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官网关闭,风波背后的企业家困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6 18:56 2

摘要:5 月 6 日上午,当消费者习惯性打开胖东来商贸集团官网时,赫然发现页面显示 "已关闭" 状态,所有内容被清空。这个被称作 "中国零售业标杆" 的企业官网突然消失,恰似一记重锤,砸在刚刚经历 "五一" 舆情风暴的胖东来身上。工作人员给出的 "临时维护升级" 解

5 月 6 日上午,当消费者习惯性打开胖东来商贸集团官网时,赫然发现页面显示 "已关闭" 状态,所有内容被清空。这个被称作 "中国零售业标杆" 的企业官网突然消失,恰似一记重锤,砸在刚刚经历 "五一" 舆情风暴的胖东来身上。工作人员给出的 "临时维护升级" 解释,在创始人于东来 "若不能惩治造谣者就关闭企业" 的悲愤宣言映照下,显得意味深长。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始于 4 月。玉石领域网红博主 "柴怼怼" 在短视频平台连续发布视频,指控胖东来 "用低成本玉石牟取暴利",更直接贬损其产品质量。在流量推波助澜下,"百元玉石卖万元" 的惊悚标题迅速点燃舆论,即便市场监管部门随后公布的检查数据显示:胖东来和田玉商品平均毛利率不超过 20%,仍难阻质疑声浪。

面对汹涌舆情,胖东来展现出罕见的强硬姿态。从 4 月 8 日发布侵权声明,到 4 月 25 日正式立案起诉,再到 5 月 3 日平台对 "柴怼怼" 账号实施禁言,企业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的每一步都掷地有声。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于东来的个人表态 —— 这位以 "利他主义" 著称的企业家,在社交平台连发十余条动态,既邀请质疑者实地考察,又发出 "若不能惩治造谣就关闭企业" 的悲壮宣言。

这场看似寻常的商业纠纷,实则折射出中国良心企业家的生存困境。当胖东来用透明化运营打破 "无商不奸" 的成见,用远低于行业水平的毛利率经营珠宝业务时,反倒在流量经济中沦为被攻击的标靶。玉石领域本就存在认知鸿沟,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材质差异,这给部分自媒体制造了断章取义的便利。正如市场监管部门的检查结果显示:被抽查的 13 件商品进货手续齐全,明码标价规范,但专业领域的复杂现实在传播过程中被简化为 "暴利骗局"。

于东来 "做一个有良心的企业家比较难" 的感慨,道出了理想主义经营者的集体困境。当企业坚持高成本运营模式 —— 高于行业水平的员工薪酬、严苛的产品筛选标准、透明的价格体系 —— 这些本该成为竞争优势的要素,在遭遇恶意解读时反而成为弱点。就像胖东来关闭官网的举动,既可能是技术升级的常规操作,也可能暗含暂时退出舆论场的无奈。

这场风波暴露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悖论:越是透明开放的企业,越容易陷入 "解释困境"。胖东来邀请质疑者实地考察的举措,延续了其 "打开门做生意" 的一贯作风,但玉石鉴定的专业门槛、商业数据的复杂维度,在短视频传播中往往被消解为非黑即白的对立叙事。当企业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应对不实指控时,其创新发展的动能难免被削弱。

官网关闭事件或许只是企业发展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它掀起的涟漪值得深思。在流量至上的传播环境中,如何建立更科学的舆情应对机制?当专业领域遭遇大众误读时,怎样搭建有效沟通桥梁?这些问题不仅关乎胖东来的未来,更是所有追求长期价值的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于东来在风波中展现的坚守与挣扎,恰是中国企业家在商业文明进阶路上必经的淬炼。


来源:小佳聊生活那些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