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新能源重卡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达2.83万辆,同比激增160%,市场渗透率较2021年提升超20倍。然而,续航焦虑与补能效率低下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新能源重卡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达2.83万辆,同比激增160%,市场渗透率较2021年提升超20倍。然而,续航焦虑与补能效率低下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徽中科智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中科智充)凭借自主研发的大功率超充技术及跨桩并充技术,为行业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重卡电动化进程加速
自"十二五"规划以来,国家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支持,特别是针对占交通领域碳排放量近50%的重卡行业,通过财政补贴、路权优先等组合拳推动电动化转型。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推动下,423kWh大容量电池组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天行系列等产品已实现800公里超长续航。但传统充电设施功率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重卡日均运营效率降低30%以上。
中科智充创新超充方案破解行业痛点
针对重卡"充电难、充电慢、故障率高、损耗大"的行业难题,中科智充推出行业领先的智能重卡充电解决方案。可以针对不同重卡充电站的充电需求,灵活配置240kW/320KW/360KW/400KIW直流充电桩、600-1600kW直流充电堆、600kW/800KW充电堆液冷终端等产品,支持双枪同时输出,跨桩/跨终端双枪并充实现高功率输出,动态柔性分配每个枪的输出功率,大幅缩短充电时间,显著提升车辆运营效率。其600-1600kW直流充电堆采用多模块级联技术,配合自主研发的动态功率分配系统,可实现双枪跨桩并充,单桩最大输出功率较传统设备提升3倍。在实测中,搭载液冷终端的800kW超充设备,可将重卡充电时间缩短至半小时以内,较常规设备效率提升50%。
"我们首创的'跨桩并充'技术,成功突破多车协同充电的技术壁垒。"中科智充运营负责人表示。该方案通过智能热管理系统和多重安全防护设计,确保设备在-30℃至60℃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已在国内30余个物流枢纽、港口码头实现规模化应用。
七大行业唯一铸就技术护城河
依托中科院和浙江大学双技术赋能体系,中科智充已构建完整技术矩阵:拥有行业唯一的"液冷超充+V2G+光储充+虚拟电厂+微电网"五位一体能源解决方案;创下充电设备连续6年零故障的可靠性纪录;持有包括液冷超充、车网互动、全功率智能调度等在内的多项核心专利。其产品不仅获得CQC、IATF16949、欧盟CE三重认证,更成为工信部副部长专项视察指导的标杆案例。
市场拓展方面,中科智充已建成覆盖全国核心城市及干线公路的超充网络,服务场景涵盖矿山运输、公铁联运等八大领域。据公司披露,其兆瓦级超充方案已投入商用,将充电效率提升30%,为新能源重卡全面普及注入新动能。
专家指出,随着重卡电动化渗透率突破临界点,高效补能基础设施将成为行业竞争主战场。中科智充通过技术创新打破补能瓶颈,不仅推动运输行业绿色转型,更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未来,该公司将持续深化"车-桩-网"协同发展,助力我国交通领域"双碳"目标加速实现。
【关于中科智充】
作为充电桩十大品牌技术榜首企业,中科智充由中科院博士和浙大博导团队领衔创立,是新能源企业中唯一上榜福布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初创百强榜单的企业,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七大行业唯一"技术优势,持续引领大功率超充技术革新,其解决方案已获新华社、中国新闻联播等权威媒体专题报道,成为推动新能源重卡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