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开坤:笔下的自然风神「精微之境:具象绘画研究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18:31 2

摘要:赵开坤的画,四季分明,春有柳树梨花,夏有溪山幽谷,秋有孤葵兀立,冬有长白老林。他仿佛将天下的景色拧成一片天际下的盘谷。开坤的绘画受长白山的滋养尤深。长白老林的高树将他的笔磨炼得风姿信然。那长杆挺拔,向空中的高处攀援;尽梢处,细枝婆娑。油画的用笔囿于料材的迟滞,

“精微之境:具象绘画研究展”

是遵循艺术史写作方式的研究性展览,

并非一味突显传统,或沉迷于传统之中,

其目的是通过对传统的溯源与梳理,

展现绘画语言随着时代更迭产生的变化,

以及语言表达的品质与深度,

最重要的主旨是,

为未来艺术语言的发展提供营养、探寻方向!

赵开坤

ZHAO KAIKUN

参展艺术家

EXHIBITING ARTISTS

《长白晚秋》

布面油彩

120×80cm×2

2001

《长白残雪》

布面油彩

150×80cm

2009

《大雪有痕》

布面油彩

80×100cm

《春节》

布面油彩

90×150cm×3

《冬天的残葵》

布面油彩

80×100cm

《冬日》

布面油彩

80×100cm

《瑞雪》

布面油彩

40×60cm

2007

《雪霁柴扉》

布面油彩

65×80cm

2004

《银装素裹》

布面油彩

80×100cm

2006

《松桦林》

布面油彩

150×110cm

2007

《长白岳桦林》

布面油彩

150×110cm

2007

《长白幽谷听绿》

布面油彩

150×100cm×3

2014

《沂山槐花谷》

布面油彩

100×80cm×2

2011

《沂山槐花谷》

局部

《向日葵》

布面油彩

155×110cm×2

2010

《向日葵》

局部

《金葵》

布面油彩

110×155cm

2009

《漓江岸边》

布面油彩

80×70cm×2

2013

赵开坤的画,四季分明,春有柳树梨花,夏有溪山幽谷,秋有孤葵兀立,冬有长白老林。他仿佛将天下的景色拧成一片天际下的盘谷。开坤的绘画受长白山的滋养尤深。长白老林的高树将他的笔磨炼得风姿信然。那长杆挺拔,向空中的高处攀援;尽梢处,细枝婆娑。油画的用笔囿于料材的迟滞,难以水墨般自由挥洒。但开坤的笔却不尽自由,挥洒横出,既见树形,又现风神。那空中常有流云,在其极白处,枝桠惊蛇般穿梭。枝桠之下,浓重的松影却似波涛,在长林中抚掠,似有雷声滚过。他的柳树梨花却又是另一番景象,那柳一缕一叶都乘着风,飘在拂面的绿息之中。接地处,往往有一条长路或一围篱墙向纵深延展,更显惠风之象。一杆笔该硬处如钢,该柔时若风,如此天地万物一例相看,却又风姿信然,心亦吐纳,是开坤绘画最令众人羡羡然之处。

——许江(中国油画学会会长)

赵开坤

(1954 - 2016),河南濮阳人。1978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吉林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吉林省高级专家。

“精微之境:当代具象绘画研究展”以“尽精微,致广大”为核心理念与学术指向,探索具象绘画在艺术表达上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探寻具象绘画和社会、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

“尽精微”,在这里,不仅是指向对细节的精细描绘,更是一种对绘画语言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要求艺术家在描绘外在形象的同时,更要捕捉到形象背后的精神和情感;“致广大”则是指通过这种精微的表达,追求绘画语言的极致和谐,达到一种超越具体形象的艺术境界,将观者引入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深邃的精神世界。

在当下,数字艺术、抽象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盛行的今天,具象绘画依然有其生命力,尤其是在中国的艺术土壤,仍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次展览按照艺术史的脉络选取当代具象绘画作品,展现了老中青几代艺术家在追求“尽精微,致广大”这一艺术境界上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能够以当代文化与艺术史的角度推动对当代具象绘画的学术研究,促进艺术创作的深入发展,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一次具有学术品位的艺术体验,去感受具象绘画中蕴藏的精神内涵与无限可能。

精微之境:具象绘画研究展

Subtle Realm

Figurative Painting Research Exhibition

展览时间|Exhibition time

2025.06.07-2025.06.17

展览地址 | Address

云上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联合策展 | Co-curator

当代油画

龙吟雅风美术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北京龙吟雅风视觉艺术中心

现场直播 | Live broadcastr

龙吟读画

来源:当代油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