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声援巴基斯坦后,普京给莫迪打电话声援,给了印度动手胆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18:38 2

摘要:在中国声援巴基斯坦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却突然致电印度总统莫迪,普京先是就印控克什米尔恐袭向莫迪表达哀悼,之后承诺全力支持印度反恐,强调要将凶手"绳之以法",更关键的是,普京还表示,即便中俄走得很近,俄罗斯也不会在中印间"选边站"。

在中国声援巴基斯坦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却突然致电印度总统莫迪,普京先是就印控克什米尔恐袭向莫迪表达哀悼,之后承诺全力支持印度反恐,强调要将凶手"绳之以法",更关键的是,普京还表示,即便中俄走得很近,俄罗斯也不会在中印间"选边站"。

然而让人疑惑的是,就在普京与莫迪通电话前,莫迪才刚拒绝了去莫斯科参加俄罗斯的胜利日阅兵邀请,甚至连印度的国防部长都没去,普京态度的转变,也让不少人开始怀疑俄罗斯到底要在这次冲突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那么,俄罗斯为什么突然下场支持印度?俄罗斯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实际上,印度突然关闸,挑动的不只是水,更是南亚脆弱的神经,根据六十多年前的条约,奇纳布河的水主要是巴基斯坦的,印度只能有限使用,并且不能影响下游。

可现在印度突然不按规矩来了,下游巴基斯坦的农业命脉,尤其是旁遮普这个大粮仓,立刻面临断水危机,甚至河道见底的速度,比巴基斯坦的怒火烧得还快。

因此,面对这种近乎掐脖子的行为,巴基斯坦的反应也异常激烈,“水资源战争”的帽子直接扣了过去,更狠的是,伊斯兰堡公开警告,要是本土遭袭或者水源被切断,那巴基斯坦将不惜一切代价反击,核武器也在选项之内。

巴基斯坦这就等于把底牌亮出来了:别逼我,逼急了大家一起玩完。

就在印巴剑拔弩张的时候,北京和莫斯科也没闲着,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赶紧见了巴方新总统和总理,双方重申了中巴“铁哥们”关系,北京明确表态,力挺巴基斯坦维护主权安全,还呼吁好好查查最近那些搅局的恐袭。

中国的这份支持,对压力山大的巴基斯坦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并且,中国的行为也说明白了,中国不希望自家周边乱起来,谁想借南亚搞事牵制中国,门儿都没有,中国出来斡旋,既是大国责任,也是自身利益需要。

而另一边,克里姆林宫也给新德里去了电话,按印度方面的说法,普京对印控克什米尔的恐袭表示“深切哀悼”,还代表俄罗斯“全力支持”印度反恐,必须把凶手和幕后黑手揪出来。

普京甚至拍胸脯保证,俄印“特权”战略伙伴关系铁得很,不受外界影响,还要继续加深。

俄罗斯这话听着,像是给印度打气,暗示虽然中俄走得近,但俄罗斯在南亚这块不打算只站一边。

可外界也有点担心:俄罗斯这么一“力挺”,会不会让本来就有点冲动的印度更觉得自己行了,甚至误判形势,以为可以放手干了?

并且,有意思的是,在普京这通电话前不久,莫迪刚找借口拒了去莫斯科参加胜利日阅兵的邀请,甚至连国防部长都没去。

饶是如此,普京还是“欣然接受”了莫迪年内访问印度的邀请,看来在西方围堵下,拉住印度这个地区大块头,对俄罗斯确实很重要,这也给了莫迪在国际上更多闪转腾挪的空间。

各国下真家伙

各方的动作虚虚实实,信号复杂得很,因此,莫迪这时候请普京来,心思不简单,一方面,他肯定是想拉外援,万一真打起来防止印度被孤立,另一方面,他也想趁机巩固和俄罗斯的军火买卖,给自家军队升级加点料,顺便也探探普京在南亚问题上到底什么态度。

不过,也有人分析觉得,普京对印度的支持,眼下更多还是口头上的,真金白银的援助和具体行动计划还没看见,这种姿态,说白了就是留有余地,灵活性很大。

而且,巴基斯坦这边也没闲着,一手抓外交斡旋,呼吁国际社会介入查恐袭,另一手抓军事准备,又是搞大规模军演,又是高调试射短程弹道导弹,摆明了“要打奉陪”的架势。

甚至还有小道消息说,印度空军的“阵风”想靠近边境,结果被巴基斯坦空军新到的歼-10CE给顶回去了,弄得灰头土脸,这消息真假先不论,但传递的意思很清楚:巴基斯坦不是软柿子。

巴基斯坦手里的家伙,特别是那一百多枚核弹头,足够让任何想动手的国家掂量掂量,新德里真要军事冒险,这些因素不能不考虑,印军也不是样样都占绝对上风。

印度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于是决定用截断水源的招数对付巴基斯坦。

并且实际上,印度这次断水,破坏力也不比直接开火小,如果不赶紧收手,巴基斯坦的农业、工业很快就得瘫痪一大片,印度这招够狠,近乎“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巴基斯坦除了核威慑这最后手段,也在拼命找国际社会帮忙。

国际上的态度现在很关键,中国在努力劝和,而其他大国怎么想、怎么动,都可能影响局势,但说到底,谈和的钥匙还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自己手里。

普京那番话,到底是让莫迪冷静下来,还是让他觉得机会来了,可以趁机“一劳永逸”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南亚的和平,现在真是悬得很,这根引信已经嘶嘶作响,会不会真炸,谁也说不准。

结语

俄罗斯近期对印度的战略拉拢,表面是巩固传统盟友关系,实则暗藏地缘政治算计,普京在克什米尔问题上高调站队印度,不仅是为牵制美国,更隐晦地打着"一箭双雕"的算盘——既想维持对印军火市场的垄断,又企图借印度之手测试中国武器的实战效能。

这种"隔山打牛"的策略着实精妙:通过武装印度,既能观察中国在高原边境的防御体系反应,又可评估歼-20、红旗导弹等装备的实际战力。

但莫斯科或许忘了,中俄"背靠背"关系经不起这般试探,中国军工早已实现自主创新,不是苏联时代的仿制品,更不需要通过代理人战争来证明实力,若俄罗斯真存此念,恐怕最终会搬起印度这块"试金石",砸了自己的战略信誉。

来源:青史难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