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淄博市“春风行动”专项招聘活动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18场,释放就业岗位12.4万余个次,促成3.6万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这场历时三个多月的就业服务行动,既搭建起人岗精准对接的桥梁,更以场景化、精细化的服务模式,为民生就业注入强劲动能。
一组跃动的数字,彰显着民生服务的温度与担当。
2025年淄博市“春风行动”专项招聘活动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18场,释放就业岗位12.4万余个次,促成3.6万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这场历时三个多月的就业服务行动,既搭建起人岗精准对接的桥梁,更以场景化、精细化的服务模式,为民生就业注入强劲动能。
我市“春风行动”呈现哪些特点?取得哪些成效?全市总体就业形势如何?记者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各区县人力资源市场、企业、招聘会现场,通过数据和鲜活事例,探寻“春风行动”在激发市场活力、助力求职者和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线下广、线上忙
人工智能助力精准对接
“请问这个职位的主要职责包括哪些方面?”
“这个职位的薪资福利如何?”
“这是我的简历,恳请您予以考虑。”
…………
时间回溯至2月7日,淄博市“春风行动”启动仪式现场。
当天,新恒汇电子、卓创资讯、齐峰新材料等287家企业入场招贤,提供技术工程师、部门管理人员、金融财会、技术工人及生产操作工等各类岗位1096个,需求人数7312人,吸引来淄务工人员、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退役军人、军嫂等各类劳动者3.7万人次进场求职。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我市人社部门紧抓春节前后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和企业开工复产关键期,以“春风行动”为纽带,推出覆盖全域、部门联动、贯穿四级的系列专项活动,为全市劳动者与企业搭建“双向奔赴”的桥梁。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拓宽线下招聘服务覆盖面,在人流密集的大集、商超、广场、社区、车站等地举办“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并延伸至各个乡镇、街道,聚力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深度融合基层“就在淄博”人社服务项目和零工市场,聚焦“小规模、多频次、精匹配”,密集举办群众“家门口”的招聘对接活动,让“就业春风”吹进千家万户。
日前,临淄区齐都花园社区居民马巧在社区网格群看到零工招聘信息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往咨询。原本担心有年龄限制,但得知“齐享制帽”手工坊对退休人员开放后,她立即报了名。这种“家门口”的灵活就业模式让她重拾工作热情,“没想到我这个年纪还能找到工作,工作时间自由,劳动强度也合适。”马巧说。
“我们主要面向辖区宝妈和退休人员,提供80余个灵活就业岗位。”齐都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树栋介绍,“通过这种模式,居民增收、企业增产,社区慈善基金也注入了场地租金收入。”自零工专区设立以来,该社区已成功帮助150余名居民实现灵活就业。
淄博经开区打出就业服务“精准牌”,为应届毕业生量身打造“小而美”专场招聘会。在近日举办的核电央企专场活动中,不仅有企业HR现场“直播带岗”,更配套推出“技能证书培训大礼包”。最终,12名本地毕业生成功拿到央企“入场券”,实现了从校园到职场的华丽转身。这场靶向招聘,既解了企业“招工渴”,又圆了学子就业梦。
如何实现就业服务更智慧?淄川区设立数智化就业专区,引入数智化求职一体机,打造“刷脸”找工作新模式。
求职者张雪燕一直关注“淄川就业”小程序的招聘信息。3月份“乐淄淄”上线当天,她就体验了这个新功能,系统为她精准推荐了淄博晨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设计师岗位。通过平台,张雪燕快速联系企业并完成面试后,当月就顺利入职。她表示,这个工作不仅专业对口,还提供双休,工作地点离家也近。
全市人社部门亮新招、出实招,持续优化线上求职招聘对接服务,开展“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193场,供岗3.4万余个次。覆盖全市的常态化就业服务,“线上+线下”齐发力,不仅托举起千万家庭的幸福梦想,也蹚出一条具有淄博特色的就业促进之路。
搭平台、保用工
特色重点招聘如火如荼
4月27日,记者在沂源县南麻街道鲁阳社区“沂起富”工坊看到,十几名女工或裁剪或打包,各自忙着手头的活计。
家住鲁阳社区的崔进红今年44岁,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报名时她曾犹豫: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二者能同时兼顾吗?但工作后她发现,工坊老师手把手教授缝纫裁剪技术,简单易学且按件计酬,自己可以做完家务再去上班。
“现在每月能挣2000多元,虽然不多,但足够给孩子买学习用品、添新衣服。自己挣钱,感觉心里特别踏实!”崔进红说。
同样,在淄川区龙泉镇韩圣村的美圣眼睫毛厂,一群宝妈正在熟练地交验货品。“这活儿特别好上手,半天就能学会。”宋雪边验货边告诉记者。通过人社部门发布的“妈妈岗”招聘信息,她成为了一名假睫毛制作工,“每天送完孩子、做完家务就来工作,多劳多得,工资按批结算,赚生活费完全没问题。”
为帮助女性平衡家庭与工作,我市人社部门创新推出“妈妈岗”就业模式,通过岗位开发、平台搭建和服务保障,助力女性实现“家门口”弹性就业。
稳就业保民生,如何助力重点群体就业?我市人社部门联合工会、妇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单位,面向返乡来淄务工人员、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女性求职者等重点群体,有针对性地征集岗位需求,“定制”各具特色的专场招聘会。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后,全市开展女性专场招聘活动11场,服务女性求职者等各类群体8200余人次。
聚焦重大项目,多元化服务赋能产业升级。我市各级人社部门面向“四强”产业和20条重点产业链,集中开展岗位需求征集,及时更新发布招聘信息。同时,紧抓重点产业企业招工旺季和重大项目开工高峰,采用“校招+社招”双驱动模式,推动产业升级与人才引育协同推进。
从跨省协作到专场招聘,淄博以“绣花功夫”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民生温度。
“春风行动”期间,全市组织跨区域劳务协作,进一步拓宽企业用工渠道。“我们先后组织28家次用人单位赴重庆市彭水县、石柱县开展劳务协作对接活动,提供岗位需求超1000人次。”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强指导、优培训
全链融合服务提质增效
“春风行动”期间,无论是大型现场招聘会,还是小型对接洽谈会,均在招聘现场设立职业指导专区,为求职者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态调试、职业路径发展等多样化职业指导服务。
线上在直播间开设“职业指导微课堂”专栏,线下开展职业指导进社区活动,在基层为求职者“开门问诊”,并提供综合技能培训、人才服务等多样化服务,以职业“小门诊”助力就业大发展,实现岗位直达、政策直通、技能直授、服务直享的立体化、矩阵式服务效果。
此外,依托基层“就在淄博”人社服务项目,我市人社部门整合各类资源,推行“岗位推送+技能培训+创业服务+职业指导”深度融合模式,不断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此心安处是吾乡,民生背后是民心。
“凭‘颜小建’数字码,来药店买药可以打九折支付,算起来能省不少钱呢!药店还为我们设置了服务专区,可以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等,真是太贴心了。”日前,博山区美团外卖小哥车林在景泰成医药连锁店购药时说。在这座城市,作为“新市民”的车林除了享受购药折扣外,还能享受部分景区免门票、餐饮折扣等服务事项,这让他倍感暖心。
近年来,博山区聚焦农村务工人员“急难愁盼”,从“小切口”入手,努力把民生实事成果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实际行动,倾力打造的“颜小建”服务品牌,已成为博山区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探索尝试的缩影。
“春风行动”期间,暖意无处不在,民生格外凸显。今年一季度,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3亿元;发放“齐岗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1.45亿元,稳定就业岗位1900余个。
4月28日,沂源鑫悦桔梗加工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着刮皮、劈丝等作业。作为带头人的陈义冲,大学毕业后放弃国企稳定工作返乡创业,从召集十几名工人建立首个加工点起步,仅用7年时间就将企业发展成年产值1500万元的龙头企业,带动周边120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
“创业之初,沂源县人社部门通过提供创业指导、创业服务、创业培训支持企业发展。后来,又通过创业典型宣传扩大企业的影响力,让我们能安心地在家乡扎根发展。”陈义冲说。
从“输血”到“造血”,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支持返乡创业者,创业者为家乡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引领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又进一步带动更多劳动者在“家门口”就业。今年一季度,全市积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实现政策性扶持创业6502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年复一年,淄博大地的就业春风越吹越暖。2005年,我市首次与全国、山东省同步启动“春风行动”。如今,这场持续21年的温暖接力,已让“家门口就业”从愿景变为现实。
当下,随着新业态、新职业的涌现,“春风行动”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化,为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搭建更智能、更精准的对接桥梁,让就业春风真正吹进千家万户。(淄博日报记者董娜)
来源:淄博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