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8日,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宣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
4月28日,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宣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有重要影响力。RE100近期在官网中明确企业使用中国绿证不需要再提供额外证明。
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正式承认中国绿证(GEC)的环境属性唯一性。这场持续五年的“绿证互认拉锯战”,不仅改写全球绿色贸易规则,更让中国首次掌握碳中和赛道的规则制定权。
从“质疑”到“标杆”:中国绿证的五年突围战• 政策组合拳:2023年三部委联合发文确立绿证为“唯一环境属性凭证”,禁止同一电量重复申领绿证、绿电或CCER,核销系统实现权益自动注销。• 技术破局:上海试点区块链溯源,实现发电-交易-核销全链条透明可溯,数据颗粒度达到国际主流标准(如欧盟GOs)。• 交易量井喷:2025年中国绿证成交量突破1亿张,市场规模达300亿元,较2023年增长超20倍。• 价格触底反弹:绿证单价从10元飙升至25元,特斯拉上海工厂通过绿证采购实现“零碳汽车”溢价。
国际博弈:打破欧美绿证垄断• 规则反制:RE100技术标准5.0版明确“在中国必须核销当地绿证”,将GEC嵌入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 成本重构:中国新能源企业每年节省数亿元国际绿证认证费用,光伏组件出口碳足迹成本下降15%。
三重红利爆发:谁在瓜分万亿绿证市场?外贸企业:破解欧盟碳关税的“东方密码”• CBAM豁免通道:使用GEC的出口产品可抵扣50%碳关税,光伏组件、锂电池企业率先受益。• 供应链倒逼:苹果要求2030年供应链100%绿证覆盖,中国代工厂采购成本下降30%。
跨国巨头:重构全球采购版图• RE100成员行动:微软、谷歌等企业调整采购策略,中国绿证采购占比从5%提升至30%。• 区域价差套利:越南企业通过中越电网采购中国绿证,成本较欧盟GOs降低40%。
新兴赛道:绿氢、绿氨的“黄金入场券”• 绿电制氢:每公斤绿氢成本下降12元,内蒙古绿氢项目因绿证收益提前两年达产。• 碳金融创新:绿证+CCER组合交易模式浮现,某券商推出首支绿证衍生品基金。从被质疑到被认可,中国绿证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本土实践到国际标准的跨越,有力彰显了中国绿证在国际社会的权威性、认可度和影响力,将极大提振中国绿证消费的信心。
未来绿色竞争力也将带影响全球贸易格局,给双碳行业从业者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来源: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