达到预期,他预测过两天收入会更高。
事实如他所料。二日收入22372元、三日收入23371元,均超过今年春节期间最高单日收入22000元。
如此佳绩有章可循,首先便是地理和属性优势。央视秋晚举办地的名头令宜宾这两年频频出圈,而冠英街成了游客必打卡之处。在最红的三江口,做最宜宾的“燃面”,这是燃面研究所的独有红利。
特意营造的消费新场景值得一提。宜宾燃面研究所绝不仅仅是个简单的“面馆”,余文豪介绍,他们的店铺设计来自北京团队;店里的做旧老物件专程从上海定做;深度挖掘燃面的历史、特点,文字和图片都非常考究,很容易吸引人走进去一看究竟、一尝究竟。来自贵阳的谭女士笑言他们一家三口就是被这里古色古香的外观吸引,然后进店吃燃面尝凉糕。
第三是品控和创新。燃面研究所的食材保证“真材实料”,燃面炒料配方是从业22年的老师傅亲手熬制。针对五一特别推出两个套餐:“三味烟火”套餐含燃面、京酱面、排骨面、蔬菜汤,售价19.9元;“面面俱到”套餐含燃面、生椒牛肉面、炖鸡竹荪面、蔬菜汤,售价24.9元。两个套餐均包含了深受游客喜欢的几个单品,有辣的不辣的,很适合家庭或者想多尝点味道的外地游客。而且,吸取前期经营的经验,燃面研究所在菜单设计上特别增加用几根小辣椒来做“辣”度说明,食客扫码点单时也有微辣、中辣、特辣等多种选择。
第四是产品矩阵的延伸。店里除了18种面条(抄手、水粉、宽面),还有13种小吃;除了堂食,还有极具地域特色的伴手礼,客人吃完了会顺手买点礼盒燃面、芽菜带走,甚至有重庆、上海的客人多次回购,也能带来不少营收。
第五是定价。相比冠英街同类店铺,燃面研究所一两7元起的价格接近于街边小面馆,每次来都点二两牛肉面的贾永军老人就认为“不贵”。
余文豪还有很多打算。已经落地的是二楼的文化场景重构,将传统面食制作升级为“非遗技艺展演+沉浸式体验”,游客可参与燃面制作。五月二日下午迎来第一批客人,五组家庭在此开启关于燃面之旅。
余方带着5岁的女儿参加,很满意1个多小时的体验。余方认为,看宣传片、听讲解,亲手揉面、煮面、制作配料,让她和孩子对燃面这一宜宾小吃名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解以后更信任了,以后会再来这里吃面,也会推荐给朋友”。
“每月做吃面比赛的直播,研发更多口味的清汤面,增加伴手礼种类,联动其他商家开发‘美食+文旅’线路......”燃面研究所希望,在假期之外的平常日子,这些措施能进一步释放宜宾本地人的消费潜力。
“五一”期间,入选“乐购宜宾·焕然宜新”2025宜宾市消费新场景的第一批20个“小而美”消费新场景绝大多数交出斐然战绩,共实现销售额181.96万,同比增长 16.24%,宜宾市商务局着力引导的扩大服务消费,打造高品质服务消费场景,丰富城乡服务消费路径初见成效,在“小场景”里做出了“大文章”。
纵观现在的消费市场,已经从流量争夺”转向“体验深耕”。以燃面研究所为样本,可以发现,“小而美”本质是“专而精”,通过文化赋能提升附加值,以体验创新延长消费链条,用产品推陈出新保持新鲜感,这样才能让收益与热度相匹配,平台流量红利带来“叫好又叫座”。
4月29日的宜宾市提振消费大会上提出,要“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这样的目标之下,每个特色场景找到自己的生存坐标,每份政策红利转化为消费动能,就能真正实现“小场景”撬动“大消费”的乘数效应。
来源:多彩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