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记难下笔?这些写作小技巧值得收藏 | 干货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22:31 2

摘要:教育日记,也可以叫教育随笔,也即坚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读记录下来。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作的源泉。”

民小编说

教育日记能够帮助教师实现教育智慧的累积、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教学境界的跨越。教育日记的丰富价值体现在何处?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有哪些写作技巧可以更好地完成教育日记?一起来看这位老师的分享——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专业写作,这是优秀教师的必备能力。提升教师写作能力,可以从简单的教育日记开始。

什么是教育日记

教育日记,也可以叫教育随笔,也即坚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读记录下来。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作的源泉。”

所以,教育日记的内容其实很广泛,可以记录学生的成长变化,发现规律;也可以记录教师本身的教育行为,帮助自我生长;还可以记录校园的多彩生活,给人生留下永恒的美好回忆。

教师写作的问题

没有时间写。一线教师每天都面临着繁琐的教学任务,有时即使有写作的愿望,却没有写作的时间。

不敢轻易写。很多老师认为自己不懂写作技巧,或者认为自己文字表达能力欠佳,从而不敢写作。其实,好文笔是练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教育日记,只要敢于写,就有慢慢写好的可能。

不知怎么写。由于写作过程中缺少专业的指导和及时的反馈,以至于有些教师在写作中常常处于自学和茫然的状态。

不能持续写。教育日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立竿见影。所以有的老师会难以坚持下去。

为什么要写教育日记

留下人生痕迹。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经历中,上了无数的课,遇到过无数的学生,一定有觉得惊喜的时候。但是如果当时不写出来,一切都会转瞬即逝。写教育日记的意义就是给教育教学生涯留下痕迹,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回首往事时,能看到自己走过的足迹。教育日记也为教师提供了表达自我的途径,成为情感慰藉处,让我们在面临困惑和挑战的时候能增加一份坚韧的力量。教育日记,写下来是生命痕迹,连起来是教育人生,留下来就是精神财富。

促进教育反思。“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在写教育日记的时候,就是把自己走过的路进行复盘的过程,进而调整自己的行动。在写作中不断思考,也会引导教师善于省察,懂得摆脱繁琐无效的教育重复,修正前进的方向,让教育生活有变化、有新意、有创造。

构思和撰写教育日记也是促进自我思考的过程,不断地推敲文字、论证的过程,就是让教师的思维更加条理化、逻辑化、系统化、深入化的过程,把单纯的叙述升华为理性思考。

提升专业成长。教育日记能够让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学习、弥补、完善。比如,当我们因为要写作而去查找资料、去专题化阅读、去钻研精进的过程,就是一个专业成长的过程。老师从实践探索走向反思研究、走向专业发展、实践改进,再到理论创生,这一过程的关键就是专业写作。

实现专业传播。李吉林老师曾说过:“没有文章,思想就行不远。倘若你只能上课,成不了教育家,就是一百节课一千节课也不行,一定要有理论构建,要有著述,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教师写作,写教育日记,就是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传播、让自己的专业得到认可的方式之一。当教师的教育思想对他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帮助时,也会让自己感受到职业的价值和意义。

怎样写教育日记

随时随地写。一线教师工作繁多,最好的办法就是只要有想法有时间就可以马上记录。今天上了一堂成功的课,我是怎样完成的?今天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我是怎么解决的?遇到一个难以跨越的挫折,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每天的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事,都是教育日记可以记录的素材。

有主题地写。教育日记最忌讳的是记录流水账。应当挑选印象最深刻的,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并且能持续深入研究的写作点,聚焦一个主题进行写作。这样重点更突出、中心更明确。有了主题的日记就像有线的风筝,把教师向外张望的目光转向内观,打开自我心灵的开关,审视自我,把日记变成内在需求的表达。

有新意地写。教育日记不能简单地重复昨天的故事,写过的内容需要有新的思考,遇见的事情需要有新的进步。千篇一律的记录不仅对教育教学没有意义,也会成为传播专业思想的障碍。有新内容、新观点、新思考的办法,就是有新意地写,不断地阅读,更新教育日记的“源头活水”。

有毅力地写。写教育日记重在坚持。要想形成教育智慧,想有更深刻的成长,教育日记的写作就必须坚持下来。让自己的思考由简单记录走向生动叙述,由生动叙述到经验总结,再到理性思考,再到创造新生。这是一个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坚持的力量至关重要。

有提炼地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日记是“对一个较长时期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性分析的准备工作”。这里的“准备工作”,应当理解为是“成果”需要的“素材”。所以,教育日记写作前需要整理提炼。整理教育日记,就是把素材再次进行分析、提炼、运用的过程,也是深层次的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从而成为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有提炼地写,才能把教育日记变成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并且愈久弥香的精神财富。

写好教育日记,需要用善感的心,去感受教育生活的每一寸肌肤,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投入的态度,去认真对待教育的每一件小事,并持之以恒地记录思考。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兼善中学蔡家校区)

文章作者|吴小霞

封图来源|《中国教育报》通讯员 俞采华 摄

微信编辑|贾舒婷

①扫码订阅2025年《人民教育》杂志

来源:人民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