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茂业天地一家理发店门口上演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一名男子在店门口吵闹不休,引得过往顾客纷纷驻足围观,理发店正常营业秩序被严重扰乱。
近日,茂业天地一家理发店门口上演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一名男子在店门口吵闹不休,引得过往顾客纷纷驻足围观,理发店正常营业秩序被严重扰乱。
无奈之下,店员只好报警求助。
太原市王村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情绪激动的男子立刻向民警诉说事情原委。
原来,该男子经营着一家摩托车售卖店,与他发生冲突的另一方当事人曾在其店内工作,如今就职于这家理发店。
双方矛盾的导火索是数万元的欠款。
男子称,多次催讨欠款无果后,矛盾进一步激化。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欠款未还,对方还伙同他人在网上编造不实信息,对他进行口头辱骂,甚至做出侮辱性动作,这才致使他情绪失控,前来理发店讨要说法。
然而,另一方当事人却对男子的说法予以否认,坚称双方的债务问题早已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这究竟是怎样一笔复杂的债务纠纷,竟要闹到法院判决?
据吵闹男子讲述,对方曾以租代购一辆摩托车,后续因无力偿还欠款,他出于好心帮忙垫付了后续款项。
但没想到,这笔钱自此有去无回。
对于为何不还钱,另一方当事人解释称,他是与租赁公司签订的合同,即便存在欠款,也是他与租赁公司之间的事,和男子并无关联。
至于男子垫付的两万元,双方其实已经解决。
因为那辆摩托车他已让男子再次售卖,所得车款用于偿还债务,所以男子再为此事纠缠毫无道理。
了解事情全貌后,民警现场对双方展开调解工作。
在民警耐心劝解下,另一方当事人当场向男子道歉,并承诺删除网上相关视频,消除不良影响。
而男子也表示,后续会通过司法途径继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一场因债务而起的纠纷,从私下追讨演变成当街对峙,看似是金钱矛盾,实则暴露了当事人在处理纠纷时的法治意识缺失。
当双方各执一词、矛盾激化,唯有法律能理清是非曲直。
男子冲动之下扰乱公共秩序,不仅未能有效解决问题,还可能让自己陷入法律风险;另一方当事人即便认为债务已了结,网络造谣、辱骂等行为同样逾越了法律红线。
民警的调解只是矛盾的暂时缓和,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争议才是正道。
这起事件提醒我们,在遇到纠纷时,保持理性、善用法律武器才是维护权益的正确方式。
任何试图通过极端手段施压的行为,都可能让简单的矛盾复杂化。唯有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实现矛盾化解、社会和谐。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