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福州广播电视台,采访小组成员深入了解媒体机构的辉煌历程与发展脉络,借鉴学习福州媒体在守正创新等方面的做法与好经验。大家通过参与媒体融合研讨会,与福州同行分享经验,了解如何通过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将家乡风貌、文化活动、美食美景精准推送给目标受众的有效做法,实
近日,福建援疆福州分指挥部开展“山海和鸣·榕奇同心”系列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从文化、科技、教育多维度助力奇台发展。
寻找福州的奇台故事
奇台县融媒体中心采编播团队与本土作家组成采访小组在福建开展“山海和鸣·榕奇同心——奇台人眼中的福州”交往交流交融活动。
此次活动通过加强媒体互动交流、推介奇台美景美食、实地探访闽都文化等形式,展现榕奇两地交流与合作的丰硕成果,搭建起榕奇文化交流的新桥梁。
在福州广播电视台,采访小组成员深入了解媒体机构的辉煌历程与发展脉络,借鉴学习福州媒体在守正创新等方面的做法与好经验。大家通过参与媒体融合研讨会,与福州同行分享经验,了解如何通过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将家乡风貌、文化活动、美食美景精准推送给目标受众的有效做法,实现传播效能提升。
在福州日报社,采访小组实地考察融媒体指挥中心的建设情况,并观看了由该中心制作的福州市形象宣传片及多部爆款作品,深刻感受到现代媒体技术的专业与高效。奇台主播马翠还化身推介官走进好物福州直播间,与福州主播一起向全国网友递出"奇台名片",倾情推介了奇台的优质特产和江布拉克旅游资源。
在福州,奇台美食已成为不少市民的就餐新选择。采访小组实地探访了两家“福州·奇台面馆”,记录面馆以新疆美食为纽带、架起两地美食文化桥梁的故事;采访小组还联系了在福州生活、学习的奇台学子。
此次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奇台采访小组收获满满,不仅带回福建媒体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还汲取了闽都文化的深厚滋养。
奇台学子在福州点亮科技梦
奇台县二中教育集团师生23名赴榕开展“祖国情·中华行—山海和鸣·榕奇同心”“科技筑梦点亮未来”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此次活动是一次开阔眼界、品味人文科技的成长之旅,更是一堂别开生面、行走的“大思政课”。
奇台师生们走进福州闽侯荆溪关口小学,在户外飞行场地开展为期4天航空航天科技课程学习。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有开幕式飞行表演、航空航天创客空间参观、《航空航天第一课》讲座、无人机飞行训练、“飞天梦”科普航模课程等,增强了学生们科技强国意识与爱国情怀,在他们心中播下“中国梦、飞行梦”的种子。
在福州科技馆,奇台师生们深度体验海洋探索、航天航空、数字时代展厅等七大主题展厅,丰富的互动体验项目,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看、可触、可操作的具象场景,同学们在沉浸式学习中了解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体验中国创新力量,厚植科技报国理想信念。
活动期间,奇台师生们还走进结对共建学校福州八中、闽侯荆溪关口小学、闽侯实验中学和福建理工大学,开展实地参观、科普体验活动及“手拉手”融情实践活动。
奇台县二中教育集团副校长安成表示:“此次科学实践活动,对学校科学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有着积极推动作用。我们希望福建优质的科技资源更多地惠及到边疆学校,助推奇台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
“AI+文旅”
奇台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组织奇台县非遗传承人、文旅企业负责人和文旅基层管理人员等20名文旅系统代表,前往福建省开展“山海和鸣·榕奇同心”2025年“AI赋能·云游未来”智慧文旅交往交流交融活动。
奇台文旅系统代表走进福州市文化馆,围绕数字化智慧文化馆建设进行参观,实地探访了艺术共享空间、大众美育空间以及“智慧楼宇”系统、慕课研习空间等区域和设施,对这里的数字化智慧场馆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奇台县文旅局一行线下体验了福州运用前沿技术打造的非遗数字生态系统。该系统依托数字魔墙、AR体验、全息投影等现代化展陈技术,营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沉浸式观展体验,并实现了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大数据运用与多维立体展示,彰显了福州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创新理念与实践突破。
活动期间,福州和奇台两地文旅系统从业者开展了交流座谈,分享在数字文旅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特别是对数字技术赋能非遗活化、智慧化管理促进人才培育等双方共同关注的内容交换了意见。此外,大家还集中围绕非遗文创产品开发进行探讨,对今后怎样更好地挖掘榕奇两地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文创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展开思考和畅想。
此次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不仅是闽奇两地文化旅游发展协作的生动缩影,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