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劳动创造未来,科技点亮生活”主题系列科普活动,从传统技艺到前沿科技,从动手实践到思想启迪,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之旅。活动包含科学实验秀和“华夏科技学堂”传统技艺体验,以及“礼赞科学家”主题活动等。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持
2025年“五一”假期
全国科技馆
以“为创新创造鼓与呼”为主题
推出系列科普盛宴
通过沉浸式展览、互动实验
创客工坊等形式
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
助力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生活
展现我国科技创新活力
据初步估计
全国科技馆
累计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
科技强国理念
在寓教于乐中深入人心
中国科技馆
“五一”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劳动创造未来,科技点亮生活”主题系列科普活动,从传统技艺到前沿科技,从动手实践到思想启迪,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之旅。活动包含科学实验秀和“华夏科技学堂”传统技艺体验,以及“礼赞科学家”主题活动等。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持续进行,展映14个国家50部科学影片。“AI星球奇遇记”人工智能科技体验展火热展出,观众排起长长队伍。线上特色科普节目《科学方法特训营创想说》解锁想法照进现实的通关密码,《北辰对话》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青春放飞”以“访谈+探展”的全新形式,深入青年群体,展示当代年轻人对于创新、对于科技、对于未来的积极态度。
“五一”假期,中国科技馆人头攒动,“AI星球奇遇记”人工智能科技体验展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中国科技馆供图)
北京科学中心
北京科学中心推出多项特色活动,以创新的互动体验吸引观众深度参与。北科学堂——“探险家体验营”以野外生存为情境,通过五天沉浸式科学探索,引导青少年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创新思维,锻炼跨学科实践能力。五天的活动中,50名青少年化身“探险家”,在五大生存任务中突破思维边界:在火源探索中,感悟人类与自然能量对话的智慧;在水源净化中,体会工程伦理与生态责任的统一;在庇护所搭建中,领悟结构美学与功能需求的平衡;在食物获取中,思考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在方位探索中,完成从知识应用到创新决策的学习体验。每个环节都以开放式问题为起点,鼓励动手实验、试错迭代与团队协作,真正实现“知识应用-思维突破-价值内化”的进阶。科学童萌是北京科学中心首个专为低龄儿童打造的科学教育项目。“五一”期间,主要开展了“探秘生命的密码”和“桥梁创想实验室”两个主题活动,吸引众多小朋友参加。
北京科学中心探险家体验营--火源探索。(北京科学中心供图)
天津科技馆
天津科技馆开展了别出心裁的科普活动,为公众带来了丰富的科技体验。开展机器人小舞台、高压放电等80场演示项目,放映天文科普影片30场,每场演示吸引超百人观看。微讲堂与科学秀活动精彩纷呈,开展“梵天之塔”“奇趣沉浮世界”等不同主题的微讲堂及科学表演10场,其中推出浮力、光的色彩2个新主题的微讲堂活动,和“空气嘭嘭嘭”“气流涡旋魔法秀”2个新的科学表演秀,约1000名观众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特色研学活动亮点突出。以“‘五一’研学奇遇记哪吒带你‘慧’科学”为主题的5期科技探索一日营,融合“哪吒”元素与科学知识,积极联动高校、科普教育专家,解锁无人机操控等技能。
天津科技馆科技辅导员为公众表演气流涡旋魔法秀现场。(天津科技馆供图)
山西省科技馆
山西省科技馆以“劳动创造文明”为主题,策划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科技探索之旅。从刀耕火种的农耕智慧、工业时代的机械赋能,到现代航天的星辰征途,再到Al时代的人工智能,用趣味互动和硬核科普,解锁劳动如何推动人类文明步步向前。活动现场亮点纷呈,人形机器人表演成为焦点,中国首款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亮相科技馆。这款机器人功能强大,曾在深圳乒乓球亚洲杯开幕式、北京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等重要场合崭露头角。此次在科技馆的表演,让观众近距离领略人机协作的奇妙,感受未来劳动的无限可能。科技竞技场的折“滞空纸飞机”比赛和三浦折叠体验,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的热情;在儿童科学乐园,定时推出的手偶剧表演《沉睡的香蕉》,为亲子家庭带来欢乐科普体验。
山西省科技馆人形机器人表演成为焦点,观众与机器人亲密互动。(山西省科技馆供图)
内蒙古科技馆
内蒙古科技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自治区“五大任务”,打出了一套以展厅教育活动、亲子科学课、观影学科学、科学表演、专题展览、讲解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普“组合拳”,以科技之名,礼赞劳动之美,精心为观众打造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之旅”。以大厅和常设展厅为主阵地,持续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每天开展15场展厅教育活动。结合“酸雨的形成”“稀土资源”“煤的结构与利用”等特色展项,让展品成为“会呼吸的知识载体”,深度挖掘其背后的科学内涵,全方位带领观众了解生态安全、能源开发、农牧业发展、向北开放和边疆稳定的重要性。
科技辅导员与学生一起探索“望远镜里的草原星空”。(内蒙古科技馆供图)
辽宁省科技馆
辽宁省科技馆以“十载风华逐光向新 耕耘启智科耀未来”为主题,结合开馆十周年契机,推出百余场教育活动,累计接待观众19.02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4.97万人次,沈阳市外观众占比91.39%,充分彰显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创新活力与社会影响力。活动以“创新、互动、融合”为核心,打造“空天探索”研学营、全民联合教育、“冲浪纸飞机”亲子赛、国家安全主题展览四大亮点。以“特效影院矩阵”为核心,融合“科普公益+院线放映”模式,依托“全国最大IMAX银幕”吸引全国游客专程打卡,放映影片139场次,惠及1.97万余人次;全新科普剧《礼煜中国》及展厅特别讲解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科普载体。系列活动累计吸引15829人次直接参与,覆盖全年龄段群体,以科技赋能教育,书写科技惠民新篇章。
“五一”假期辽宁省科技馆人气爆棚,观众齐聚科技馆感受科学魅力。(辽宁省科技馆供图)
吉林省科技馆
吉林省科技馆以“科技拾光 强国铸梦”主题活动引发观众热潮,聚焦袁隆平、南仁东等科学家的卓越科技成果,带领公众感受科学精神的力量。特别策划“气压奇趣大作战”“动物界的潜规则”“万物皆‘声’器”等特色科普表演,科技辅导员以生动的表演形式拆解深奥理论,实现科学原理从晦涩到鲜活的认知跃迁。在动手实践课堂,科技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机械甲虫学习齿轮结构,组装橡皮筋动力小车探索力学原理,制作艾草锤体验传统养生。学生们在手工制作中深化科学认知,提升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开展“观星问天 共织星河之梦”2025国际天文馆日活动,探索宇宙的奥秘。
“动手实践课堂”制作艾叶养生锤。(吉林省科技馆供图)
江苏科技馆
江苏科技馆围绕“为创新创造鼓与呼”为主题,为公众“烩制”了展品趣味连连看、古诗词里的创新密码、自然魔法师、科学表演等一系列的“科普大餐”。6000多名家长和孩子们在江苏馆里共度“科学好时光”。其中,“古诗词里的创新密码”系列,将观众们熟悉的王安石《梅花》、李白《望庐山瀑布》、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等诗词,从科学角度解读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分子扩散、布朗运动等分子运动知识,在架起文学与科学的桥梁同时,挖掘古诗词的科学基因,树立“传统即未来”的创新使命感;以白居易《暮江吟》、李贺《七夕》等诗词中的月相,引导孩子们思考和甄别文学意境中的科学准确性,并带领孩子们开展“我的月球家园设计”讨论。
《奇妙的虫虫世界》亲子活动以自然为舞台,通过认识昆虫到观察昆虫的生存智慧,激发仿生学灵感。(江苏科技馆供图)
浙江省科技馆
浙江省科技馆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推出“玩转科学乐享‘五一’”系列科普活动,融合前沿科技与沉浸体验,带领观众感受科技驱动未来的无限可能。全新升级X-space展区,五大主题展项让尖端科技跃然眼前,观众可亲手操控设备,见证AI如何重塑生产场景,在趣味互动中解码“新质生产力”的智慧内核,科学与艺术展厅中庭,三只仿生机器狗踏鼓点腾跃舞狮,传统民俗邂逅智能科技,掀起阵阵喝彩;科学表演妙趣横生学知识,科普辅导员化身“科学魔法师”,将深奥原理化为生动故事,在二楼科学表演台每日轮番展示,《无形力量大挑战》《魔力转圈圈》等五大主题实验秀、《我和太空有个约会》《门捷列夫的一天》等四大主题精讲路线,为观众编织科学奇幻世界。
浙江省科技馆“五一”活动现场。(浙江省科技馆供图)
安徽省科技馆
安徽省科技馆围绕“巧手启航,劳动筑梦”主题,推出科技馆里的思政课《放飞创意,乐构蓝天》《禾下乘凉梦》《新时代的追光者》、深度探展《地球是石头吗?》《变废为宝》《离心力的奥秘》、奇趣探索科学秀《夜光之谜》《强强对决》《探秘水压》等超百场展教活动,累计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科技馆里的思政课《放飞创意,乐构蓝天》中,亲子家庭共同拆解机翼弧度、尾翼平衡中的科学奥秘。家长化身“最佳搭档”,与孩子一起挑战飞机拼搭限时任务,培养耐心、专注力与空间思维。“萌兽大熊猫”临展,游客亲身感知大熊猫的演化历程、生态习性、保护措施及文化意义,体验其从远古孑遗物种到现代“国宝”的生存智慧,成为亲子家庭热门打卡点,单日客流量超5000人。
安徽省科技馆“数字探梦”展厅中游客共同体验增强现实技术。(安徽省科技馆供图)
福建省科技馆
福建省科技馆解锁非遗与科技的奇妙碰撞。“五一”期间,福建省科技馆推出“科技传承 智趣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为公众打造了一场融合非遗技艺与前沿科技的跨界盛宴。非遗板块设有“福船悟艺”“廊桥筑梦”“木偶奇缘”“竹人对战”“童心‘秤’夏”等五大工坊,通过制作水密隔舱小船、探索榫卯廊桥结构、体验DIY传统木偶等互动形式,解密“非遗”背后的科学原理,感受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碰撞。在前沿科技区,无人机障碍竞技赛与足球机器人体验为青少年打造一场脑力与手速的双重狂欢,避障穿越、路径规划、排兵布阵……青少年沉浸式玩转智能科技,科技探索充满了竞技乐趣与互动温度。
福建省科技馆“福船悟艺”非遗工坊带领观众探索水密隔舱制造技艺。(福建省科技馆供图)
江西省科技馆
江西省科技馆将劳动教育与科学实践结合,让孩子们在动手中提升创造能力,在动脑中培养创新思维,领悟“劳动铸就智慧”“平凡成就伟大”的精神内涵。“我在科技馆当劳模”活动另辟蹊径,巧妙将医生、农业科研人员、消防员、快递员四大职业和科普教育相结合,设置“劳模墙”打卡、探秘五官奇妙游、稻田闯关游戏、消防跳棋、写给未来一封信等一系列互动项目,观众在边玩边学中体会劳动者和科学家的坚守与创新。“智”箭高手挑战赛别出心裁,通过先学后赛,动手实践,角逐出“最强射手”。这种“集中培训+预赛+决赛”的形式,既能检验学习成果,又能加强学生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受到热捧。
“我在科技馆当劳模”消防员职业体验区域,孩子们体验消防知识投掷闯关游戏。(江西省科技馆供图)
河南省科技馆
河南省科技馆内人头攒动。“怒发冲冠”“特斯拉线圈”“螺旋桨的推力”等经典项目轮番登场,游客们在趣味的体验中收获了满满的科学知识。“科学秀场”的精彩表演也引得小朋友们惊叹连连,直观地感受到了物理和化学的奇妙原理,现场笑声与掌声交织,成为假期最热闹的科普打卡点之一。精彩丰富的科学课程成为亲子家庭的热门选择。劳动节主题课程《动物界的“打工仔”——蜜蜂》吸引了众多家庭驻足观看,其通过互动问答、模拟游戏等方式带领观众深入探索蜜蜂的奥秘。“非遗传承”主题课程《非遗中的科技密码之织布机》在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擦出绚丽火花,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古人智慧。活动不仅传递了文化自信,更让科学教育“活”了起来。
科技辅导员与青少年观众共上劳动节主题课程《动物界的“打工仔”——蜜蜂》。(河南省科技馆供图)
湖南省科技馆
湖南省科技馆以“五一趣探索 科普欢乐多”为主题,打造主题临展、科学秀场、科创工坊、研学实践四大板块,同期开展40余场互动活动,吸引超4万名观众沉浸其中,全方位感受科技魅力。主题临展板块,重磅呈现探月主题临展《上九天揽月——从仰望到触摸的探索之旅》,凭借嫦娥探测器模型、月壤样本等实物与互动沙盘,全面展示我国探月工程的核心技术。观众能亲手设计探月轨道,深入了解航天原理,触摸中国航天智慧的同时,深刻体会科学家们勇于探索、攻坚克难的精神。科普研学板块,聚焦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联合芒果TV等社会力量,以“未来科学家”培育项目为引领,为青少年打造沉浸式科技体验,激发他们对前沿科学的探索欲。
参观主题临展的观众认真聆听科学家故事。(湖南省科技馆供图)
广东科学中心
“五一”假期,广东科学中心新推出的逐梦星辰馆和探秘海洋展馆备受公众追捧,游客数量超10万人次。作为此次最受观众欢迎的主题展馆,“逐梦星辰”馆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为主题线索,展示了人类在宇宙征程中的一次次探索与超越;“探秘海洋”馆则以“探海之旅”为主题,引领观众踏上一场探索海洋世界多样与奇妙的精彩旅程。两大展馆推出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了“五一”假期观众们最青睐打卡点。此外,广东科学中心5月1日推出的“我们的‘20’时代——航空科普展”与逐梦星辰馆相互呼应,作为新馆的延伸拓展也备受观众欢迎。各种“五一”科普教育活动也成为了游客必体验项目。超好玩的“疯狂转鸭”“隔空运物”“水流龙卷”“羽毛球越狱计划”等逐梦深空和探秘海洋梦幻联动科技课,让游客在趣味科学挑战赛中轻松玩转科学。
游客在广东科学中心参观“我们的‘20’时代——航空科普展”。(广东科学中心供图)
广西科技馆
广西科技馆成为公众追捧的“顶流”项目,日均参观量均达预约人数上限。推出主题科学教育活动、展品互动体验、科普实验秀、沉浸式互动剧等60多场系列创意科普活动,受众数千人。“探索AI,拥抱未来——广西人工智能科普展”人气爆棚,展区内外随处可见攒动人群,观众沉浸式体验与机器人、数字人隔空对话,指尖轻触空中屏幕完成科幻操作,穿越时空隧道感受AI技术编织的未来图景。科学实验快闪秀现场气氛持续升温,通过干冰火山喷发、液氮魔术等生动实验演示,将抽象科学原理转化为震撼视觉现象,公众在互动操作中直观领略科学魅力。
公众趣味互动实验快闪秀《魔术风暴》。(广西科技馆供图)
重庆科技馆
重庆科技馆围绕“劳动节解码科学 双手创造未来”主题,策划开展三大特色科普活动。在“‘纸’定乾坤‘桥’首以盼”活动中,观众通过动手实践,探索桥梁建造的科学奥秘,感受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换’出你的世界”活动则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不同职业的独特魅力;“七巧为横 巧析阡陌”借助传统七巧板游戏,带领观众领略劳动中蕴含的科学之美。推出“从石斧到AI,看劳动工具如何改变生活”线上科普活动,激发观众对未来劳动工具的奇思妙想,线上线下科普热潮同频共振。主题展览、随影而学、趣味科学实验、快乐科普剧、小小科技辅导员志愿讲解等品牌科普活动,引导观众探索生活中蕴含的科学奥秘,让劳动精神与科学魅力在寓教于乐中传递。
重庆科技馆“劳动节解码科学 双手创造未来”特色科普活动。(重庆科技馆供图)
四川科技馆
四川科技馆特别推出“劳动点亮智慧,创想启迪未来”主题系列活动。通过“讲、演、研、创、玩”等多维形式为公众打造了一场集科学探索、动手实践与艺术表达于一体的立体化科普矩阵。实践课程培育科学新苗。“劳动创想家”系列推出《小小火箭设计师》《小小建筑师》等特色课程,通过“动手动脑”诠释劳动价值。“二十四节气史话”立夏课程探秘古人“应时而作”的智慧。“KOKO号科普列车”带领观众穿越数力奇境;“威尔士智汇乐园”则将数力公式转化为趣味挑战。跨界融合重塑科普表达。原创AI主题儿童科普剧《63.5℃的拥抱》,以科技视角演绎温暖故事。西南交通大学《星辰大海》讲演团通过“音乐里的故事”再现科学家奋斗历程;儿童戏剧体验半日工坊让青少年在角色扮演中感悟科学精神。
志愿讲解—新时代科学少年。(四川科技馆供图)
贵州科技馆
贵州科技馆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科普活动,吸引了众多公众参与。“科学小工匠”活动成为亮点,孩子们在《旋转木马》中探索离心力奥秘,动手制作《手摇发电机》,感受磁电联动的奇妙。《水火大PK》《神奇的液氮》等实验更是震撼全场,让观众惊叹不已。“遨游数字世界”系列科学课程中,《时光的面孔》解码生物识别技术,深入浅出地讲解大数据如何赋能未来生活。此外,“光影科学梦”主题观影活动也备受关注,观众通过观看《科学之光》《永恒的东风》《科学的春天》等影片,走进科学家们的热血人生,感受科学的力量与精神。这个“五一”,贵州科技馆成为孩子们的科学乐园和公众的文化课堂。
科学课程《时光的面孔》解码生物识别技术,讲解大数据如何赋能未来生活。(贵州科技馆供图)
陕西科技馆
陕西科技馆推出四大科普教育活动,吸引公众近9200人次预约参与。活动以“科学熠熠照前路”展品体验为主线,依托常设展厅107件互动展品,结合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科技演示,带领观众沉浸式探索科学奥秘;同步开设科学家故事会,通过情景剧、实验互动生动演绎中国科学家尤其是陕西科学家的事迹,与观众分享科学趣事,演绎科技探索故事,重现科学探究历程;科学课程聚焦实践育人,开展“靛蓝时光”“生命解码”“陶泥精灵的魔法花园”“电力小侠”等主题课程10场次,使青少年在动手操作中解码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馆外主题科普橱窗全天候展示吴孟超、戚发轫等科学家事迹,日均参观超上千人次,成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文化地标。
小朋友们翘首观看机器人表演。(陕西科技馆供图)
甘肃科技馆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致敬劳动创造,甘肃科技馆推出为期五天的“礼赞科学家劳动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分为科学实验秀、科学课程及科普活动。科学实验“神奇的液氮”,制造“腾云驾雾”的视觉奇观;“泡泡里的大科学”,以七彩肥皂泡为媒介,孩子们在“击不破的泡泡”“不倒筷”等实验中探索表面张力的奥秘。科普课程“气球火箭 星际远征”,孩子们化身“航天工程师”,通过调整尾翼、优化设计,亲手发射反作用力驱动的“火箭”。最受欢迎的科普活动为“禾下乘凉梦,五谷绘心声”,以袁隆平院士的感人事迹为引,孩子们用稻谷、玉米等材料拼贴创意画作。一位参与“液氮实验”的高中生感慨:“那些曾经在课本上冷冰冰的公式,原来藏着改变世界的魔法。当我们亲手触碰科学时,它便不再是远方的高塔,而是每个人都能攀登的山峰。”
《气球火箭 星际远征》活动现场。(甘肃科技馆供图)
青海省科技馆
青海省科技馆精心策划推出了“科技创未来,劳动忆时光”五一主题系列科普活动。主题科普活动以重温80年代记忆为主线,设计了“两弹余晖 精修老铺”“我们的1980”“八零东方韵”等5个怀旧主题街区10余项互动项目,现场气氛热烈。其中,“红星修理铺”“国营照相馆”“先锋录像厅”“人民电影院”等体验主题板块,让80后家长们重拾童年的美好回忆,体会时代变迁带来的发展变化。文创体验活动以青海省科技馆IP形象为依托,围绕青海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的安排部署,设计了“Q宝探秘三江源”主题科普资源包,通过游戏形式带领玩家沉浸式领略青海省的壮美风光,了解和掌握生态保护、“产业”四地等相关科普知识。
在“八零东方韵”主题展区“千面丹青”活动中,小朋友们正在亲手绘制脸谱。(青海省科技馆供图)
宁夏科技馆
“五一”期间,宁夏科技馆迎来客流高峰,常设展厅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科普教育活动、科普特效电影加场运行,场场爆满。《匠心工艺——筑梦传承》科普教育活动,通过观看工匠精神视频、知识问答、竞技鲁班盒、砖雕技艺等形式了解我国传统工艺中的科技智慧,在“看、学、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文化自信中构筑中华民族“籽籽同心”的精神家园。在人头攒动的宁夏科技馆,穿梭在人群中的“红马甲”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展现青春风采。
宁夏科技馆梦幻剧场科学表演。(宁夏科技馆供图)
新疆科技馆
新疆科技馆化身“科技磁场”,以创新科普活动吸引5.5万人次打卡,其中5月2日单日客流量突破1.4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各族群众在此共赴一场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盛宴。“智趣嘉年华”主题活动惊喜不断。《劳动最光荣—未来工程师手册》开启趣味闯关模式,观众穿梭于“匠心智造”展区探索互动展品,沉浸式体验科学实验秀,亲手完成3D拼装挑战,完成任务即可解锁专属特色勋章,收获满满成就感。此外,6大主题科学实验秀、益智大比拼、主题临展、无人机模拟飞行课程与AI人工智能表演相继登场,科学思维课堂、VR虚拟现实体验等项目,让观众全方位、零距离触摸科技脉搏。“五四”青年节当天,新疆科技馆还组织青年学子重温入团誓词,共话前沿科技,彰显新时代青年的创新活力与责任担当。
小朋友全神贯注参与“益智大比拼”,争夺“科学赋能者”勋章。(新疆科技馆供图)
深圳科学技术馆正式开馆
5月1日,深圳新地标“大飞船”——深圳科学技术馆正式启航。总建筑面积12.83万平方米,以“数字文明、创新未来” 为展示主题,“通信科技”为展示主线,通过数字化场景体验,连接公众、企业和科技,形成主题鲜明、主线清晰、展教并重、知识交叉、产研结合的整体规划。馆内创新展项950个,数量在国内科技馆处于领先位置。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秒变“科技乐园”,现场人气爆棚。会跳舞、能互动的机器人天团在线营业,跟着节奏摇摆的模样萌翻全场;机器狗灵活“炫技”,更有超酷炫的人物装扮,仿佛穿越到未来世界,分分钟拍出科幻大片。
5月1日,深圳新地标“大飞船”——深圳科学技术馆正式开馆,机器人天团在线营业,仿佛穿越到未来世界。(深圳科学技术馆供图)
来源:人民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