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静|暮春的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08:00 2

摘要:暮春的雨总爱在黎明时分造访。天还没亮,窗外哗啦哗啦的檐水声,恍惚间让我以为仍住在溪水边的老屋里。朦胧中似又听到檐角燕子的啁啾,与村口碾坊的磨盘声一唱一和。睁眼,细听,唯有密集的雨点叩击着窗外的玻璃。哦,谷雨到了,“好雨生百谷”。

暮春的雨

蒋静

暮春的雨总爱在黎明时分造访。天还没亮,窗外哗啦哗啦的檐水声,恍惚间让我以为仍住在溪水边的老屋里。朦胧中似又听到檐角燕子的啁啾,与村口碾坊的磨盘声一唱一和。睁眼,细听,唯有密集的雨点叩击着窗外的玻璃。哦,谷雨到了,“好雨生百谷”。

谷雨虽隶属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但在我的家乡临泽,春意却正浓。蜷曲的柳芽儿舒开身姿,娇嫩的花儿一树连着一树,完美印证了“句者毕出,萌者尽达”。花落、燕来,正是“承阳施惠”的时节。谷雨之名,既因雨水丰沛,亦因农人趁此时节播种谷物,将希望埋进温润的泥土。

记忆中的谷雨,不只是“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耕忙,更是有炊烟里榆钱麦饭的香味儿,裹着雨丝沁人心脾。

村西的老榆树经雨水濯洗,枝丫泛着清亮的光。天一放晴,我就催着奶奶去捋榆钱儿。奶奶笑着说:“昨儿一夜的风雨,让老榆树缓缓。”在我一遍遍的催促中,奶奶洗了一口大铁锅,又拾掇出木头条卯榫的蒸屉、白色的纱布,一起清洗挂晾起来,这才让我去取竹篮和袋子。

草木挂着雨滴,在阳光下舒展着身姿。路过三奶奶家的菜地,粉蝶和蜜蜂缠绕在梨树上翩跹,带雨的梨花在风里簌簌轻颤。三奶奶坐在地埂上,正把南瓜子裹在草木灰里。我问她为啥要这么做,她说:“让种子记住烟火的温度。”她的话我似懂非懂,我喊一句:“后晌给您送榆钱麦饭。”便奔向了老榆树。田垄里的麦苗已长出青涩的穗子,起伏间,让春天的风有了方向和形状。

我攀上老榆树中段,寻一个粗壮的枝干骑坐,把篮子挂在手能够到的地方。枝叶上残留的雨滴簌簌钻进衣领,凉意激得我一哆嗦。顾不上理会这些,先捋把榆钱塞进嘴里,清甜霎时漫过舌尖。然后才两手并用,左一下右一下大把大把地捋起榆钱来。奶奶站在树下仰头看着我,一边提醒我“骑稳了,小心些”。待我左右都再够不到榆钱,就滑下树来,把半篮榆钱倒在尼龙袋上,复又噌噌爬上了树。奶奶边择拣着榆钱边笑:“哪像个丫儿,机灵得像只猴。”新摘的榆钱嫩得能掐出水,落在篮里沙沙响,似春雨偷吻桃花瓣。

灶屋的泥地总带着潮气,柴火在炉灶间冒着浓烟。爷爷蹲在灶口添着玉米梗,亮起的火光映红了他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奶奶把淘洗干净的榆钱沥干,倒进搪瓷盆,掺三瓢加了玉米粉的麦粉,手指在青色的瓷盆里翻搅不停,直到案板上泛出清甜的草木香。

暮色漫过村子巷口时,炊烟与雨雾在老屋顶上缠绵。灶台上最后一丝蒸汽消散,榆钱麦饭的清香吸引着家人围入灶房。奶奶在炝好的葱花中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入热气腾腾的麦饭中,她边搅拌边念叨着:“榆钱榆钱,多粮多钱;榆钱榆钱,子孙康健;榆钱榆钱,团圆吉祥。”

家人捧着各自的碗蹴在角落里,咀嚼声里透出吃榆钱饭的满足。父亲就着咸菜咬开蒜头,忽然念起“青青榆荚新,白白麦饭香”,说这是古人吃榆钱饭时写的。

老屋檐角的狗尾巴草挂着水珠,褪色的燕窝里探出三个绒脑袋,老燕子衔着半片榆钱回来。母亲瞥见了,起身悄悄往燕巢边的屋檐上撒了把秕谷。

在这个属于“谷雨”的早上,当袅袅炊烟和榆钱麦饭的清香在我记忆里重现,我的眼眶不觉地湿润了。

(作者简介:蒋静,女,甘肃省临泽县人。作品见于《短篇小说》《散文诗》《莲池周刊》《甘肃日报》《兰州日报》《白银文学》“学习强国”等报刊及平台。曾获“国家卫健委诗歌散文大赛优秀奖”“金张掖文艺奖”“甘肃省陇上游美文三等奖”“枣乡文艺奖”。)

来源:金色甘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