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户口迁回获批那天,我抱着老宅基地证哭了一宿!”2025年5月1日,在浙江台州开民宿的王莉成了“全村头条”。这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正式生效,明确四类“城里人”可回村建房。王莉的丈夫是农村户口,她凭结婚证和村集体同意书,把户口从杭州迁回老家,老宅翻新后民宿
“户口迁回获批那天,我抱着老宅基地证哭了一宿!”2025年5月1日,在浙江台州开民宿的王莉成了“全村头条”。这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正式生效,明确四类“城里人”可回村建房。王莉的丈夫是农村户口,她凭结婚证和村集体同意书,把户口从杭州迁回老家,老宅翻新后民宿订单排到国庆。这场“户口逆袭”背后,藏着无数人渴望返乡的执念。
第一类“返乡特权”属于“被城市拒绝”的大学生。河北围场县的刘明浩2023年从北京高校毕业,没找到稳定工作,户口还挂在人才市场集体户。5月1日新规落地,他带着毕业证和未就业证明回村,村委会三天内走完审批流程,给他批了宅基地建电商仓库。“我要把乡亲们的土豆、山货卖到全国!”他直播时展示的规划图上,仓库旁还留着养老房的位置。
第二类是“城乡联姻”家庭。王莉的民宿能开张,全靠政策“开后门”——她虽是城镇户口,但丈夫家宅基地使用权完整,且村里三分之二村民签字同意。最绝的是,她用宅基地证申请了农村创业贷款,银行当场批了50万。如今民宿墙上挂着两本证:红本本是宅基地确权证,绿本本是营业执照,成了城里游客眼里的“网红打卡点”。
第三类是“进城不离土”的农民。四川绵阳的李大强在成都当货车司机,老家宅基地一直空着。新规要求“房屋未倒塌”才能确权,他连夜请假回村修缮老屋,还装了智能安防。5月15日,他拿着宅基地证和承包地合同,成功申请到村里的“返乡养老房”名额,计划年底把父母接回村。
第四类是“离乡不离权”的务工者。山东菏泽的退伍兵张国栋,2018年退役后户口留在县城。他凭退伍证和村集体证明,不仅迁回户口,还分到流转的5亩地种阳光玫瑰葡萄。“一亩地补贴3000块,县里还派农技员教剪枝!”他指着葡萄架下的直播间说,明年打算让战友们也回来干。
当城市内卷撞上政策松绑,四类人正用宅基地证、退伍证、毕业证、结婚证,敲开返乡的大门。王莉的民宿墙上贴着游客留言:“原来回村不是认输,是换个战场赢。”——这场始于5月1日的户口逆袭,或许正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来源:信息智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