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庙镇横河村有682户、2700口人,辖9个自然村,总面积7.12平方公里。近年来,该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突出党建引领,坚持以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自治,探索出一条“支部强、产业兴、服务好、治理优”的乡村振兴之路。2021年获评河北省和美乡村、唐山市
白庙镇横河村有682户、2700口人,辖9个自然村,总面积7.12平方公里。近年来,该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突出党建引领,坚持以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自治,探索出一条“支部强、产业兴、服务好、治理优”的乡村振兴之路。2021年获评河北省和美乡村、唐山市优秀党组织;2022年获评唐山市党建示范点;2023年获评唐山市A级党组织。2025年横河村“四议两公开”相关做法引起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
强化党建领航,厚植基层治理根基
该村把党支部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多管齐下、靶向发力,发挥其破解乡村治理、推动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建好班子。着力选拔年富力强、懂经济、会管理、能领富致富的年轻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配强“两委”班子,班子年龄平均38岁。加强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教育培养,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二是筑牢阵地。加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妇女之家、图书阅览室等共享资源作用,投入180万元建成廉政文化长廊、党建广场等,高标准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站,完善民调、文娱等功能区,为群众提供议事活动场所。三是创新模式。创新“党建+治理”模式,将全村划分为9个微网格,实行“支部书记+‘两委’干部+网格员”包联机制,全力做好矛盾调解、森林防火、道路硬化、河道治理等民生实事。创新“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模式,整合护林员、乡贤等力量组建“红色管家”队伍,开展服务活动,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村内事务中来。
推动产业振兴,激发基层治理动能
该村以特色党建品牌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80万元,较2020年增长3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属地乡镇平均水平。一是探索支部领办合作社做强板栗产业。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村集体牵头成立林果合作社,规模化种植有机板栗2000亩,带动120户村民户均增收2.6万元,板栗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铁杆庄稼”。二是依托企业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充分发挥毗邻河北津西钢铁集团的区位优势,推行“支部引领、服务津西、村企联建”模式,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鼓励村民大力发展机械维修等配套产业,多措并举增加群众收入。二产产值占比提升至65%,初步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共赢”。三是突出特色发展三产等相关产业。零成本对接市场需求,以获评省级妇女之家、入选全国妇联基层调研点为契机,依托党员活动室开展手工绢花技能培训,与天津企业合作开发订单式手工艺品,带动村内妇女发展手工业年均增收10万元。
精塑公共服务,丰富基层治理内涵
该村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一是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体系。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主线,以建设高标准综合服务站为契机,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将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集中办理,变“多次办理”为“一次办结”。二是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村内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先后投资50万元,硬化横河至黑洼道路8500平方米;投资54万元,安装200盏路灯;投资21万元,修建足球场,为群众日常出行和文化活动提供丰富的活动场所,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三是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采取“聘用保洁+志愿服务+网格管理”管理办法,全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质增效。目前,全村家门口统一配置垃圾桶,累计清理垃圾8.6万立方米,栽植花卉、树木1000余棵,绘制文化墙300余平米,全村80%的家庭达到生态庭院标准,无公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8.15%。
引导全民参与,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该村积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准确把握群众诉求,深化乡村治理,涵养文明乡风,推动基层治理关口前移,开辟了一条符合横河村村情特色的乡村治理道路。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年度计划和《横河村村规民约》《横河村村民议事制度》《横河村红白理事制度》等规章制度,强化基层自治制度保障。坚持把抓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作为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先手棋,全面推行以“四步决策法”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议事程序,实行村内所有重大事项,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保障村民行使权利,促进村务决策公平公正公开。二是开展法治宣传。构建“线上+线下”双轨普法体系,通过“法律专家讲堂+每日广播普法”模式,引导村民尊法守法。今年以来,开展法治宣讲活动1次,帮助群众依法解决问题10余个。实施“两委干部包片宣讲+特殊群体上门服务”机制,针对老年、残疾等群体,普及各项业务办理指南,提供政策送上门、帮办、代办的贴心服务。三是涵养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成立红白理事会,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纳入新修订的《横河村规民约二十四条》条款,年均规范婚丧事宜30余场,每年为群众节约开支20余万元。组织村内妇女党员代表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围绕全村74位空巢老人和11位独居老人,常态化开展送医送药等活动,送去村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