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当下,盐都正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擎,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
2025年,“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当下,盐都正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擎,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构建“引育留用”
从“新农人”到“兴农人”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对人才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高端化。近年来,我区积极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文章,力争培育更多有文化、有技术、有梦想、有情怀的“新农人”。
新时代需要“新农人”,新时代呼唤“新农人”。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江苏“新农人”联农带农创业富民案例选编》,潘黄街道新民村党总支副书记刘程媛入选。作为“一米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她首创认养种植模式,打造“一米认养草莓园”,组织草莓认养、阳台草莓种植DIY等活动,推广“盐都草莓”品牌的同时吸纳了21户种植户共享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
刘程媛不仅是“新农人”,更是“兴农人”。作为一名典型的“90后”大学生,刘程媛因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毅然放弃光鲜亮丽的播音主持前景,回乡从事大棚草莓栽种行业。“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我希望能尽我所能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带着这份信念与坚定,她成为乡亲们眼中“肯吃苦、爱学习、常钻大棚”的“新农人”。如今,刘程媛结合自身播音主持专业优势,承担起盐都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讲解工作,积极发展和推介“一村一品一主播”模式,为周边农户探索出一条可复制、有特色的致富道路。
目前,像刘程媛这样的“新农人”,我区共有257位,主要分布在林果、养殖、种业、加工、网播销售等领域。为给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我区深入开展“新农人”培育工作,出台“新农人”政策项目实施方案,通过“高层次新农人培育”“初创新农人补助”等项目,推动盐都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同时,成立新农人发展联合会,第一时间推动农业补贴、保险政策向“新农人”倾斜,以点带面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另外,我区还数次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区农干校等高校、部门,立足全区农村发展实际,根据新农人主要从事的行业类别和产业提供专业培训,引导新农人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大胆实践,增强创新求变、敢为善为的意识和本领。
科技创新驱动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强农”
摆脱靠天吃饭、实现旱涝保收,关键是要让实用、好用、管用的农业技术进村入户、落地生根。在盐都,草莓住上了“小高层”,无人机飞过农田……前沿科技正不断赋能古老产业。
3月16日至21日,第10届国际草莓大会在我区成功举办。在盐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智能大棚内,创新种植场景令人眼前一亮。草莓“住”在离地1米高的立体架床上,这种被称为“草莓别墅”的高架无土栽培模式已在盐城推广30多万平方米。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和EC值,小蜜蜂穿梭授粉,AI系统精准调控水肥,黄板、蓝板与瓢虫组成“生物防线”。该模式带动亩均节水50%、减药80%,实现节水、节肥、节药和省工目标,成为可持续农业典范。此外,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智能分选设备等全产业链环节的展示,也让人们看到科技在草莓产业种植到销售全过程中的强大赋能作用。
在盐都七星现代化农场,满载着农药的大疆T50无人机腾空而起,疾速向农田飞去,白色的雾化肥料如同一场春雪,精准、均匀地喷洒在每一株秧苗上。据悉,无人机每天可作业1000亩,精准度和效率大幅提升。后台智慧系统还实时监测病虫害预警、土地墒情、肥力分析等数据,让田间管理变得轻松高效。
科技赋能,智领未来。盐都正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稳步迈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产业融合升级
从“单一种植”到“全链增值”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日,记者走进台创园美青花卉基地温室大棚,只见五彩斑斓的蝴蝶兰正竞相绽放。工人们忙着采摘白色蝴蝶兰,打包后发往海外。据悉,因日本、韩国及欧美国家民众喜爱白色,所以这种白色蝴蝶兰在海外市场供不应求。同时,美青花卉还开通了线上销售,将10余个品种兰花销往全国。
美青花卉拥有2.5万平方米高标准玻璃温室,培育出了多种兰属花卉。从2018年成立之初的单一种植,发展为如今集组培育苗、成品花销售、切花出口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
从“单一种植”到“全链增值”,美青花卉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区域经济,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密码”。落户台创园李庄村后,该企业凭借产业优势,在用工、产业示范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为花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一季度,企业产值已超900万元,今年预计可产各类兰花种苗500万株,吸纳周边6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
从“颜值”到“产值”
盐都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支点
撬动区域经济的全面跃升
接下来
盐都将继续以创新为魂、以实干为笔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
书写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的时代答卷
来源:盐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