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渭南市委举办“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示范宣讲活动分享回顾(第一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17:29 2

摘要:4月28日,共青团渭南市委、渭南市青年联合会共同举办“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示范宣讲暨青年演说会。来自全市各基层团组织的团干部、团员青年代表共4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青春盛会。

4月28日,共青团渭南市委、渭南市青年联合会共同举办“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示范宣讲暨青年演说会。来自全市各基层团组织的团干部、团员青年代表共4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青春盛会。

本期让我们与团团一起

重温农业领域青年的精彩演讲

《以农业科技之力 助乡村振兴之梦》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渭南农科院的张伯虎,可不是唐伯虎呦,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农业科研过程中,与苹果相伴的故事。

说到苹果,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苹果砸向牛顿有了万有引力,苹果之于乔布斯,是科技服务于人类,苹果于我而言,则是一份沉甸甸、甜蜜蜜的事业。然而,对很多农村家庭来说,苹果可能是他们全部的收入来源。“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是对苹果营养价值最好的肯定。

其实啊,我国苹果栽培历史非常久远,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只不过啊,那时还都是“绵苹果”。如今,我国苹果产业经过40年多年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你可以想象,全球每两个苹果中就有一个产自中国。2022年习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曾说过:“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作为渭南人请为自己骄傲一下,因为我们的苹果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枚小小的苹果,居然成为了农民的丰收致富“金果果”。

时间回到13年前,我背着行囊从安徽来到了陕西,来到渭南,来到了白水苹果试验站,师从赵政阳教授。那天,我第一次见到了苹果树,很兴奋地和苹果合了个影,后来我慢慢觉得驻站做科研的枯燥且辛苦,但导师跟我说,现在的条件可比以前好多了,我们建站创业时,在偏僻的果园里只有两间破房子,白天栽树,晚上围着火炉做笔记写规划,那时才叫苦。当我看到令人尊敬的教授们像农民一样扑下身子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站在高梯上,作为年轻人我又怎甘落后,就这样我跟着导师的步伐一点一点地学习理论和实践,我想这种点滴的言传身教其实就是科研精神的最好传承。

回想以前,苹果育种的经历最让我难忘,过程艰辛而又漫长,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不断接力和坚持才能选出理想的好品种。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杂交授粉时的小心翼翼和期待杂交苗破土而出的急切心情;更清晰的记得我们辛苦培育的几万株杂交苗却选不出好一个好优系时的绝望,但那是导师说过最多的话是:“我们一定要选出自育的国字号品种,要替代红富士。就这样我们咬着牙坚持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苹果育种工作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瑞阳、瑞雪、瑞香红等热门品种相继问世。这些品种给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亩增收2万元的目标,现在这些品种已推广了近60万亩,群众们都由衷的感叹“苹果种三瑞,效益翻一倍”。

如今,作为了一名农业科研人员,服务乡村产业的发展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打铁还需自身硬,十几年来,我一直扎根基层一线,开展试验研究,创新栽培技术,培养过硬本领。2019年,在蒲城县刘付庄村的苹果园我开始了第一次产业帮扶,送品种、送苗木、送技术,天天到地头给果农讲解技术经验,用了3年的时间,那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原本已经亏钱的果园,也实现了亩效益1万元的水平。为了惠及更多群众,我们还积极探索院校、院企合作模式,共建基层技术服务体系,每年培养了近百名农技人才和职业农民。他们像一颗颗种子,把先进的种植技术播撒在秦东大地。看着我们的成果能帮助产业健康发展,看着果农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看着村庄变得越来越富裕,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这一路走来,我深刻领悟到了科技创新就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金钥匙。我学会了,像苹果扎根大地一样的坚定信念,保持为民服务的初心;我也学会了像前辈们一样不怕吃苦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永不放弃;我更学会了像苹果育种一样的睿智,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做有用的科研,推动产业技术不断进步。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十三载岁月如梭,我早已把渭南当做我的第二故乡,推进渭南农业强市建设,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光荣。我们的梦想就是让苹果更甜、农民更富、农村更美。新时代、新梦想、新征程,让我们以科技创新之力,点燃青春之火,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渭南青年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