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利用数字化资源,深入挖掘数智教育体系中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精神元素。例如,在算法发展历程中数学家们努力解决复杂问题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从大数据分析应用为社会治理和便民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中体现技术向善的伦理要求;以技术使用不当和失范带来的
在数智时代推动青年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
■杜成斌 韩博渊
■要利用数字化资源,深入挖掘数智教育体系中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精神元素。例如,在算法发展历程中数学家们努力解决复杂问题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从大数据分析应用为社会治理和便民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中体现技术向善的伦理要求;以技术使用不当和失范带来的不良后果启发青年应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精神生活是指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后,为了追求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思想、情感、文娱、社交、信仰等多个层面的满足或体验,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智时代,要重视青年精神生活,利用数智技术和资源培养青年精神品格、充实青年精神生活、提升青年精神境界、实现青年精神生活富裕,从而推动青年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
用好数智技术,培养青年精神品格
在数智时代,青年的日常生活高度依赖网络,社交媒体、人工智能、数字文化产品等新兴事物为培养青年精神品格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手段。
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在数智时代,社交媒体平台是青年获取信息、交流互动、观察学习的重要渠道。各大媒体和自媒体应创作和传播积极向上、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选取正面人物或事件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交媒体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符合青年信息接收习惯的传播符号和载体,吸引青年关注社会问题,在话题互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社会责任的理解。除此之外,社交媒体还可以通过支持或发起公益项目、志愿服务,在实践锻炼中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
发挥人工智能效能,锻炼青年思维能力。人工智能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一场深刻的思维变革。青年是使用人工智能的重要群体,双方在持续互动过程中不断提升彼此的熟悉度,既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升级,又培养了青年思维能力。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为青年提供庞大的知识信息组合,激发创新思维;利用人工智能模拟各种复杂的问题情境和辩论场景,促使青年深度思考,锻炼批判思维;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思维评估工具,帮助青年不断调整和优化思维方式。
借助数字文化产品,增强青年文化自信。近年来,文化和科技融合催生的数字文化产品持续精彩绽放: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利用专业的数字动画和特效软件将哪吒故事进行数字化创新演绎;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借助计算机编程、3D建模等手段展示中华文化精髓……这些优秀的数字文化产品增强了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要注重数字文化产品的品牌建设,加强文化企业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开发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数字文化产品,以其独特魅力与强大影响力,潜移默化提升青年的文化自信。
开发虚拟场域,充实青年精神生活
由数智技术构建起来的数字化空间环境即虚拟场域,凭借其独特优势日渐成为广大青年社交、学习和生活的新场域,并日益成为他们获取精神资源的新阵地。
构建虚拟社交社区,构筑真挚开放的精神家园。数智技术为青年进行社会交往、扩展社会关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途径。要熟知当代青年网络社交行为“圈层化”“趣缘化”的新特征,利用数智技术建立主题多样的虚拟社交社区,营造良好的网络社区环境,包容引领青年网络亚文化,使青年拥有可靠的、有趣的文化社区和交往空间,增强青年用户的体验感和参与度,让青年在虚拟社交中充实内心世界,获得情感支持和共鸣,在轻松愉快的社交氛围中感受关怀和包容。
打造虚拟文化场馆,雕琢底蕴深厚的精神宝库。打造虚拟文化场馆是创新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路径。要根据青年的审美认知、接受习惯,提炼虚拟场域中文化传播的内容、方式,吸引青年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赏和感知珍贵文物、先进科技、宝贵艺术等。依托现实文化场馆,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发具备高度沉浸感的虚拟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等虚拟文化场馆,为青年发展提供精神宝库。
创设虚拟学习空间,探索深邃广阔的精神世界。数智技术的发展巧妙地解决了传统的学习空间受制于教育资源和时间地域的困境。要紧紧把握青年学习特征,使实体和虚拟学习空间相融合,在图书馆等青年常去的学习场所扩展学习资源,营造包括生活、学术和实践在内的虚拟学习情境;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入AI角色,充当青年在虚实融合学习空间中的引路人;还可以接入虚拟实验室等极具功能性的个性教学时空,打造功能丰富的虚拟学习空间。
开展常态教育,提升青年精神境界
需以优化教育内容为基石,以创新教育方式为驱动,以加强教育管理为保障,三管齐下形成适应数智时代需求的常态教育模式,有效提升青年的精神境界。
优化数智教育内容,融入精神培育元素。在数智时代,青年教育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要利用数字化资源,深入挖掘数智教育体系中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精神元素。例如,在算法发展历程中数学家们努力解决复杂问题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从大数据分析应用为社会治理和便民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中体现技术向善的伦理要求;以技术使用不当和失范带来的不良后果启发青年应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创新数智教育方式,激发青年自我成长。数智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重塑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人为中心,协同智能”的学习范式是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高校、社会各方力量,实现教育资源免费或有偿开放,让青年根据自己的需求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虚拟仿真学习环境为青年提供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情境,能极大地提升学习兴趣与自主参与度。此外,智能评价系统能够及时给予青年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反馈,激发青年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加强数智教育管理,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数智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数据泄露等风险,破坏青年精神成长的良好环境。为此,要建立健全数智教育管理制度,出台一系列涵盖数智教育产品研发、运营的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筑牢制度根基;开发数智教育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运用,加强对数智教育资源、过程的管理和审核,确保数智教育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加强社会各界之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青年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做好资源分配,实现青年精神生活富裕
通过优化媒体资源、教育资源、文化资源的合理分配,全方位、精准化为青年提供丰富且优质的精神滋养,助力其实现精神生活富裕。
抓稳媒体资源分配,搭建连接精神生活富裕的精神桥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强大的舆论引导功能,然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与虚假信息的泛滥,容易导致青年认知混乱,过度使用媒体还会导致青年精神依赖。因而,要根据青年精神成长的目标和需求,对现有青年常用媒体资源的覆盖范围、影响力进行全面盘点和科学分析,从而合理规划、调配和使用各种媒体资源,在青年使用频率最高的视频类媒体中,加大对青年精神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引导青年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抓实教育资源分配,铺就通往精神生活富裕的精神阶梯。当前,教育资源地域、校际不平衡的现状依旧显著且复杂,成为部分青年追求精神富裕的掣肘,而数智技术能够凭借其强大的信息传播与整合能力,精准高效地传送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为此,要鼓励教育科技领域的创新,改善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鼓励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大对薄弱地区、特殊群体等无障碍教育资源的开发;完善教育资源分配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评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现资源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推荐,提高资源的匹配度和覆盖度。
抓牢文化资源分配,孕育引领精神生活富裕的精神沃土。文化资源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元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涵特质,源源不断地为青年输送养分,为其实现精神富裕奠定坚实根基。因此,要做好文化资源分配工作,根据不同年龄段、社会背景、地域的青年群体在文化栏目的浏览历史、参与活动等数据,借助数据分析、智能算法实现对青年文化需求的精准适配,从而使文化资源的分配更具针对性、个性化与高效率。与此同时,建立综合性的青年文化资源平台,提高文化资源的普及率和利用率,为实现青年精神生活富裕厚植精神沃土。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