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4个常年被咽炎困扰。”这是国家卫健委在202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咽喉不适、反复咳嗽、清嗓子成了很多人生活的“背景音”。有人以为是天气干燥,有人觉得是火气大,还有人干脆认命,买点含片、喷点药,凑合着过。可问题是,咽炎这东西,真不是你想“忍一忍”就能过去的。
它就像家里水管坏了表面滴水,实际是墙里水管锈穿了。很多人以为咽炎是个“小毛病”,但你有没有想过,为啥它偏偏反复发作?你吃清淡、喝凉茶、甚至戒了辣,它还是不依不饶。那是因为,问题的根不在咽,而在“里头”——中医说,是脏腑出了毛病。
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说过:“咽为肺之窍。”这话什么意思?就是咽喉不光是说话吃饭的通道,它还是五脏六腑的“窗口”。咽喉上的火,其实是里头五脏的热。你看着是咽炎,其实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就像有位长期在办公室加班的男性患者,常年清嗓子,早上起床喉咙干痒,说多两句就觉得喉咙“烧”,一开始以为是烟抽多了,后来戒烟一年了,症状依旧。一检查才发现,他体内脾胃积热严重,肝火也旺,典型的“虚火上炎”型体质。调理了脾胃、疏解肝火,再加上生活作息调整,才真正摆脱了老咽炎。
这就是中医的智慧:治咽炎,不止看喉咙,还得看五脏六腑。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咽喉老是“火烧火燎”的?其实这和脾胃、肝肺、肾水都有关系。脾胃一虚,生痰;肝火一旺,上炎;肺津不足,咽干;肾阴亏虚,虚火内扰。咽炎,就是你五脏“失调”的一张体检报告。
特别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加班熬夜,情绪焦虑,都是咽炎的“火上浇油”。中医讲“情志内伤”,肝主疏泄,情绪一堵,肝气不畅,就容易“火气上冲”,喉咙首当其冲。
你以为咽炎只是声沙、咽痛?其实它背后的隐患不少。长期不理,可能引发慢性咽喉炎、声带息肉,甚至诱发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食管反流等问题。更可怕的是,咽喉长期慢性炎症,是某些癌变的危险因素之一。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医学研究支撑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喉癌患者,在癌变前都有多年慢性咽炎史。虽然不能说咽炎一定会癌变,但“小病拖大病”这话,在咽喉这事儿上,不是空话。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你吃了那么多含片、喷了那么多药,咽炎就是不好?
因为你治的是“标”,不是“本”。中医讲“治病求本”,咽炎只是表象,真正要解决的,是深层的脏腑失调。就像你天天擦水迹,但水龙头一直在漏,怎么可能干?
比如脾胃虚的人,常表现为咽干、痰多、舌苔厚腻。调理方向是健脾祛湿、化痰利咽。而如果是肝火旺,就容易咽痛、烦躁易怒、口苦口干,治疗就得疏肝清热、降火调气。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是“阴虚火旺”型——这类人多见于中老年人或长期熬夜的年轻人。表现为咽干、咽痒、干咳无痰、声音嘶哑,甚至连喝水都觉得喉咙“冒烟”。这时候要做的,是滋阴降火、润肺利咽。
一位退休教师,常年讲课,声音沙哑,咽喉总觉得有异物感,吃了好多西药也不见效。检查也没什么大毛病,可她一说话就觉得“嗓子卡着”,夜里还会干咳,就是好不了。后来调理肾阴、养肺润喉,才渐渐好转。这不是奇迹,而是找对了路。
很多人问,中医是不是只能慢慢调理,急性发作时是不是没办法?其实不然。中医也有“标本兼治”的办法,急症缓解、慢病调理,可以并行不悖。如果咽喉红肿疼痛明显,可以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配合外用含漱剂,再加内调脏腑,效果往往更好。
当然咽炎的防治,关键还是在日常。
别小看生活习惯带来的影响。熬夜,是让你咽喉“上火”的最大帮凶。晚上11点后不睡,肝脏不能正常排毒,肝火一旺,喉咙就开始“发脾气”。再加上夜宵、辣条、奶茶一通猛吃,“内火”直接飙升,咽喉哪受得了?
还有抽烟喝酒、嗓子过度用力、空调房待太久、讲话太多不喝水,这些都是咽炎的“催化剂”。特别是一些职业人群,比如教师、客服、播音员,长期用嗓不当,咽喉负担重,很容易“旧病复发”。
饮食上也要注意。少吃辛辣油腻、生冷刺激的东西,清淡饮食、多喝温开水,才是护喉的正道。
很多人以为喝凉茶、泡胖大海就能降火,其实这也要因人而异。胖大海偏寒凉,体寒脾虚者喝多了,反而伤脾胃,时间久了可能会导致“虚不受补”,咽喉问题更严重。所以不是所有“润喉”的东西都适合你,中医讲“辨证施治”,对症才管用。
除了饮食和作息,情绪调节也非常重要。中医讲“怒伤肝,思伤脾”,长期情绪压抑、不良情绪堆积,脏腑功能失调,自然就容易导致“火起喉咙”。所以学会放松、调节心情,也是养护咽喉的好办法。
说到底咽喉不是孤立的一个“部件”,它是身体整体健康的风向标。咽炎反复发作,不是你倒霉,是身体在提醒你:别只顾着表面安慰它,要从根上去修复。
就像一句老话说的:“病从浅中医,火要早灭。”咽炎,别拖,别熬,更不能光靠含片和喷剂糊弄。只有从五脏入手,调好脾胃、疏肝理气、润肺养肾,咽喉这个“窗口”,自然会清透干净。
别等咽炎成了“老朋友”,才想起该养生。咽喉虽小,牵一发而动全身。
愿你从今天起,多关心自己的咽喉,也多关心身体里的那五脏六腑。不为别的,只为每一次开口,都不再是“咳咳咳”,而是真正的自在与安然。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健委《慢性咽炎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23年
2.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
3. 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中医杂志》2022年第12期,关于慢性咽炎与肝火关系的临床研究
4.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发布《喉癌早期预警与慢性咽炎关系研究》报告
5. 《中国中医药报》2023年3月刊,中医辨证治疗咽炎临床观察分析
来源:健康逆生长